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中国空间站为何被联合国称为“伟大范例”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2-04-16 20:58:07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4月16日上午十时,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在轨183天后返回地球,结束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世界为之瞩目。“祝贺摘星星的中国航天员!”伊朗驻华大使馆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文祝贺。对中国而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的这一刻,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推动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实现往前迈了一步。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神舟十二号绕飞地球11圈、历时一天多才回家,神舟十三号绕飞地球5圈、仅用几小时就回到了家。这个时间甚至比地球上跨城市出差还要短,技术的创新突破令人惊艳。
值得称道的当然不只一项。过去半年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漂亮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三名航天员两次出舱、进行了众多科学技术试验、通过太空授课与国内外学习互动等,创造了多个“首次”,带给全球许多独特的太空新体验。
一周前,在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大使馆内,中国航天员与美国青少年及他们的父母老师进行了“天宫问答”活动。“在空间站怎么吃饭”“航天员的训练和娱乐方式都有哪些”……美国小学生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在线参加了这次活动,他期待,“人类能够共同努力,在火星和其他星球上建立可自给自足的文明”。这份努力当然包括中国空间站的建设。
今天,当人们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欢呼时,更应铭记的是中国载人航天成就的来之不易。自1992年确立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来,中国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同时加强与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国际合作,一步一步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如今,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目标是自主建设一个常驻60至180吨级的大型空间站,数年之后它或许将成为在轨的唯一空间站。这不仅是中国人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也是全人类合作探索太空新阶段的开始。
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评价说,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此外,多名外国航天员也表达了到中国空间站工作的期待。德国航天员马蒂亚斯说,他已经学习了多年的中文,“就是期望有一天可以登上中国的空间站”。
外太空属于全人类。早在1985年,太空探索者协会执行理事长安迪·特纳奇就表示:“我们虽然没有共同的语言,却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探索太空并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同一个地球’。”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家”,见证中国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努力。
(国际锐评评论员)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