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柞水木耳炒云州黄花,德胜马铃薯配宁夏安格斯牛肉,配一碟盘州火腿,就一壶贵州“人民小酒”,饭后再吃点伊春蓝莓,饮一杯安吉白茶……

 

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还是参加党代会、全国两会审议讨论,总是特别关心特色农产品的产销情况。

 

可爱的网友们甚至用总书记调研过的农副产品,制作出一份“小康菜谱”。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这不,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向费东斌代表询问当地马铃薯种植与加工情况,关心复工复产和群众增收。

 

一份“小康菜谱”,蕴含着怎样的情怀与方略?

 

朴素的愿望

 

播种在偏远地区、养活着一方人的农作物、土特产,关系着脱贫攻坚大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内心深处的一个情结。

 

前两天,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总书记回忆起当年艰苦的知青岁月。

 

“我当了六七年农民,那个时候我饿着肚子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

 

老百姓当时给了习近平3个答案:第一个目标,不再去要饭,能吃饱肚子,哪怕吃糠咽菜都行;第二个目标,就是吃高粱米、玉米面等纯粮食;第三个目标,当时是高不可攀——“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

 

从那时起,让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便成为青年习近平矢志奋斗的质朴心愿。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不变的情怀

 

这份朴素的情结不断生根发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时,身影总会出现在大棚里、田梗上、秧苗间、牛舍旁,细察深问百姓“脱贫草”“致富宝”的生产、收入情况。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在重庆华溪村考察特色经济作物带动村民脱贫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连续几年,在党和国家议政殿堂里,习近平总书记向远道而来的基层代表问情况、碰对策。

 

内蒙古马铃薯、新疆苹果、青海拉面、赣南茶油……不时飘散的阵阵清香,充盈着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与期盼。

 

有一个场景令人难忘——

 

“你的叫什么酒?”

 

“岩博酒。”

 

“白酒?多少度?价格怎么样?”

 

“对,白酒。我们的价格就是老百姓喝的,定位是‘人民小酒’。”

 

“我是问价格多少?”

 

“我们只卖99元。”

 

“99元也不便宜了。不在于贵,太贵的酒反而不一定卖得好。”

 

“谢谢总书记指导,我们一定按您的指示去做。”

 

“这是市场问题,要按市场来。不能我一说你就按30卖了。”

 

这是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六盘水市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在贵州代表团审议现场的一段对话。总书记对贫困地区发展脱贫产业的关心关注溢于言表。

 

多看一看,多问一问,茁壮成长的农作物、土特产,一点一点进入总书记心中的“小康菜谱”。样式种类多了,老百姓能吃饱了,脱贫致富也有谱了。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当年在梁家河,习近平的愿望是让乡亲们吃饱。如今,总书记牵挂的是老百姓能不能吃好。

 

农作物、土特产是发展兴旺的根基,它们收成好、销路畅、卖点新,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也才能从“吃得饱”迈向“吃得好”。

 

如何培育发展这些小小的增长极,习近平总书记精心谋划。

 

“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总书记开出“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的良方。

 

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充分的“市场化”思路,本身就是一张致富牌。

 

为黑龙江伊春蓝莓产业把脉时,总书记说,“要高度重视研究市场规律……防止在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市场趋于饱和,影响可持续发展”;调研陕西志丹县生产糜子酒时,习近平叮嘱要注重打开市场;针对河北马铃薯的发展,总书记要求把它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起来……

 

智能联栋木耳大棚、马铃薯原种智能温室、蔬菜智能温控展示大棚……这些年,总书记察看了不少智能化农业基地,前不久还亲自为柞水木耳直播“带货”。

 

这一切就是希望产业扶贫沿着“新兴业态”“现代高效农业”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在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培训中心,了解该村发展木耳产业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越拉越长的“小康菜谱”,饱含总书记对产业扶贫所倾注的心血;一件又一件发往全国各地的农特产品,记录下乡亲们用辛勤挥别贫困的历程,谱写着产业扶贫的中国经验。

 

用一个支点撬动贫困的大山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总书记眼中的“小康菜谱”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考察山西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每一幅宏伟蓝图,都要工笔描绘的细节;每一个灿烂梦想,都要照进现实的落点。

 

用产业扶贫的杠杆,撬动贫困的大山,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深入思考和躬行实践后得出的“制胜之道”。

 

在习近平的“扶贫观”里,务实、为民是核心。他说,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

 

一杯清茶、一个苹果、一棵蔬菜、一壶小酒……都落到了吃穿不愁的生活实际、点到了收入稳定的生活细处。

 

透过“小康菜谱”,“作于细”而“成其大”的治国方略跃然眼前,而这背后的殷殷关切里,皆是情系人民的赤子之心。

 

“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红红火火的“小康菜谱”,是这一历史伟业的生动见证!

标签: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