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面向未来的发展潜能——浙江全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观察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4-03-14 10:55:43 | 来源: 新华社 |
因地制宜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新技术激发新活力;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用新产业布局新未来。行走在浙江的企业车间、科研机构、产业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不仅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更积蓄着面向未来的发展潜能。
新技术按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键”
在位于诸暨市的华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0%的设备已安装了传感器,生产一根弹簧的用料、炉温、工时等关键信息,通过大数据采集可以给出精准记录。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此前数据采集一直是我们生产流程中的痛点。”华纬科技董事长金雷说,企业在移动办公平台钉钉上建立一套工时结算流程,打通报工、材料、计件数据,让生产环节更加透明,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库存压力。
“降本增效让企业得以把更多精力投入产品研发,新技术让传统制造业也能形成新质生产力。”金雷说。
像华纬科技一样,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演进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以新技术赋能生产制造。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目前浙江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75%以上。
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染车间,既没有刺鼻的气味,也没有横流的污水,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背后是智能化系统的有力支撑。
工作人员在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处理数据(2023年7月27日摄)。新华社发(高洁摄)
“智能化改造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印染行业的印象。”迎丰科技副总经理徐叶根说,以往依靠人工配色,稍有不慎染料便会溢出造成污染。如今,工作人员只需在后台输入指令,系统就能精准调取染料,自动输送至对应染缸,减少染料浪费。
绍兴市柯桥区的印染产能约占全国40%,目前该区已有80%左右的企业配备半自动、自动染料助剂称量输送系统,同时用能排污监测系统实现全覆盖。纺织印染这一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位于浙江绍兴柯桥区的浙江鸿大印染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机器人在进行染料称料(2023年10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以集中度高、专业化强的“块状经济”而闻名的浙江,各地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乐清市的电气集群于2022年11月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去年,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与浙江美硕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当地企业,在科研项目合作、实验室共建等方面取得进展。
“我们服务乐清本地300多家低压电器民营企业,通过产品的智能化迭代升级和改造提升,帮助企业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占领市场。”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新领域开拓科技创新应用“试验田”
2月初,之江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极光1000-慧眼”星载智能计算机跟随卫星“上了天”。与传统遥感卫星拍摄图片后要传到地面进行处理不同,搭载了“极光1000-慧眼”,相当于卫星有了智能“大脑”,在天上就能直接进行“云判”、压缩以及目标识别。
观众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之江实验室展台了解射频相场望远镜核心单元(2023年1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在浙江,以之江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正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之江实验室将全力聚焦智能计算主攻方向,不断激发智能计算对产业变革的跨越式推动作用,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说。
之江实验室计算与数据中心的工程师通过“之江云”系统监测服务器集群的运行状态(2022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去年7月,全球容量最大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实验大楼在杭州正式结顶;同年10月底,杭州极弱磁大设施首个交叉研究平台基建项目开工……厚植新质生产力,浙江推进“国之重器”加快落地。
从杭州市余杭区空中俯瞰已封顶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实验大楼(2023年7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由浙江大学承建的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实验大楼2023年7月16日实现全面封顶。新华社发(龙巍 摄)
与此同时,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浙江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聚焦前沿科技,将科技创新重心前移,推动“从0到1”自主原始创新,也打通“从1到100”,实现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年以来,浙江各地主动谋划,积极布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智能仿生、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增强产业向“新”力。
“算力平台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载体,正成为继水、电、气、路、网之后的第六大基础设施。”杭州市萧山区委书记王敏说,凭借新质生产力的挖掘打造,萧山区争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图灵小镇AIGC智算中心于近期启用,开启了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征程。
今年1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重大项目等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新型算力中心。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要加强这些领域的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并及时将成果应用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周迪说。
集群发展成为新产业体系建设“催化剂”
6.5万平方米的焊装车间里,800余台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完成所有自动化焊装工序;冲压车间里,5台全封闭压机组成的流水线源源不断产出汽车压铸件……位于宁波前湾新区的极氪智慧工厂,尽显严谨有序的工业之美。
在整个前湾新区,100余家汽车制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这里集聚。2023年,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41亿元。
“从设计到生产、从检测到销售,产业的集聚与产业生态链的高效运转,对企业降本增效、协同创新,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极氪汽车相关负责人说。
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兴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全自动机器人高速运转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订单产品(2024年1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谭云俸摄)
近年来,浙江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发展从分散向集聚、从集聚向集群转变,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024年,浙江将力争‘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营收突破9万亿元,带动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浙江省经信厅厅长詹敏说。
在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浙江积极激发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功能,统筹资源要素,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绍兴市新昌县分布着600余家轴承制造企业,轴承年销售额超100亿元。当地“链主”企业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搭建链式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中小供应商进行数字化转型和产品主数据同步,实现全产业链计划、生产进度、库存、批次、结算的协同。
五洲新春副总裁吴红英介绍,目前已有105家供应商加入了五洲新春的产业链平台,订单交付能力提升超5%,新客户验收成功率提升约20%,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精益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根据相关规划,浙江将深化“链长+链主+专精特新”协同。到2027年,浙江计划动态培育“链主”企业50家、“链主”伙伴企业5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200个。
既聚焦当下,也着眼未来。浙江积极为未来产业发展积蓄动能,先后出台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的相关指导意见,并遴选认定了首批8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对象。
浙江省经信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首批8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对象共实施技术攻关项目近200项、累计形成发明专利1800多项,已集聚核心企业250多家,实施产业化项目140多个,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120多亿元。
文字记者:魏一骏、张璇、林光耀
海报设计:卓越
编辑:周文林、赵婷婷、姜子炜、郭洁宇
统筹:郜新鑫、曹江涛
相关新闻
- 2024-03-12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2024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
- 2024-03-07全球“街”力丨美国民众如何看中国新质生产力?
- 2024-03-07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从全国两会看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