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三张图看懂中国为减碳付出了什么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2-04-22 11:58:45 | 来源: 央视网 |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人类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粮食都来自于地球。近一百多年来,由于人类对地球索取无度,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物种加速灭绝等问题导致地球日渐虚弱。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地球日的宗旨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中国已经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付出的努力有多大,下面三张图带你一探究竟。
这张图代表了过去的表现,中国的五年规划会围绕减碳提出明确目标。数据显示主要指标均顺利达成,且绝大多数超额完成。在通向碳达峰的路上,中国阶段性目标越定越高,完成度越来越好。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减排也首当其冲。近十年来,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从70%下降到了57%,而风电、水电、光伏、核电这些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则提高到了15.8%,中国已经成为绿色能源发展的表率。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9年这十年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累计投资超过8000亿美元,居全球第一并拥有全球1/3的可再生能源专利。清洁能源减碳的同时植树造林也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中国此前定下了202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长13亿立方米的目标。实际上,这个目标2013年就已经完成,接着又定下到2030年增长45亿立方米的新目标,随即又在2018年实现,这使得中国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达到92亿吨,比十年前增加了近14亿吨。历史目标不断达成,但未来十年的碳达峰之路仍就充满挑战。
相比于2016年在签署巴黎协定时所定下的自主贡献力度,2020年中国对十年后提出了更高标准,向世界发出了积极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彰显了大国担当。按照这样的步伐,中国将用创新发展模式,避免走欧美国家的老路。数据梳理发现,西方主要国家碳达峰时,人均碳排放水平基本都在10吨以上,像美国、加拿大甚至在18吨以上。而根据清华大学相关研究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仅为8吨的水平,这说明我们将用更低的人均碳排放水平实现碳达峰。
第三张图指的是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要经历的时间跨度,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有50至70年的过渡期,中国却争取只用30年时间。为实现目标,中国在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的减碳力度将前所未有,到2050年时,电力将实现零排放或负排放,而4个行业中减碳幅度最低的交通也要超过80%。
根据剑桥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能会在未来40年累计减少21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本世纪全球升温水平拉低0.24度,这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而言,将有着非凡的意义。
参考来源:第一时间、24小时、晚间新闻等
相关新闻
- 2022-04-21世界地球日前夕 吴京为保护野生东北虎代言
- 2022-04-01《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报告发布
- 2021-04-22世界地球日 | 中国严格生态空间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021-04-22意义非凡!三张图看懂中国为减碳付出了什么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