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或面临二战后“最大考验”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2-06-07 10:48:44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英国通胀率近来屡创新高,面对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增加,更多英国人会在购物时货比三家。图为五月三十日,在英国伦敦,一名蔬果摊主在市场等待顾客。(来源:路透社)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年会在瑞士举办,全球政商界权威人士齐聚达沃斯,共同探讨当前的全球性问题,并寻找应对紧迫挑战的解决方案。这是世界经济论坛两年多来首次举办线下年度会议。
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近段时间,全球经济前景更加“黯淡”,可能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考验”。如何避免全球经济滑向衰退的险滩,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关切。
全球经济陷入困境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近日报道,今年在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弥漫着担忧情绪,让人印象深刻。世界正面临比以往更严重的危机。一场大风暴正在形成,所有问题交汇在一起,包括战争、高通胀以及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在本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商界精英甚至提出了“世界经济体系能否支撑下去”的问题。
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已成为全球经济当前最凸显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1年6.1%的估计值下降至2022年和2023年的3.6%。2022年和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分别较1月预测值下调了0.8和0.2个百分点。2022年,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预计为5.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预计为8.7%,二者较1月的预测值分别高出1.8和2.8个百分点。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展望》调查,过去的6个月里,所有受访者都变得更加悲观,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活动将衰弱、通胀率将升高、粮食不安全状况将加剧,其中美国的通胀预期最高,其次是欧洲和拉丁美洲。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约一年前就开始加速上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已连续7个月高于6%。今年3月,CPI同比上涨8.5%,涨幅刷新逾40年峰值;4月CPI同比上涨8.3%,仍处于高位。《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美国通胀可能已经触顶,“但远未得到控制”。
欧盟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8.1%,连续第七个月创历史新高,远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3.8%,也超过市场预期。欧洲主要经济体中,德国5月通胀率为8.7%,法国为5.8%,意大利为7.3%,西班牙为8.5%,均处于高位。波罗的海三国以及荷兰、斯洛伐克、希腊的通胀率均高达两位数。
长期结构性问题显现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刊文称,当前,美联储可能正在把美国的繁荣变成衰退;欧洲的家庭正在承受生活成本危机;亚洲的增长前景因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蔓延遭受打击;许多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情况更糟,那里很可能出现粮食危机,甚至饥荒。在全球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之际,上述4种各不相同但令人印象深刻的问题困扰着全球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三大主要挑战:其一,全球化格局发生结构调整,由原来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转向板块化、区域化的全球化,全球供应链更加强调安全、自主、可控、韧性。其二,全球科技发展尚未形成新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但技术应用正在遭遇供应链重新调整的挑战,如美国试图通过对芯片半导体产业、数字技术产业的规则重组,构建自身同盟体系,使得大国竞争区域化、集团化、精英化趋势更加明显。其三,全球性的粮食危机、能源价格飙升加剧通货膨胀,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到经贸、投资等整个国际经济体系,引发社会民生问题,影响各国经济政策制订。
俄乌冲突及美西方国家对俄制裁的不断升级,已产生全球性的外溢效应。美国率先于3月8日宣布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欧盟4月8日宣布停止进口俄煤炭。5月31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就对俄罗斯第六轮制裁达成一致,将立即禁止进口75%的俄罗斯石油。
世界银行4月报告指出,能源价格涨幅已达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最高,预计在2022年涨幅将超过50%,能源价格飙升可能持续到2024年年底。欧盟委员会预测,如果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出现严重中断,欧洲经济将陷入全面“滞胀”。
“通货膨胀是美欧等发达国家面临的最主要压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通胀已不再是货币层面的问题,而是西方国家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这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一,疫情期间,美欧多国推出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计划。其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推动“脱钩”“断链”,人为切断原有的全球供应链,也加剧了美国国内供应链紊乱,大幅抬高了制造业和物流成本。其三,美国“招工难”“用工贵”问题加剧 ,多行业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用工成本普涨,形成工资推动的通胀问题。其四,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进一步推高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由此带来新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当前,全球经济前景黯淡,是全球经济短期不确定性风险和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集中体现。”张茉楠分析,短期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地缘政治冲突及相关制裁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动荡,对金融、经贸、粮食、能源等领域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长期结构性问题体现在原有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被人为阻断,由此引发各国生产、贸易、投资、出口各方面问题,给全球经济带来全面、系统性、结构性的影响。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震荡中承受着更大的不确定性。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增长前景正在减弱,尤其是进口大宗商品的发展中经济体。日益恶化的粮食不安全加剧了这一前景,尤其是在非洲。
美西方须担起责任
“全球经济如何回到复苏的正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国的选择。全球经济复苏需要大国间加强协调,为全球各国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良性国际环境,而非破坏国际合作的政策制度环境。”张茉楠认为,近年来,美国不断将经济问题意识形态化、政治化、联盟化,动辄对他国进行制裁、脱钩、封锁,企图人为割断全球产业链遏制他国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一直在起破坏性作用,没有发挥应尽的建设性作用。美国“筑高墙”的行为,破坏了原本开放自由的国际分工体系,打乱了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无益于本国国力的提升,更重创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发社论称,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加征关税,是前总统特朗普留下的烂摊子之一。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是一个失败。拜登早该取消这些关税,而不是等待持续数月的对华加征关税复审程序。社论援引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结果说,如果取消对华产品加征的关税,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将很快下降0.3个百分点,并在一年后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
王义桅表示,近年来,美国一直追求“再工业化”,大搞“美国优先”,试图引导本国资金回流、产业回流、就业机会回流,但效果并不理想。俄乌冲突后,美国利用金融霸权,对俄强势制裁,其国内经济面临的产业空心化等核心问题不仅未得到妥善处理,反而引发经济上的严重通胀和政治上的民粹倾向。事实证明,美国将国内矛盾向外转移,在国际社会制造分裂对抗的行为,就像抛掷“回旋镖”,最终不仅挫伤了本国经济,还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大量麻烦。
当前,国际社会已有大量声音呼吁全球团结协作、共同推动经济复苏。德国副总理、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首先必须保持市场开放;其次,解决一个问题不能以产生另一个问题为代价;第三,去全球化是一个错误的进程,我们应当继续团结协作。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以及西方发达经济体,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起推动全球经济走出困境的大国责任,彻底摒弃单边霸凌做派,回归真正的多边主义轨道,展现应有的合作态度。
正如《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所建议的:各方应通过多边努力应对人道主义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割裂,维持全球流动性,管理债务危机,应对气候变化,并终结新冠肺炎疫情——这些工作依然至关重要。
记者 高乔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