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在思南 两岸青年共话诗歌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20-09-25 10:41:38 | 来源: 海峡之声网 |
《远见在思南》诗歌会现场(张笛摄)
“诗歌是短暂的走神”“交情再浅,也要赠送书籍”……24日下午,《远见在思南》诗歌会在上海思南书局举行。安谅、胡中行、罗智成等两岸诗人、作家与两岸青年分享各自的创作经历,讲述疫情对创作的影响。
远见创办人高希均在致辞中说,书是启蒙的种子,是成功的阶梯,是前进的思索。他希望两岸青年都能与“书”成为朋友,“我在台湾一直说,要读一流的书,做一流的人。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家里再穷也要买书。”
作为2020第三届上海远见文化高峰会的系列活动,《远见在思南》诗歌会围绕“开创疫后文明新时代”的主题,分享了两岸诗人如何在这特殊的时代,展现出生命最美好“勇敢”的时刻,写下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
安谅、胡中行、罗智成“云端”对话(张笛摄)
台湾作家罗智成通过视频连线与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体会。他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看到的是人性。“我会反思,我们原本的价值观因为这次疫情被颠覆;我也看到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我还看到全球化深远的影响,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生活在上海的作家安谅也认为,诗人是敏感而勇敢的。“在疫情期间,我每天都要写一两首诗。我通过诗歌来表达我的所思所想,也给大家一些启发。”
安谅(中)、胡中行(右一)在活动现场(张笛摄)
记录时代是作家和诗人的责任和担当。对此,作家胡中行以历史为例佐证这一观点。“唐朝诗人中,王维是一个集诗、画、乐于一身的大家,可是他的知名度不如李白、杜甫,我认为这和他没有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安史之乱’这样的历史变革有一定关系。”
从疫情下的创作,到创作的灵感的捕捉,两岸诗人知无不言。安谅说,创作时,我们不仅需要生活的积淀,也需要灵感。罗智成说,于长期写作的人而言,有时候文思泉涌,但写下的作品不一定耐读;有时苦思冥想、深思熟虑写的文字,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台青阿源在现场提问(张笛摄)
两岸作家的创作分享,也让在场的“诗友”们受益匪浅。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台湾青年Ryan说,与作家面对面的沟通,使他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感受。他说:“我觉得自己离文字更近了。”
台青阿源不仅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也曾自己创作诗词并发表。参与这样的诗歌会,他受益匪浅。“我能够在现场听作者朗读自己的诗,感觉特别开心。”
诗歌是最能呈现饱满情感和艺术美感的文学体裁,不仅带给我们感动和力量,也展现出了高度文学价值。疫情爆发后,两岸诗人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也抚慰着人们的心田。两岸青年,从生活中感受美好,从诗歌中体会感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9月24日上海消息(记者 张笛)
相关新闻
- 2020-09-24台湾自媒体业者大陆“乘风破浪” 传授最夯经验
- 2020-09-24台湾“文创博士”林昆范在大陆:我看“变”与“辨”
- 2020-09-22台青踊跃参与海峡论坛 两岸交流信心不减
- 2020-09-22朱慧宁:“这是一片愿意给年轻人机会的土地”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