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非凡!三张图看懂中国为减碳付出了什么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1-04-22 16:35:33 | 来源: 央视网 |
央视网消息: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也是《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的日子。由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即将开幕,“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正处在发展中的中国,已经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了这件事儿,中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这是一条碳排放强度的阶梯图。
如果把2005年作为起点,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降低,2020年的降幅已经达到48.4%。到2030年,降幅将超过65%,碳排放量也将达到峰值;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就意味着,让二氧化碳排放量跟自然界收集量与碳捕获之和基本持平,实现相对“零排放”。
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以下三张图,带我们一探究竟。
第一张图,代表了过去的表现。
我国的五年规划会围绕“减碳”提出明确目标。数据显示,主要指标均顺利达成,且绝大多数超额完成。
能源是减碳的主要行业。近十年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从70%下降到了57%,而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则提高到了15.8%。
清洁能源减碳的同时,植树造林也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中国此前定下了“202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长13亿立方米”的目标,2013年就已完成;之后计划到2030年增长45亿立方米,又在2018年实现。这使得我国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达到92亿吨。
历史目标不断达成,但未来十年的“碳达峰”之路仍旧充满挑战。
来看第二张图,相比于2016年我国定下的自主贡献目标,2020年,我国对十年后提出了更高标准。
西方主要国家碳达峰时,人均碳排放水平基本都在10吨以上。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仅为8吨的水平。这说明我们将用更低的人均碳排放水平实现“碳达峰”。
第三张图,指的是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要经历的时间跨度。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有50—70年的过渡期,中国却争取只用30年时间。
根据测算,2030年前,中国将在减碳上平均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年—2060年的每年投入大约3.9万亿元,这样算下来,我国将在未来40年投入139万亿,相当于我国每年花费GDP总量的2%左右。
届时,中国将为世界减碳事业带来怎样的贡献?
根据剑桥计量经济模型,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能会在未来40年累计减少215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将本世纪全球升温水平拉低0.24度,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将有着非凡的意义。
相关新闻
- 2021-04-22世界地球日 | 我国严格生态空间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021-04-22什么是蓝色星球?4个字母带你研究!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