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稳经济 多地敲定高质量转型路径图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7-14 10:12:32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加快化危为机、开拓发展新空间,正成为各地加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必选项。
记者注意到,随着2020年步入下半场,不少地方在大力推动“六稳”“六保”落地见效的基础上,纷纷敲定高质量转型发展路径图——密集谋划一批新基建项目库、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拓展新兴产业园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转型项目为抓手,在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千亿级新基建项目将密集上线
7月12日,重庆发展改革委表示,已完成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形成七大板块、21个专项、375个项目,总投资3983亿元。目前,已开工152个项目、总投资2101亿元。
此前数日,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并透露已建立数字新基建项目库,目前首批征集入库项目254个,其中5G领域(含大数据中心)项目89个,人工智能领域项目66个,工业互联网领域项目50个。常州则提出超1000亿元的新基建产业投资项目计划,并排出63个新基建重点产业项目。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内,北京、成都、西安等多地酝酿和出台新基建发展行动计划和投资建设方案,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梳理投资项目库,大批千亿级的项目将密集上线。
集中出炉的新基建项目库,成为地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促经济高质量转型的重要发力点。
北京在新基建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具备网络基础稳固、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应用智慧丰富、安全可信可控等特征以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湖北表示充分发挥新基建在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创业就业、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作用,对冲疫情对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一方面有利于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显著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有效投资和激发信息消费;另一方面有利于支撑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制造业、农业、金融、能源、物流等传统产业赋智赋能,促进模式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
多地提速布局
科创中心和新兴产业园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少地方纷纷按下科创中心建设快进键。
“力争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50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7月13日,四川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介绍了四川科创中心建设蓝图。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长金指出,下一步四川将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100个以上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这并不是个例。7月9日,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揭牌,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科创中心和高原特色农业科创中心成立。此外,浙江拟打造未来交通科创中心,江西将赣江两岸打造全国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新条例也已正式施行。
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是地方高质量转型的出路。从广东力争到2022年打造超20个产值过千亿工业园,到河北提出推动实施2至3家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再到湖北支持开发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近日,多地加快部署打造新兴产业优势园区,为转型项目落地提供广阔平台。
越来越多的地方正以综合施策跑出高质量转型发展加速度。以山西为例,7月1日,《山西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条例》施行。7月8日,山西省政府全体会议提出,将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转型,一要聚焦“两新一重”和民生短板领域,谋划一批优质转型项目;二要跑出新兴产业培育“加速度”,全力打造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要迈上创新创业发展“新台阶”,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补短板和完善配套政策
专家表示,在2020年迈入下半场之际,各地纷纷按下高质量转型发展快进键,成为育新机、开新局的关键发力点。下一步,要在聚焦主业,推动产业、项目、园区等上台阶上水平的同时,加快补短板和完善配套政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加快新基建、科创中心和新兴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生动体现,有望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引导传统行业运用现代技术和基础设施提质增效,通过技术改造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提升产业竞争力。
“各地在高质量转型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快补短板。”刘向东表示,要在加快落地新项目同时,在生态环保、城市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提供相配套的规划措施,在土地、人力、科技支撑等方面做好要素保障,促进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科技融合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同时进一步优化地方营商环境,强化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思维,大力度培育头部企业,让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承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隆云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人才可为地方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各地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技术、产业、应用等环节的全链条人才体系。
此外,她指出,各地政府要在土地、生态、人才等生产要素约束条件下,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把握好政府与市场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更大力度激发民营企业参与相关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激发民间创新动力与创造活力。(记者 班娟娟 郭倩)
相关新闻
- 2020-07-13上半年多项指标印证经济复苏 中国经济活力提振全球信心
- 2020-07-13跨境电商促老工业基地外贸转型
- 2020-07-136月中国货运总体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
- 2020-07-13复兴网评: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中国贡献”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