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蔬菜基地、医械公司加班加点——大家铆足劲 物资供得上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20-02-19 11:59:51 | 来源: 人民日报 |
图①:贺畅将蔬菜摆上货架。
本报记者 申智林摄
图②:蒋卸良正在自家菜地收获蔬菜。
卢 颖摄
图③:付志员在生产车间查看口罩生产情况。
吉 旭摄
核心阅读
疫情期间,生活保障是保民生的重要环节。超市保证生活必需品充足供应;蔬菜基地既要保障蔬菜供应,也要稳定菜农的收入;医疗器械公司确保疫情防护必需的口罩等持续生产……为保障好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尽力供应防疫物资,各地都在积极行动。
长沙 超市补货员贺畅
脚步不停 柜台不空
上午10点,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大润发超市里,顾客不少。正在后台操作间分拣加工蔬菜的补货员贺畅,听到对讲机里要求补货的信息,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把满满一筐芹菜搬上补货专用的小推车,一路推到柜台边,再摆到货架上码放齐整。
眼瞅着旁边辣椒货架又空出一角,贺畅又从操作间推出一车来。两个多小时里,操作间和柜台间十几米的距离,他已经走了不下40趟。“这几天格外忙。”说着话,贺畅脚步没有停下,“超市生鲜货品的供销量明显上升。平时每天的蔬菜销售量大概是两三吨,这些日子多出两倍不止。”
春节前,周边一些农贸市场陆续关门歇业。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有保障,天心区商务局号召一些大的超市春节期间不打烊,贺畅所在的超市带头响应。
“原本我们华中区域供应大仓在湖北赤壁,疫情发生后,物资运不过来。”店长介绍,公司第一时间调配供应链,比如将大仓发货的物资改由本地厂商直接发货;将原本由本地基地供应的蔬菜,改由长沙海吉星蔬菜批发市场供应。
超市一边在政府帮助下吸收临时聘用人员,一边通过调休等方式把员工留下来。贺畅把妻子和孩子送到老家,主动留下来加班。
原本家人还有些不同意,怕在超市里接触的人多了,有风险,可贺畅坚持去上班。“天大地大,吃饭的事情最大。不能让老百姓无菜可买。”自1月21日开始,他就和留下来的六七个同事一起,卸货、搬运、分拣、加工、上架,维持超市6组蔬菜柜台的货物供应。
超市也采取了措施防控疫情。每天上班,贺畅进入员工通道前,要先测体温,再全面消毒,之后重新戴上口罩、换上清洁的工作服。高频接触顾客的同事,还得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眼镜。“保护好我们自己,就是保护顾客。”
“疫情发生后,一些老百姓跑来抢购囤菜。实际上,供应充足得很,我们时刻把货架摆满,他们就安心。”贺畅笑着说,货架上只要少了一点儿,他们就立刻补充更新,并尽量让所有的蔬菜“易看、易取、易拿”。
“老贺,又一车菜运来了,快来卸货。”有同事招呼。
贺畅应一声,立马跟上前去,呼哧呼哧地干起来。才十几分钟,那张戴着口罩的脸上,已经有汗珠沁出来。
衢州 蔬菜基地菜农蒋卸良
线下收购 销路不愁
“刚刚割了一部分,歇一会还得继续割!”指着一旁捆好的几摞菠菜,蒋卸良擦了擦汗,又继续忙活起来。只见菜地里绿油油的菠菜长势喜人,他忙着收割,一旁的妻子负责打包。
蒋卸良是浙江衢州柯城区石梁镇七里乡早田蔬菜基地的菜农,他告诉记者:“自家种的高山蔬菜一直很受欢迎,平时城里人都抢着买。”如今受疫情影响,上门收菜的专车进不来,“我跟老伴从年初就开始犯愁,没人来收菜,总不能就让它烂在地里吧。”
蒋卸良的烦恼,正是蔬菜基地遇到的难题,衢州早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方向明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以前供货的农贸市场大多关了门,路上又不方便。”方向明急得直上火,“明明蔬菜的需求量挺大,基地也能供应不少,但就是眼瞅着卖不出去。”
为了解决菜农销售困难,保障疫情期间的蔬菜供应,衢州市农业农村局马上启动响应,一方面鼓励像早田农业这样的蔬菜供应商扩大种植与收购,另一方面对接衢州市“柯城邻礼通”服务平台,在其微信小程序中增添“空中超市”服务内容,让市民实现微信买菜。
“我们从品种、品质、溯源等方面严格把关,筛选出产品丰富、质量可靠、运营成熟的5家蔬菜供应商,早田农业正是其中一家。”衢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祝升明说。
销售渠道从线下转为线上,蔬菜基地的菜又有了销路。
不仅如此,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还为蔬菜基地的车辆办理了进出通行证,保证了蔬菜及时运输。基地还积极收购蔬菜基地周边散户家的菜,不仅扩大了供应量,也解决了这些菜农的卖菜难问题。
如今,收购来的蔬菜都要送至公司配送中心进行检验,再根据订单需求装箱发货,“整个流程员工都必须佩戴防护用具,确保居民吃上实实在在的放心菜。”
上午10点,通过微信下单的蔬菜开始陆续配送。在小区门口,市民楼女士收到微信订购的蔬菜后满意地说:“网上订菜既方便又便宜,蔬菜也很新鲜,而且直接送货到门。”
接下来,蔬菜基地还将根据市场形势,引导菜农种植目前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在保障蔬菜供应的同时,稳定菜农的收入,做到“买卖两不愁”。
昆明 医疗器械公司总经理付志员
秩序井然 持续生产
接到政府的复工通知,才回江西老家没几天的付志员兄弟俩大年初二就赶回了云南。
付志员是昆明康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生产疫情防护必需的口罩。“多生产一个口罩,一线人员就多一份保障。”付志员说。
回到公司所在的昆明市富民县后,付志员挨个给员工打电话。原本通知的初十开工提前到了初四,付志员早早就想好了法子:一是精神激励,迎战疫情,咱们医疗器械生产者得顾大局;二是物质奖励,春节期间开工,3倍工资,“得对得起春节干活的员工”。
春节复工,成本大增。可付志员想得明白:特殊时期,不能只算经济账。“可以亏钱,不能亏良心。”
20多名员工中,有15名员工立马响应。和昆明市所有口罩生产企业一样,昆明康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月28日如期开工。“省工信厅统一采购,我们只管埋头生产。”头两天工人没能全赶回来,为了增加产量,付志员兄弟俩干脆自己上生产线帮忙包装。
实际上,与昆明康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墙之隔的昆明吉圣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曾遇到过用工难的问题。因为不少员工回了老家,为了生产医用防护服需要临时招聘20名缝纫工,吉圣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无奈之中只得上网求助。消息一出,刷爆了富民人的朋友圈。大半天时间,公司电话就没停过。28日大清早,公司门口就来了几十名应聘人员。一位热心市民说:“自己干过裁缝,还有五六个姐妹也能随时赶来支援。”
如今,走进康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线一片忙碌却又秩序井然。人手够了,科学生产尤为关键。记者问付志员,生产线产能是否已经最大,他回复了四个字:“小心翼翼”。“生产线是湖北省仙桃市生产的,万一生产线开得太快损坏个把零件,这会儿要维修太难!”付志员说。
“医用口罩看着简单,除了几层无纺布,还有耳带、鼻梁架、边带,所有原材料都来自省外。”付志员说,生产线还没开,自己就先盘点了存货。“现有的原材料库还能撑10天,而且政府已经主动帮我们协调原材料和交通运输。原材料已经在路上,能保证口罩持续生产!”(记者 申智林 窦瀚洋 徐元锋 杨文明)
相关新闻
- 2020-02-18空地联动 全力保障医疗和生活物资转运及时到位
- 2020-02-18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19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纪实
- 2020-02-17确保患者“零自付” 特殊时期的医保有哪些特别保障
- 2020-02-19“世界超市”准备好了——义乌小商品市场新春开市首日走访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