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遗办事处馆长伍志和:非遗文化源于生活 馈于生活
围屋庭院深几许,三堂两横最玄机。坐落于荃湾的三栋屋博物馆,是香港一座法定古迹,除了能反映客家堂横屋的建筑特色,还记载着陈氏族群在此生活的点滴。“我们选择三栋屋作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是因为这里汇聚了香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精髓,是一个理想的非遗教育推广基地。”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伍志和说。
“三栋屋作为一个非遗项目,保留着客家的传统文化。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举行春秋二祭,正月十五点灯,结婚仪式的情景。”伍志和指出“非遗是生活上的一种文化传承。”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伍志和接受采访。人民网 沈婧婕 摄
源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社区,非遗项目的挑选和准备,也是整个社区参与的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为世界文化遗产“鼓与呼”。“2006年,香港开始筹划第一次全港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2008年,香港特区政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2014年,香港推出首份涵盖480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2015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2016年,在三栋屋博物馆设立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2017年, 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现正为非遗中心的展览进行更新,务求以新形象示人,2021年会分阶段完成。”伍志和介绍。
订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的过程,是发现香港文化特色的过程。伍志和提到,文化能体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性,香港有很多独有的民间智慧和技术,或是前人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和物件,都非常值得将它继续传承下去。诸如长洲太平清醮、大坑舞火龙、丝袜奶茶等特色鲜明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每一代香港人的情怀与记忆,见证着香港社会的历史与发展。
“你吃的食物,你穿的衣服,你说的语言,你参加的活动,你观看的表演,其实都有香港非遗的元素。”伍志和在宣传和推广非遗的过程中,希望拉近市民与非遗的距离,“非遗属于生活”。
三栋屋博物馆内的非遗项目展示。人民网 沈婧婕 摄
渗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年轻人的加入能够增添更多可能性,增强生命力。
为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除了善用社交媒体介绍非遗文化外,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还通过不同的途径,让非遗渗透到年轻人的生活空间。“非遗进校园是我们其中一个重点项目,通过系列活动,将非遗与教育结合。”伍志和介绍。非遗进校园系列由“非遗·欣赏—无伴奏合唱”“非遗厨房”和“齐绘非遗墙”三部分组成,渗透到视觉艺术、家政及音乐等不同学科中,从“五感”调动学生对非遗的热情。
青年无伴奏合唱团将非遗主题歌曲带入校园,营造校园非遗的氛围;厨师将传统粤式点心带进学生的家政课堂,共同分享舌尖上的非遗;壁画艺术家带领学生齐绘“非遗墙”,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传统非遗。伍志和希望学生能亲自感知、亲身接触非遗,“非遗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非遗办事处亦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2019年,非遗办事处与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合办“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影片制作计划”,制作多段介绍香港本地非遗的360度虚拟实境影片,内容包括戏棚搭建技艺、大澳端午龙舟游涌等。从初期的资料查找,到采访非遗传承人,再到后期影片的剪辑制作,透过香港年轻人的视角,介绍传统非遗项目,分享年轻一代如何记录、如何学习、如何传承非遗。有关片段已上载社交媒体与大众分享。
三栋屋博物馆内陈列的花轿,展现昔日客家人结婚的场景。人民网 沈婧婕 摄
使命
在做好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育传承的同时,放眼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发展方向。
在伍志和看来,香港的非遗氛围很有趣,不仅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更是多元文化共生之处,不同的族群和团体,孕育出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都是非遗办事处需要保护和传承的内容。
2018年底,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亿港元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以加强保护、研究、教育、推广和传承本地非遗项目,并以此支援延续性已式微、传承人及团体已日少的非遗项目,为非遗传承人或团体提供平台展示和传承知识和技艺,让公众了解其文化内涵。
伍志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下的许多项目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如“非遗绘本系列”旨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小学生推广和宣传非遗,增加他们对非遗的认识和兴趣;“非遗创意馆”主要吸引年轻人参与推广和保护非遗的工作;“非遗大本营”是配合非遗中心正在更新展览的计划,加深教师和学生对香港非遗的认识;“居港不同群体非遗全面普查”是对不同的居港群体(如印度人、菲律宾人、尼泊尔人等)具代表性,且能凝聚其社群的活动和技艺进行普查;“无障碍赏非遗”则为有特殊学习需要和残疾人士提供非遗的体验,达致社会共融。
珠江水长,连滇黔,入广府,连岛屿。2020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的推出,以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粤港澳三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用更宏观的视角,关注由岭南文化衍生出的非遗项目,共享非遗文化传承经验,让非遗成为人文湾区的重要文化资源。”伍志和说。
沈婧婕 实习生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