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或“建设性”模糊?两岸重启对话与协商之挑战与机遇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1-03-31 15:33:02 | 来源: 华夏经纬网 |
作者 柳金财(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助理教授)
最近大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表明对台政策战略定力、自信及特点,具有延续性、一致性;同时在重要两岸政治基础上重申 “九二共识”,此为两岸对话与交流的“通关密语”。与此同时,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先前曾提两岸应进行“有意义对话”或“建设性对话”,显示对两岸重启对话与协商期待。新任台湾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则提“建设性模糊”概念,企盼两岸找到“互利互惠”最大公约数。对此,国台办回应须回到“九二共识”,显然若台湾没有回到此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势将难以重启对话及协商。
从“有意义对话”、“建设性对话”,到“建设性模糊”概念,目前看来皆只有概念提出,但概念内涵及实质指涉付之阙如,需要有创造性两岸论述,始能赋予概念的内涵及发挥作用。陆委会进一步说明所谓“建设性模糊”是有前提的假设性说法。这个前提就是邱太三所言大陆不能强加所谓台湾无法接受的“政治框架”及“对抗举措”,必须停止针对性军事威胁,始能为两岸良性互动关系营造必要条件。换言之,“建设性模糊”仍是主张两岸对话与协商不应预设任何政治前提,这导致此概念仍在原地踌躇难以前进,因为不预设任何政治前提,这与大陆坚持“九二共识”主张相悖离。
有的学者认为两岸存在主权争论难以寻求共识,致无法对话,建议双方先搁置争议,朝有建设性的部分和领域开始。但何谓“有建设部分和领域”则语焉不详,两岸对话仍是陷入无解状态。但也有学者提出抛弃“创造性模糊”的“九二共识”,其条件比不要预设“任何政治前提”更为严格。
一、台湾当局两岸论述及政策路线,因政党轮替产生路线“断裂”
首先,“九二共识”发挥两岸关系正常化之“定海神针”作用。无论是签署23项两岸协议、外事休兵、降低军事敌意,皆因国民党主政时期不仅倡议“九二共识”,也主张及接受,否则就难有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发展,甚至在马英九最后任期在新加坡展开“习马会”。显然2008年至2016年马英九主政期间两岸当局的共识,具体存在且发挥影响作用;然台湾政局发展及权力继承因选举导致政党轮替执政,导致此一涉及两岸核心利益的“九二共识”,并未为民进党当局所接受,至此两岸关系陷入恶性循环及敌意如螺旋般上升。换言之,台当局的两岸政策核心主张,因政党轮替产生“断裂”;至于大陆对台政策主张“九二共识”,则具有一致性。
其次,台湾政党轮替执政产生两岸政策的“不稳定性”。从2021年大陆《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揭橥对台政策部分,主要要求是:一、再次明确“一个中国”原则就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强调“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是推进两岸和平发展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和保障。二、表达反对“台独”的坚定立场,高度警惕“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三、继续坚持“促合作”、“促融合”,增加“完善保障台胞福祉和在大陆享有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的内容。整体而论,大陆对台政策的大政方针相较于台当局更具稳定性,包括“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反“台独”及“促融合”等内容。台当局对大陆政策产生断裂,主因是国、民两党两岸政策核心主张南辕北辙,国民党承认“九二共识”,民进党却否定“九二共识”使然。
二、“九二共识”是“创造性模糊”,两岸协商政治前提,而非“建设性模糊”不预设任何政治前提。
复次,两岸交流与对话基础 “九二共识”。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将“九二共识”与“一中原则”分开,有些大陆学界解读这种说法,呈现某种程度政治善意。《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两岸政治基础:一个中国、九二共识,这释放明确的信号,中国政府坚守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既往大陆的两岸政策论述,曾提出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分开表述“一中原则”与“九二共识”。有的学者诠释成台当局可以二选一,实际上这扩大两岸的政治想象空间。简言之,这展现大陆对台政策在某种程度的政治善意,民进党当局只要承认“九二共识”即可,不必公开明言接受“一中原则”。
再者,“建设性模糊”流于抽象及空洞化。2019年初民进党当局曾公开否认接受“九二共识”,并提出“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原则”、“一国两制”。从《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及既往国民党主政时期签署23项,大陆并未要求台当局公开承认“一中原则”,而是要接受具有“创造性模糊”的“九二共识”。就大陆来说,“九二共识”涉及两岸关系性质,其概念内涵是“一中原则”、“两岸一中”或“两岸一国”;民进党当局则提出被选替代方案,包括所谓“九二精神”、“九二历史事实”、“九二共同认知”,这些语词概念内涵并未赋予两岸统合意义。从民进党当局角度来论,两岸对话与协商不应预设任何政治前提,如此所谓“建设性对话”因不预设任何政治前提,概念本身成为空洞、抽象及原则性语词,难以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性作用。
三、“建设性性模糊”不等于“创造性模糊”,难以成为重启两岸对话及合作之“通关密码”。
最后,“创造性模糊”不同于“建设性模糊”。诚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唐永红教授批判:邱太三的讲话不仅暴露了蔡英文当局继续否定海峡两岸先前在两岸关系的性质定位与发展方向上所达成的“九二共识”,以及相应主张“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以及“台独”分裂的本质;继续把两岸公权力对话沟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立在“一边一国”或“一中一台”的政治框架基础之上的图谋。足见,大陆学者将“建设性模糊”对两岸关系性质界定为“国与国关系”,若是大陆也是这样界定,这不仅无助于重启两岸对话,反让两岸关系治丝益棼、适得其反。
大陆学界普遍认为“九二共识”正是两岸本着求同存异精神,在“创造性模糊”思维下,基于两岸现行法制规范所达成的两岸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并且曾经行之有年,行之有效。显见 ,这种“建设性的模糊”其实指意涵并不清楚,究竟指涉为何?是所谓两岸协商不预设“任何政治前提”表述吗?或是模糊化“九二历史事实”说法吗?从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识”后,已很少论及“九二精神”、“九二会谈精神”、“九二历史事实”及“九二共同认知”。
国民党时期所提两岸对话基础是“创造性模糊”,剑指“九二共识;但陆委会主委邱太三所谓的双方要靠彼此智慧、态度以找到“最大公约数”,达成以“建设性模糊”对话目标,则不易清晰理解;若要发挥重启两岸对话功能,势必要进一步延伸其对两岸关系性质界定 ,究竟两岸关系是“一国内部”性质,或是“一中一台”、“两个中国”间的“国与国的特殊关系”或“特殊的国与国关系”。毋宁而论,“建设性模糊”尚欠缺具有创造性及包容性概念内涵,难以成为重启两岸对话及合作之“通关密码”。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新闻
- 2021-03-26没有“九二共识”,“三个呼吁”就是三个忽悠
- 2021-03-30“九二共识”如何“与时俱进”? 洪秀柱问得好!
- 2021-03-25北京来论:“九二共识”史实确凿、意涵清楚
- 2021-03-24北京来论:回到一中立场才能重返春天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