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息随手可得,还需要书架上的“家庭医生”吗
编辑: 张旭 | 时间: 2020-08-17 16:59:09 | 来源: 文汇报 |
“人类对医学的认知是个科学议题,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的人文命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急诊研究室主任熊旭东如是说。昨天,由他主编的《你也学得会院前与家庭急救》新书推介会在上海书展举行。不少读者第一时间购书,他们的共同语言里包括“带个家庭医生回家”。
对于许多70后、80后,医学类的科普书籍并不陌生,几乎每个人的儿时记忆里都有一本父母收藏的医学科普书。可当信息随手可得,我们还需要书架上的“家庭医生”吗?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许多中青年读者开始重新把医学科普书买回家。除了熊旭东的新作,《病菌简史》《传染病:战胜恐惧的力量从哪里来》《让我们一起照顾家里的老小孩》等也颇受欢迎。
书架上的“家庭医生”又回来了。在医学界和出版界看来,医学科普类书籍重又勃兴,也是个体的健康意识、科普的传播效应、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频共振的良性驱动。
信息碎片化时代,一部优质科普书有助了解医学的通识逻辑
在70后和80后的印象中,父辈收在家中的医学科普书常以“家庭必备”“医学常识小百科”等为名。为何“必备”和“小百科”随着时间流逝一度退出家庭书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杰认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的改变,是很重要的原因:许多人产生健康疑问时,第一反应是求助网络。然而在专业人士看来,上网查具有两层不确定因素。一来,网络上的回答良莠不齐,有些非专业的反而贻误病情;二来,一篇公众号文章、一个帖子往往提供碎片化的信息。“而一部医学科普书,如果能做到语言通俗易懂,能同时提供学术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它就有可能帮助普通人了解医学的通识逻辑、更好地理解健康。”
以院前与家庭急救为例,作为抢救链中很重要的一环,它能决定急症发作的患者进入医院后实施抢救的成败。普通人或在手机上刷到过“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初步的救援及护理方法,却未必了解过它们各自对应哪些症状,也未必知晓这些急症的初貌。换言之,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一本急救相关书籍能做的,就是帮大众补齐“其二”甚至“全貌”。
比如,此次在上海书展“上新”的《你也学得会院前与家庭急救》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院前与家庭急救的基本知识,包括心肺复苏、公众除颤、如何呼叫120等极具操作性的细节指导;下篇包含院前与家庭急救的对症处理。编纂者不仅有熊旭东医生,还有来自华山、仁济、东方等医院的十多位专家。
科普书目越发细化,让每个人都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场疫情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人类与疾病的关系。此前的世界读书日阅读报告就曾指出,多个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与医学健康等相关的阅读率大幅提升。
究竟是疫情催促人们关注健康知识,还是人们的主体健康素养本身就在稳步提升?柴日奕是《你也学得会院前与家庭急救》的责任编辑之一。在她看来,特殊时期和社会原本的需求,两者皆是缘由。“这几年,社会老龄化情况越见明显,许多意外都可能导致不幸,做急救类相关科普是满足社会需求。”大众对于相关知识的需求一直都在,“出版人能做的,就是更好地满足按需分类的市场”。
据出版界人士观察,目前医学科普书正呈现细化市场的趋势。比如疫情相关书籍,因为面向最普通大众,语言通俗易懂是第一条要义,《上海战“疫”硬核科普》《张文宏说传染》都是个中代表。又比如,面对青少年群体,漫画这种极富趣味的体裁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医学科普中,《病菌简史》便是一本在妙趣横生的图文里与传染病知识短兵相接的读物。
陈杰说,为不同的群体定制不同的医学科普书,有益于医学科普传播。“只有让不同人群都听得懂、听得进,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作者:王彦
新闻推荐
-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2025-01-26
- 读懂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2025-01-26
- 澳门:金蛇贺岁喜迎春 节庆灯饰点亮街巷2025-01-26
- 两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动在粤闽举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满 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进行首次全要素彩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赴广东、福建看望慰问台商台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