两岸观察|Observe
台北年货大街伴我三十载
编辑: 何婧 | 时间: 2025-01-26 19:21:27 |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专稿 |
随着人们的欢呼声与倒数声,五色烟火飞快射向天际,将黑夜炸成白昼,新历的第一天就这样“破晓”了,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迎接新年到来的方式。然而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我们年和年之间是渐进式告别的节奏,像一首歌的铺陈,直至除夕到达高潮。新历的开始只是一种预热,真正属于我们的农历年还在后头。
北方的年从“腊八”起头,而南方沿海的年则是自“尾牙”做预告,距离真正农历新年的到来少说都有着两周的余裕。这段时间看着虽长,但步调却很紧,大扫除、装饰布置、办年货、预备年菜,没有一件事情能落下。因为这既是咱们中国人代代留下的传统,亦是深刻于基因里的习惯。
迪化街一直是台北重要的南北货聚散中心。(供图:张婉柔)
一连串年节前的准备,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还得工作的人群来说,无疑是辛苦的,毕竟总得在各种忙碌之余抽空完成,但对于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而言却是幸福的。就前者而言,这是一年中又一次忙活起来、大展身手的时刻;而对于后者来说,这可是难得充满期待的欢乐时刻。寒假往往与春节假期衔接不远,因此有着休假膨胀的错觉。大人们在这节骨眼上或忙着各种张罗,或需要孩子打下手时,只得使出各种讨好拢络收买的手段。于是,等着农历新年到来的前夕,是年幼时的我在漫漫冬日里最欢乐又引颈期盼的时光。而其中,最让我期待的,是在接近年节时的周末午后,和家中大人去台北年货大街迪化街一起采买年货的环节。
年节将近,台北年货大街被采买年货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供图:张婉柔)
年货大街上依然有小店出售手写的春联,特别有年味儿。(供图:张婉柔)
将近一公里长的迪化街在过去本就是售卖南北货、中药材和布匹的批发零售市场,演变成现在的年货市集也有些年头了。年货大街每每自农历新年前半个月就开始热闹起来,除了延续传统的各式南北干货外,在年夜饭上常见的菜品和年节零食,诸如乌鱼子、佛跳墙、腊肉、萝卜糕、肉干、瓜子、麻荖等诸多吃食都可以在这找到。货品新鲜,应有尽有,是年货大街的一大卖点,而各摊独有的叫卖风格以及不怕客人试吃的“引流”办法更是一直以来最为讨喜的方式。因此,但凡每年宣告台北年货大街开张后,人潮便川流不息,热闹直至除夕夜的前一晚。
台湾百姓过年团圆一般都会吃烤乌鱼子,以鱼卵象征多子多孙、子孙繁衍。(供图:张婉柔)
年货大街结合蛇年设计了闯关活动,增添不少趣味。(供图:张婉柔)
犹记得儿时,个头不大的我走在台北年货大街热闹的人潮中,家人的手成了我不被冲散的“救命绳”。虽然家人带着我老是逛得心惊胆战,但却有着不得不带上我的理由。除了我总会帮忙提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外,更因为身边带着孩子时,摊贩老板们会更热情地招呼试吃:“来!妹妹尝尝看,喜欢吃叫阿公买”。甚至在成交后大多会多添一点做为赠送:“妹妹,回去吃,吃完后再叫爸爸回来买”。当然,有时候我也是家人客气婉拒消费时的好借口。家人总藉由握着我的手的松紧程度给我示意,而我在默契地接住讯号后只要摇摇头,便能为家人架起顺理成章回绝的梯子:“不好意思,我们家妹妹吃不惯”、“不好意思,她好像没那么喜欢”。我是家人买与不买间的决定权代理人,所以,在办完“正事”后,家人也都不忘犒赏我一番。那就是我终于可以走到那经过千百回、早就快望穿眼的糖果摊上,挑选属于我的“丰厚报酬”了。斑斓华丽的包装纸,亮闪闪的金箔外衣,就这样缤纷了我记忆中的台北年货大街,同时亦点亮着和家人共度新年前夕的点点滴滴。
后来,我长大了,会牵着我的手去逛年货大街的人老了、少了,但那条陪伴我三十年回忆的台北年货大街还在,至少现在的我还能一边逛着年货大街一边给家人打电话:“嘿!我在年货大街,要不要买些什么?一会儿带回去呢。”(作者:张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