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的日子”里,艺术家和剧场管理者在想什么
编辑: 张旭 | 时间: 2020-03-11 18:56:13 | 来源: 文汇报 |
上海音乐厅在线下演出“空档期”探索线上运营模式,强化原创内容生产。(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供图)
■本报记者 姜方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海各大剧场闭门谢客已一个多月。但音乐家和剧场工作者们线上服务不停摆。剧院推出一场场“云音乐会”“云讲座”等活动,不少青年音乐家主动出击,探索直播或在线授课模式,坚持为乐迷带来高质量的艺术陪伴。
虽然从线下转战线上,但“云上的日子”让艺术家、演出商、观众间的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活跃。民众对于线上文化艺术消费的不少全新需求,也触发了从业者的思考:剧场推出线上节目,能否吸引更多人在疫情结束之后走进剧场?剧场如何通过线上运营模式,进一步深化自身品牌形象?线上文化艺术活动是否改变了音乐家和听众的关系,并对线下演出造成一定冲击?记者在采访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近期尝试线上直播的钢琴家宋思衡、享誉国际的著名大提琴家王健时,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聊聊线上模式对演艺行业发展的最新思考。
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
艺术家纷纷出击自媒体,剧场也需形成线上原创资源库
上海音乐厅原计划在今年4月底完成验收工作,5月重新开门迎客。然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音乐厅无法如期结束修缮并重新开张。眼下,剧场一方面正在解决复工所面临的困难,尽早开启修缮复工;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从修缮以来,就采取的创新演艺措施,既为之后的开业做准备,也在面临疫情考验时催生出更多新思考。
长时间的线下演出“空档期”,让音乐厅明白应当持久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兼顾引进名家名团和扶持本土委约制作。从探索线上运营模式到强化原创内容生产,不仅提供相当数量的内容储备,以满足宅家的人们对艺术欣赏的需要,也在深化剧场品牌形象,从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如何让暂时关门的剧场不被观众遗忘?从去年3月修缮起至今,上海音乐厅的“云音乐厅”始终在线陪伴市民。其中“音乐午茶”线上版、讲座回顾等内容,把已有公益艺术教育品牌搬到网络上。VR游览音乐厅栏目让更多观众足不出户,感受这座海派艺术地标的建筑之美。mini音乐节宅宅版则是“云音乐厅”在疫情期间新推出的板块,精选音乐厅精彩现场片段,并邀请艺术家进行线上互动。
如果说“云音乐厅”在留住已有乐迷基础上开拓更多观众群,那么打磨自制原创作品,则让剧场在暂时关门之际也有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信心。去年,上海音乐厅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音乐剧《繁花尽落的青春》、音乐舞蹈剧《水腔》分别赴韩国、法国等地展演,获得海外媒体好评。近年来,音乐厅不满足于只做文化“码头”,推出跨界项目“乐无穷”、试水音乐剧,都是为了从“源头”上发挥创意生产内容,拓展剧场品牌的影响力。
疫情为剧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眼下,有很多艺术工作者在网络平台直播演出或进行导赏。过去的艺术家,往往把传播视为宣传或市场部门的工作。如今有更多艺术家都在身体力行,通过自己把艺术内容传播到更广之处。艺术家纷纷出击自媒体,这对剧场给予很大启示。传统剧场节目部负责找节目,公关部负责宣传,而到了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剧场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和宣发也将打破壁垒。这需要剧场工作者具有更全面的综合能力。比如节目部员工不能只以线下思维和艺术家或经纪公司洽谈业务,相反也需要考虑未来如何进行线上推广,让演出通过剧场平台成为留得下的经典。
方靓认为,一座真正的国际知名演艺之都,需要城市中的剧场具有与之相符的影响力。上海音乐厅对标的伦敦魏格摩尔音乐厅,是一座主要上演独奏和室内乐的小型音乐厅,在全球古典乐界闻名遐迩。魏格摩尔音乐厅近年来力推英国青年音乐新秀,并将厅内上演的作品积累成自己的厂牌内容,通过官网以及各种社交媒体、视频平台推广给更多观众。此外,巴黎爱乐大厅、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等其他世界知名剧场,也都依靠互联网拓展剧场平台、深化品牌形象。包括上海音乐厅在内的沪上剧场,还需要对标世界一流剧场进行更多探索和学习。
剧场如何更好地在线上推广本土艺术家和院团,同样需要不断探索。不久前播出的2020年B站春晚中,包括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在内的一些中国本土音乐家火了。而B站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也是剧场想要的“未来的观众”。最近上海有不少音乐家活跃在线上并吸引了不少粉丝。也许未来这些音乐家举行线下音乐会时,会吸引手机、电脑屏幕前的观众前来剧场观演。
青年钢琴家宋思衡
直播拉近了音乐家和观众的心,让高雅艺术普及更接地气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宋思衡在直播平台尝试了多次线上直播。如果说非常时期的音乐“云”陪伴,为宅家的粉丝带来一些心灵的慰藉,那么从更长远的角度而言,直播拉近了音乐家和乐迷的关系,让高雅艺术的普及变得更接地气。
在剧场或音乐厅里,观众看到的是台上正襟危坐的音乐家,他们无法得知表演者在演奏时的心理感受。通过直播,观众可以近距离地了解演奏家对音乐的感受和见解,再回过头去聆听演奏,也许会对伟大的作品产生更深入的理解。“我很喜欢看弹幕”,宋思衡说,线下的导赏活动固然也可以让观众知道艺术家的想法,不过直播过程中的弹幕留言里,很多粉丝分享各自鲜活的感受,反过来让他感到非常温暖,从中获得双向交流的乐趣。直播结束以后,还会有很多粉丝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各种反馈,与艺术家建立起更具有延伸性的互动关系。
宋思衡告诉记者,这段日子以来,他对直播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多次调整。起初直播时,纯粹就是和粉丝聊聊天,并且加上一些练琴的过程。结束后很多粉丝反馈,希望有更多互动。到了第二期加入了“你点我弹”环节,弹奏部分粉丝指定的曲目,并且首次尝试线上音乐会,演奏了肖邦24首前奏曲。
在演奏音乐前与后,都有与观众交流的环节。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在直播时除了简单互动和演奏作品以外,还可以尝试更多能启迪大众的内容。例如系统性地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疫情当前,屏幕前的人们或许能从先贤的音乐与人生中获得力量与勇气。于是,艺术家通过分析贝多芬早期作品钢琴奏鸣曲《悲怆》,结合贝多芬一生中的早期经历,阐述他如何从一个普通人逐渐“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期穿插了讲解与弹奏、“你点我弹”和互动环节的直播获得不俗反响,累计观看量突破了200万人次。
而要完成一场高质量的直播,对硬件和技术要求也不少。宋思衡就碰到过不少小尴尬,比如缺少直播架播出的横屏画面,让一些更青睐竖屏观赏的观众觉得不习惯;直播到一半时手机没电导致断线,原本一期内容最后分成了两期播出。事实上,想要顺利完成一次能得到大众认可的直播,非常耗费心力。相比聆听线下音乐会的观众,线上的网友受众群更广,他们拥有不同的诉求,考验着艺术家如何掌握平衡雅俗的尺度。“当直播者看到观众弹幕留言提出稀奇古怪的要求时,还得有强大的随机应变能力。”他笑着说。
国际大提琴家王健
线上文化艺术活动火爆,更能催生对现场演出的期待
今年以来,身边有越来越多朋友,都尝试开设线上音乐课程。王健觉得,“宅家的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更多需要,而音乐家们通过科技手段让非常时期的艺术不断线,是很有意义的。但他坚信,无论是在线音乐授课还是在线演奏,都无法完全取代实体课程或现场音乐会,“线上文化艺术活动火爆,反过来更加催生对现场演出的期待”。
在欧美地区,多年前已有一部分音乐老师喜欢通过网络平台授课,不过这并非普遍现象。目前主要的授课方式依然以面对面为主,因为学习乐器的过程需要手把手指导,视频授课无法做到这一点。尤其对于古典音乐这门艺术,线上音乐会和现场音乐会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我曾经担任一些国际音乐大赛的评委,我和其他评审在现场聆听一些选手的演奏,会和通过视频观看比赛进程的观众产生分歧。比如观看视频的观众所喜欢的选手,往往并非是我们评委在现场最青睐的那一位。可回头再看视频就会发现,现场表演得并不那么优秀的这位选手,在视频里的确相当出色。但我仍然相信,一位音乐家在现场演奏时努力创造出的音响,才最令人感到震撼。”
王健认为,古典音乐依然是一门属于现场的表演艺术。如今已经有了很多唱片,几乎所有著名曲目,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各种优秀的历史版本。即便如此,时至今日还是有广大的乐迷愿意去现场聆听音乐会。可以说,线上直播音乐会就和唱片一样,无法替代现场音乐会所具有的魅力。
“人类正处于历史长河中,科技发展最突飞猛进的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在网络上,观赏全世界所有的名胜古迹。如果愿意花一些时间,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就能‘环游世界’,可真正热爱这些地方的人,还是愿意用自己的双眼去实地观赏这些美景。”所以他坚信,观演者在现场感受到的音乐家演奏所带来的情绪张力,是目前任何科技都无法替代的。“云上的日子”里,“让艺术家和观众积蓄着期待和热情,而人们终将需要从真正的现场当中,获得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艺术审美感受。”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