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的劳动、运动和人际互动是孩子成长的刚需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09-12 17:03:31 | 来源: 央视网 |
龚元浩 绘
央视网据中国教育报消息:又是一年开学季,9月6日,中国教育报家庭公开课“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邀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做客直播间,畅聊孩子成长中劳动、运动、人际互动这三个刚需,并且探讨了“三动”刚需无法满足对孩子未来人生的影响。
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让孩子独立自信
孩子多大可以承担相应年龄的家务劳动?孙云晓认为,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可以参加家务劳动,劳动的难度和责任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阶段洗洗小手帕,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篮子里,或者帮家长拿拿报纸,都是可以做的。”
李玫瑾认为,只要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可以让他做,而且在孩子成长的早期一定要“派活”。她回忆起自己小学一年级时在平房的院里学着洗衣服的场景:“我不会用搓衣板,总是把手搓在木头上。邻居阿姨还笑我,当时我心里特别不情愿。现在回想起来,我妈妈说的‘技不压身’特让我受益。小时候干点儿活,的确会让人成熟得快一点儿。”
主持人曾经在很多场合问过中小学老师,他们的孩子在家里是否稳定地分担一项家务劳动,结果大多数情况都是举手者寥寥。
对此,孙云晓认为,这是家庭教育中很大的误区,也是激烈的学业竞争和升学压力导致的一种社会偏见。“父母认为决定孩子命运的是知识和学习成绩。只要孩子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这是千家万户存在的一个反生活教育、反教育的宣言。父母真要对孩子负责任,就一定要让他成为独立的人、正常的人,能够过日常生活的人。”
李玫瑾认为,家务劳动不是单纯的劳动,关系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心性的发展。“我们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做事的过程中,孩子首先学会的是照顾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怎么满足自己。其次是学会观察别人的反应,看自己把事情做得如何。做完事情之后,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价值。这种经历越丰富,孩子的心智发展越好。”
作为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很多犯罪人的共同特点就是好逸恶劳。她解释说:“好逸恶劳跟孩子从小没有分担家务的意识有关。很多孩子小时候,家里完全不给他派任何的活儿,他不知道家里的事儿应该每个人都做一点儿,从而不爱劳动、不会劳动。”
孙云晓认为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理念,父母要为孩子计长远,不能只看眼前。他介绍说,美国心理协会的前主席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有三种,第一是分析性智力,第二是生活智力,第三是创造智力,其中生活智力是基础。李玫瑾建议父母要学会示弱,多寻求孩子帮助,让孩子分担一些事情,并对孩子表示感谢,让孩子获得自我成就感。“自理能力弱的孩子,以后成了家,往往不知如何生活、不会照顾孩子,甚至会带来婚姻问题。”
孙云晓建议家长要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培养劳动能力。“孩子三四岁就对学做家务有兴趣,小学、中学是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黄金时期。”他回忆自己小时候在青岛长大,经常到海里挖蛤蜊,每次从海边回来,父母都满是赞扬,让他感受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运动锻炼是身体健康、心态阳光的基础
针对青少年情绪抑郁现象越来越多的现状,李玫瑾认为最好的预防和治疗就是运动,“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多运动的孩子,情绪很少会抑郁”。
“在研究抑郁症和脑神经问题时,我们发现中脑和脑干都是24小时工作制,即使在人睡觉的时候都在运作,支撑着身体运转。而小脑和大脑是‘上下班制’,安静的时候是睡眠状态,清醒的时候是兴奋状态。”李玫瑾把小脑比作大脑的得力助手,通过肌肉和关节的控制完成大脑的指令,“但是现在社会发展日趋科技化、信息化,所有的事情靠大脑就可以完成,上下楼坐电梯、出门开车、划手机、打电脑,都是大脑在工作,小脑没有机会工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很多全国性调查,有两个调查结果——一个是“00”后中小学生普遍睡眠不足、运动不足、阅读不足;一个是关于青少年的幸福指数,数据显示“朋友多、爱运动的孩子更快乐”。
对于这两个互为印证的调查结果,孙云晓认为,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低估了运动的价值、忽视运动时间的保证。“运动是儿童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爱运动的孩子之所以快乐,是因为运动可以释放多巴胺,一身大汗从运动场下来的孩子笑容都很灿烂。”
孙云晓举例说:“我们曾做过儿童游戏的项目,开发了上百个游戏在三四所学校做实验,发现原来无聊得把书本翻开让电风扇吹着玩儿的孩子,开展课间游戏后不再烦躁不安,又跑又跳很开心,眼睛都亮了,情绪也好了。”他还强调,运动可以让孩子懂得规则,学会团队合作、珍惜荣誉、锻炼顽强意志。
李玫瑾说:“人对自己的身体有控制感,是一种自信。所以说爱运动的人,自律意识都比较强。身体不运动,没有任何的肌体兴奋感,时间长了,小脑就对身体失去了控制力。小脑被压制过久,还会导致失眠等问题,人就会越来越没有力量、越来越萎靡。”
对于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两位嘉宾都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非常重要。李玫瑾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独生女,尽管邻居们都认为小姑娘去学游泳太苦了,她妈妈还是特别支持她去学,“每种运动技能都能有益处,比如跑得快,遇到意外事故也许就能救孩子的命”。
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真实的人际交往能力
近几年有个网络热词叫“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孩子也开始用“人机互动”代替“人际互动”,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手指飞舞,见了面却无话可说、不会一起玩。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
孙云晓认为,孩子从3岁开始就需要伙伴交往,随着年龄增长,人际互动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儿童的社会化其实就是在同伴交往中完成的,同伴交往是孩子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社会课。“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机器做不了的事情,才是你的本领。因此现在比过去的时代更加需要学会交往、倾听、合作。”
有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孤独、没有朋友,李玫瑾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在学校里解决,“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学校在抓孩子学习和运动的同时,也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李玫瑾回忆起自己大学时代在学校跳集体舞和交谊舞的场景:“第一次跳舞都有点儿不好意思,因为平时没有机会跟男同学交流,但是随着乐曲交换舞伴,大家点头、微笑,那种感觉特别美好。”研究犯罪心理学时,李玫瑾发现有些年轻人犯罪、抢劫、强奸,尤其性犯罪,其实是社会化的严重缺失,不会跟异性交流。
孙云晓认为,在帮助孩子习得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学校和家庭各有各的优势。他主编《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时,曾经推出一个“星星河快乐家园”典型案例,“3个独生子女家庭组成一个小团队,每个双休日都在某家一起度过,给孩子创造体验集体生活的条件,非常有效”。
有些孩子几乎没有朋友,甚至眼睛不敢与人对视,家长却不重视,认为是孩子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跟孩子天生性格的内向、外向有关吗?
李玫瑾说:“内向跟一岁前的养育方式有关,养育者回应不及时、不充分,孩子耳边无声、眼前无脸,过了6岁基本会内向,但18岁(尤其12岁)之前是可以矫正的。”李玫瑾认为心理学上的内向、外向不算缺点,“不能说内向不好,只是内向的孩子要更注重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更要有朋友,朋友是孩子社会性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孙云晓则认为内向和外向是不同的性格特点,都可以获得好的发展,关键是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同伴交往。比如开学后适应得好不好,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看孩子是否有几个好朋友。“没有好朋友,校园生活很难过的。”(记者 杨咏梅)
相关新闻
- 2019-09-12《清敕修大藏经》入藏甘肃省博物馆
- 2019-09-12中国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惊艳“欧洲之都”
- 2019-09-12纪录片《零零后》:一部公开的成长“日记”
- 2019-09-09第三届太和文明论坛闭幕 聚焦人类文明共生共享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