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市场主体 稳住经济基本盘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5-27 15:13:29 | 来源: 人民日报 |
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
代表委员表示,作为“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保市场主体关系广大企业的生存发展,对稳住经济基本盘意义重大,必须加快相关政策落地,为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就业、保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3月份,汽车行业开始加快复工复产;4月份,行业出现回暖迹象;5月份,奇瑞汽车销量环比增长超过40%。”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代表说,随着“六稳”“六保”举措相继落地,汽车行业正复苏回暖,“不仅大型车企,整条产业链上从事加工、经销的各类中小微企业也都受益匪浅,逐步摆脱了暂时的困境。”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代表委员认为,保市场主体作为落实“六保”任务的关键一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急需抓好落实。
——保市场主体,经济才能稳得住。
“疫情发生后,广大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受到不小冲击,有些企业靠自身努力难以走出困境。特殊时期,需要政府伸出援手,为市场主体解难纾困。”好想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代表认为,让企业渡过难关、稳健发展,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获得复苏回暖的持久动力。
“随着各项惠企政策的加快落实,中小企业复工率在稳步提升,困难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不过,经济全面复苏还需时间,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仍面临着经营压力,亟须政策支持。”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委员认为,保市场主体,重点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产业纾困和发展,帮助它们渡过难关,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
——保市场主体,民生才能有保障。
“保住市场主体,就能保住居民就业、保住基本民生。”贵州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代表认为,保市场主体是“六保”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任务之一。“每个市场主体背后,都有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和家庭。”在尹同跃代表看来,保市场主体就是让经济社会发展恢复自我造血功能,为城乡居民带去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从而为持续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可靠保障。
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助力企业稳步前行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代表委员表示,这些举措及时、精准、有力,将有效助力市场主体转危为安、稳步前行。
减税降费、降低成本,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力度大,方向准,获得感强!”尹同跃代表认为,政府在关键时期送出真金白银“大礼包”,既能使企业获得喘息机会,尽早摆脱疫情影响,也将稳定市场预期,坚定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随着一项项政策逐步落地,广大市场主体一定会逐步走出困境、焕发生机。”
“当前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支持复工达产、尽快恢复经济,财政政策应当有更大作为。”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代表说。
强化金融支持,为实体经济输送养料。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不少小微企业,疫情影响更凸显了问题的紧迫性。我们应当以‘保市场主体’为契机,大力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代表建议,为解决金融机构“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问题,可建立由银行、财税部门等组成的信息共享平台,让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小微企业。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窦荣兴委员呼吁,金融机构应通过加强金融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等措施,提升服务能力、降低融资成本,与市场主体同舟共济,为创造就业、拉动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市场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改革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委员说,越是形势严峻复杂、挑战前所未有的时刻,越是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越要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调动14亿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激发1亿多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就一定会无往不胜。”
保市场主体,如何既稳住当下,也赢得长远?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疫情发生后,贵州省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惠企政策电子口袋书,清晰梳理了税收减免、金融优惠等8类政策。每条政策后都注明了联系电话,企业有疑问可随时咨询。”陈少波代表认为,近些年,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营商环境已有明显改善,“为保市场主体,各地政府部门更应切实提升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内生动力。”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委员建议,复制推广一些地方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应对疫情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政府、金融等部门服务企业及贯彻落实政策情况进行评价,并纳入绩效考核,倒逼政府部门补好短板。
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
今年1至4月,国内专利申请132.3万件,同比增长5.7%;远程教育、在线医疗等新兴需求快速扩张,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加快……一系列数据折射出中国经济澎湃的新动能。“越是生产经营困难加剧,越要依靠创新闯出新路。”石聚彬代表表示,下一步将加大科研投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疫情带来了严峻考验,也带来了新机遇。”张近东代表说,今年以来苏宁依托数字化优势,抓住直播电商等发展契机实现了逆势增长,未来将围绕新技术、新模式加强创新,持续创造新的增长动力。
代表委员表示,保市场主体,要靠政府部门的鼎力相助,市场主体自身也要迎难而上,用勤劳与智慧克服困难、赢得未来。
(本报记者刘志强、韩俊杰、刘诗瑶、常钦、刘新吾、巨云鹏、程焕、曲哲涵)
相关新闻
- 2020-05-27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 2020-05-27数说中国经济: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 找工作有更多选择
- 2020-05-27中国扩大开放提振世界经济信心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