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探索浩瀚宇宙 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探月合作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21-04-28 11:01:06 | 来源: 人民日报 |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里,用水晶容器盛着的月球样品,与其他科技实物,共同展现了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推动航天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努力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中俄——
将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
近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声明说,国际月球科研站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伙伴开放,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并欢迎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在任务的各个层级,以实物和非实物的形式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
国际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轨道上建设的、长期自主运行的综合性科学实验基地,可进行多学科多目标科研活动,如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观测、基础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等。根据中俄两国计划,后续还将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实施路线图》,以及明确其他有兴趣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加入程序。
本世纪以来,人类发现了月球的全新特征,特别是极地地区发现了水冰沉积迹象。对未来的月球基地而言,冰是水和氧的重要来源。同时,月球冰可能包含太阳系最早的物质成分,有助于阐明地球生命的起源。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月球的广泛兴趣。
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所长阿纳托利·彼得鲁科维奇对本报记者表示,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新领域的重要“跳板”。
“俄中两国的太空合作由来已久,在月球探索领域各具独特优势,能力相辅相成。”彼得鲁科维奇曾受邀参与中国“双星计划”,研究地球磁层。他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如期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创建了许多先进的技术系统,比如在看不到的月球背面通过中继星进行远程操控、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俄罗斯除了研发出独特科学仪器外,还在探月实操上有着丰富经验。彼得鲁科维奇举例,月球夜晚温度极寒,长达近两周,俄方有技术保证月球站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正常运转。“俄中双方在核能和航空等行业的合作经验表明,两国联手可以取得重大成功。”
目前,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正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等科研单位在多领域进行合作。“太空技术异常复杂,每个国家各有所长;太空探索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合作将使我们达到新的高度。”彼得鲁科维奇认为,对外层空间的研究和探索是全人类的任务。以探月为例,科学家需要来自月球表面多个点的数据,分析尽可能多的土壤样品。仅凭单一国家的空间计划是不行的,必须通力合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开放合作新方向。我们对未来感到乐观。”
中意——
新识别近11万个月球撞击坑
去年底,一支由中国吉林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组建的中外国际研究团队,在月球撞击坑智能识别和年代标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击坑,并有超过1.8万个撞击坑被标定地质年代。月球撞击坑的有效识别和年代估计,对月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年龄及航天器着陆点锁定等至关重要。
特伦托大学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洛伦索·布鲁佐内是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他向本报记者介绍,在这一月球探索项目中,“研究人员基于迁移学习方法,用7895个已识别和1411个已知年龄的撞击坑数据,构建了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研究结果大量充实了现有精准月球撞击坑数据库,已扩展并应用于嫦娥五号着陆区小型撞击坑识别,对月球及行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在了解月球演化和发展过程上,这一成果开辟了新的视野。月球与地球曾经历共同的历史事件。相比地球,月球上远古事件的特征,保存得更为完好。因此,探月也为了解地球演变提供了参照。”布鲁佐内说。
在布鲁佐内看来,研究成果得益于中国航天的卓越技术。“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所获取的数据,以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技术,为探月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支撑。毋庸置疑,在月球研究领域中国处于国际研究最前沿。中国在航天特别是探月领域,提出许多重要倡议和推动计划,将为人类未来探月研究和实现更多目标提供巨大帮助。”
“与中国科学家互动、共事,是令人愉快和难忘的过程。”布鲁佐内表示,意中科学家长期开展学术互访,双方的合作亲密、顺畅。月球撞击坑识别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中国吉林大学地球科学专家陈阳,就曾在特伦托大学度过几年科研岁月。布鲁佐内说,两国研究人员专业知识互补、各展所长,取得的骄人成绩也是彼此学习交流的成果。“这巩固了我们与中国同事长期合作的传统情谊。”
中法——
嫦娥六号将搭载DORN探测仪
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被称为欧洲航天之都。城市东部的太空城是全球知名的航空航天主题公园,每年吸引近40万游客前来参观。2019年,太空城迎来了嫦娥四号探测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全比例模型。这是图卢兹太空城运营20多年来首次接收中国航天模型,不仅向法国民众展现了中国探月工程实现的巨大突破,也是法中航天合作进一步深化的缩影。
2016年,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研制的心血管监测设备Cardiospace,搭乘中国的天宫二号进入太空,监测宇航员在太空舱失重状态下的身体状况。2018年10月,双方共同研制和运营的第一颗科学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2019年,中法签署探月计划意向书,法国将参与预计在2024年前后实施的嫦娥六号探月计划。这将是法国首个登月航天项目,也是中法首次探月合作。
回忆起过往合作,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席让—伊夫·勒加尔直言“各方面表现堪称完美”。他说,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成就,所进行的探索将加深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嫦娥系列探测器成功发射,无论是拍摄月球背面照片,还是嫦娥五号在月球自动采样并带回地球,都弥补了人类探月的空白。同时,中国对探月合作始终持开放态度,对人类增加对月球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计划,法方将提供一台挥发物探测仪(DORN)搭载在未来发射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上,用于研究挥发性元素在月尘和月球外层空间的传输和扩散。勒加尔说,去年,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同中国国家航天局举行视频连线会议,总结和交流了项目合作进展。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在会后公报中表示:“双方合作令人欣慰,我们将继续保持积极发展的合作势头。”
“法中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勒加尔表示,除嫦娥六号探测器和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项目合作外,法中还将探索火星巡视器项目合作的可行性,发挥各自优势,加深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实现更大突破。
人民日报莫斯科、罗马、巴黎、北京电 记者 殷新宇 叶琦 刘玲玲 冯雪珺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