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多彩非遗活起来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3-07-12 10:58:54 | 来源: 中国日报网 |
谈起非遗,很多人会有古老、传统、过时的印象,但在鱼台县,非遗却有市场、能传承,正迈向更高更远的星辰大海。
木版年画传人正在指导年轻人制作
农家小院年入十几万
推开张三玲的农家小院,流水潺潺,绿植掩映,别有一番趣味。屋中,拖鞋、蒲团、大芭蕉扇……张三玲巧手制作的蒲草制品随处可见。
精美的蒲编制品
蒲草制品以其实用和天然的特点广受市场追捧,拿蒲编拖鞋来说,其穿着透气吸汗不臭脚,十分契合当下健康养生的需求。近年来,随着鱼台"龙虾节""桃花节"等节会活动的热络繁荣,蒲编制品的销路日渐宽广,常常供不应求。"可别小看这双拖鞋,一双能卖到一百多元呢!"张三玲骄傲地说。在这百十平方的农家小院里,月收入过万元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事,张三玲的生活也因蒲编越过越好。
精美的蒲编制品
谈到今年的计划,张三玲打算亲自种植几亩蒲草,把好材料源头关,为今后的规模化发展做足准备,带动在家务农的姐妹投身到非遗传承的事业中去,和大家一起在家门口勤劳致富。
"葫芦发烧友"
田知新可以说是个"葫芦发烧友",多年来,他从素葫芦到葫芦烙画,再到大漆葫芦,在把玩葫芦的路上一路"狂飙"。
"大漆是一种天然液体涂料,具有耐腐、耐磨、隔水等特点,古代主要用来制作漆器,现在则广泛应用于工艺品的制作。"田知新手拿色彩鲜艳、花纹炫丽的大漆葫芦,绘声绘色讲述着大漆葫芦的特点。
做大漆葫芦的第一步是固态,蘸着漆和蛋清,在葫芦上勾画出花纹,等待其凝固后便迎来了制作最关键的环节:上漆和阴干。将大漆在葫芦上反复涂刷20几遍,每次上漆后放置在湿度40到70之间的密闭空间内,等待其自然阴干。上漆后的大漆葫芦,凭借最初勾勒的花纹,打磨后将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纹理,"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大漆葫芦,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田知新说。
"知新的手和脸生满了红点!"现在讲起当时的情况,仍然能感受到田知新妻子的紧张。原来,大漆含有漆酚和多种挥发物,接触皮肤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过敏,这是每个制作人都绕不过去的坎。严重时,田知新痒的整夜难眠,可他硬是凭着热爱坚持了下来。
随着对漆酚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身体反应也越来越轻。"上漆时我会忘掉所有的烦恼。"年过半百的田知新说,"传承大漆葫芦让我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非遗触手可及
在鱼台县宋庄小学剪纸教室,学生们将纸张描画、折叠、翻转,剪刀起起落落,不大一会,一张张惟妙惟肖的小兔子呈现在眼前。
宋庄小学学生正在练习剪纸
"从2021年开始,我们成立了剪纸活动社团,积极邀请剪纸传承人到校培训,教师带头学,就这样把非遗传承带进了校园。"校长张爱强说。宋庄小学根据学生动手和学习能力,将剪纸分成初中高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低中高年级学生,目前,高级班的学生已经能制作复杂的剪纸作品。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正在学习布贴画
剪纸既让学生们拓宽了视野,又对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目前,鱼台县已将剪纸、泥塑、葫芦烙画等十余种非遗项目送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别样体验的同时,也让非遗变得鲜活,触手可及。
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孩子们学的热火朝天,老人们也参与进来。在鱼台县老年大学,银发老人们正围坐在传承人姚念花身边学习布贴画。布贴画又叫布贴花,原材料多取自身边的碎布料、彩纸等,将这些原料设计融合,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手工布贴画制品就诞生了。"布贴画学习简单,做出来好看,老伙计们都很喜欢。"老年大学学员张宪光说。鱼台县还组织非遗进社区、特殊学校、文化馆,收效良好。
剪纸课堂
近年来,鱼台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发展工作,共申报省市县非遗240余项,设置非遗工坊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利用,与现代生活和谐融通,绽放活力光彩。
相关新闻
- 2023-06-14安徽淮北:巧手做香包 浓情迎端午
- 2023-06-12粤港澳18支龙舟队“非遗日”东莞竞渡
- 2023-04-11广西柳城:“老牌小吃”焕发“新生机”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