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统一前景与挑战

新时期的统一前景与挑战

 

郭震远

 

中国海洋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郭震远教授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8月号发表专文《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新时期的前景和挑战》,作者认为: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与美国反华势力,为遏阻中国实现战略目标,联手打“台湾牌”的风险升高,从而形成未来三十多年中国面临的主要外部干扰。只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才能最终消除这一外部干扰。两岸统“独”对抗,仍然是未来三十多年将面临的最主要、最重要的风险。这一对抗的加剧,以及中美关系、美台关系的重要变化,都将明显增加风险的严重程度,特别是管控、化解风险的困难程度。应对未来三十多年的诸多挑战,不仅需要战略定力、战略信心,更需要不断增强战略创新、政策创新、策略创新。文章内容如下:

 

当前正值新时期的起步阶段,当务之急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战略目标、作出的战略部署,精心进行总体设计、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和策略,确保部署落实、目标实现。为此,首先应对新时期的前景和挑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形成较广泛共识,为落实部署、实现目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一、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前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一直是全体中华儿女最强烈的民族愿望之一。七十年来,实现这一愿望,始终是中国党和政府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之一,为之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艰苦工作,不断取得重要进展。但台湾问题因为种种原因继续存在、祖国完全统一尚未实现。这充分反映了作为中国内战延续的台湾问题处理和解决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而在深层次上,则深刻表现了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其必然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实现。

 

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同时,也进入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时期。在新时期中,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超过以前各时期更突出的紧迫性、具有更明显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但同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仍然面临严重的复杂局面和不可低估的风险。

 

1.新时期中,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更突出的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规定了,通过实施分两步走战略,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战略目标。同时他还提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深刻阐明了这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的密切关系,以及必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同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部署。所以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的三十多年,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间段,也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关键时间段。显然,作为一个整体,二者都面临任务重大、时间紧迫的重大挑战。

 

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台湾问题成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唯一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始于1927年的中国内战的延续。但在深层次上,台湾问题实际上是1894年中日战争中,腐败的清政府惨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结果,是当时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欺凌的集中表现。所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一直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其一,结束中国内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创造条件;其二,彻底消除历史的屈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光添彩。这两个层次紧密相连、相互支撑,共同形成了新时期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同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性,以及突出的紧迫性。

 

长期以来,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行动,可能对国家发展的干扰,受到人们较多重视;但台湾问题无限期拖延、祖国完全统一长久不能实现,对国家发展的不利影响却没有被重视。实际上,这后一方面的不利影响,不仅同样存在,而且随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益接近,这种不利影响甚至更为严重。主要是,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与美国反华势力,为遏阻中国实现战略目标,联手打“台湾牌”的风险升高,从而形成未来三十多年中国面临的主要外部干扰。只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才能最终消除这一外部干扰。这一重要战略需求,进一步突出了加快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紧迫性。实际上,这种紧迫性已成为新时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最重要的特点,对进程有全局性的重要影响。

 

2.新时期中,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础更加巩固,条件进一步充实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无论是作为最终结束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还是作为彻底消除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深重灾难的问题,都必须具备坚实、可靠的基础,以及充分、必要的条件。主要有,中国大陆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实力,是有效排除干扰、顺利推进完全统一进程的基础;中国大陆必须促使自己的相关政策被越来越多台湾民众接受、认同,这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具备的条件。经过1949年以来的七十年努力,特别是1979年以来四十年的努力,可以认为,在进入新时期时,这一基础和条件都已基本形成。而且可以肯定,在新时期中,这一基础必将更加巩固,条件必将进一步充实。

 

海峡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及其消长变化,是中国内战最终结束,以及中国最终实现完全统一的基础。必须强调的是,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及其消长变化,而不是单一方面实力,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不是单项实力,如GDP总量等等。历史事实显示,在1949年10月以前,在中国大陆进行的中国内战中,以硬实力对比而言,中共方面远弱于国民政府方面,但中共最终获胜,主要原因是中共方面最充分发挥了软实力的巨大优势。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大陆的硬实力得到持续、较快的全面增长。2010年,大陆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科技、军事实力都远超台湾。同时,大陆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强化了对台湾的软实力优势。可以认为,现在大陆已具有对台湾不可逆转的全局的压倒性综合实力对比优势。而且可以肯定,在新时期中,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持续推进,大陆的这一综合实力巨大优势将更加突出,从而为按大陆意图、以最符合中华民族当前和长远利益的方式,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1979年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为大陆对台的大政方针。尽管大陆始终坚持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但四十年来和平统一始终是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这是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但事实清楚显示,大陆相关政策能否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理解、接受,是最具关键意义的影响因素。1988年以前,两岸几乎完全隔绝了四十年。在这之后,两岸的隔绝被打破,两岸的全面交流、交往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对大陆的相关政策有了较真切、深入的认识,尽管支持和平统一还没有成为台湾的主流意识,但确实已成为台湾岛内不可忽视的声音,开始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而且可以预料,随两岸交流、合作在新时期持续、广泛地发展,台湾同胞对和平统一的接受、支持,也将持续扩大,并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3.新时期中,两岸关系持续复杂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面临不可低估的风险

 

两岸关系及其变化,是与台湾问题直接相关的中国统一进程的核心内涵。1949年以来七十年的事实,特别是1988年以来三十年的事实,一再清楚显示了两岸关系及其变化,对与台湾问题直接相关的中国统一进程的关键性影响。1949年到1988年的四十年,继续是中国内战的军事较量时期,尤其前三十年多次发生激烈军事冲突。但由于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是中国法统之争,即海峡两岸哪一方是中国合法代表之争,这表明实际上对抗双方均有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所以,在军事冲突的同时,两岸之间却屡有“密使”往来,存在政治谈判的可能,即对抗性矛盾以非对抗方式处理的可能。但1988年以后,特别是1993年以后,随权力地位的巩固,李登辉的“台独”面目迅速暴露。之后,“台独”政党两度在台湾执政,连同李登辉,“台独”势力在台湾执政长达二十多年。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迅速转变为统“独”对抗。与此同时,台湾岛内所谓的“民主化”加快推进,岛内“台独”势力坐大与所谓“社会转型”混为一体。由此,两岸的统“独”对抗,又具有了浓厚的“意识形态对抗”色彩。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三个“台独”头面人物,无不以所谓“转型正义”、“民主”为与大陆对抗的重要武器,以之对抗统一。特别值得重视的是,1988年以后,两岸军事冲突基本停止,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以及人员往来迅速发展,已达到很大规模,并已对台湾岛内产生广泛、重大影响。同一时期,大陆综合实力迅猛增强,已对台湾形成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面优势。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岛内“台独”势力的政策主张不断有所调整。主要是在坚持“台独”立场不变、坚持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接受一中原则的同时,对“台独”的形式和具体内涵不断有所调整。李登辉、陈水扁的“急独”、“法理台独”,已调整为蔡英文的“缓独”、“维持现状”渐变上。同时值得重视的是,除此之外,还出现了柯文哲的“隐独”和国民党内的“独台”主张。

 

显然,两岸关系主要矛盾的上述改变,直接导致了两岸关系的复杂化,即两岸关系中围绕统“独”对抗的主要矛盾,与多种矛盾交织、相互影响,由此导致两岸关系变化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风险明显增多。1993年以来,实际的两岸关系及其变化清楚地表现了这种状况。进入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时期后,可以预料两岸的统“独”对抗只会加剧,两岸只会处于“新对抗”,而不可能有什么“冷和平”。蔡英文2016年开始执政三年以来的事实已清楚显示了这一点。可以肯定,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未来三十多年中,两岸的统“独”对抗将更加激烈,两岸关系及其变化将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将更加突出,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搞“台独”、搞分裂的风险更加不可低估。大陆对此,必须有充分估计,绝不可掉以轻心。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的挑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的挑战,即面临的困难和可能的风险,特别是面临的克服困难、管控和化解风险的难度。1949年以来,中国的统一进程始终存在诸多严峻挑战。其中一些具有根本意义的挑战始终存在,如争取台湾同胞接受统一、美台关系及其变化等;同时,也不断有新的挑战出现,包括始终存在的挑战的新形态、新内涵。这些既是中国完全统一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表现,又是其主要原因。

 

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时期中,即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未来三十多年中,由于两岸关系、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由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紧迫性压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重。不仅始终存在的基本挑战以新形态、新内涵的形式而更加严重,而且一些新挑战也不断形成。应对并战胜这些挑战,实际上就是推进祖国的完全统一进程。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中的五点要求,指出了应对挑战的目标和指导原则。遵循五点要求,就一定可以应对并战胜诸多挑战,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充分发挥大陆对台巨大优势,全面塑造不可阻挡的统一大势

 

统一大势特指,在实现中国统一的进程中,由两岸各自内部、两岸关系,以及相关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决定的,人们普遍认知的统一前景及其强烈程度。现在,可以认为中国的统一大势已基本形成,但还不明显、不够强大,即还没有出现中国统一的不可阻挡之势,而处于十分复杂的局面。一方面,经过1949年以来七十年,特别是1979年以来四十年的迅猛发展,大陆的综合实力已具有了对台湾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面优势;另一方面,在公然“台独”企图破灭之后,台湾岛内不仅“台独”势力仍然蠢蠢欲动,而且“中华民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反对一国两制等拒统言行一直存在,甚至影响还有扩大之势。总之,统“独”对抗继续激烈存在,统一大势尚未达到不可阻挡程度,全面塑造统一大势,仍然是严峻挑战。

 

为什么大陆综合实力已具有对台湾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面优势,而中国的统一大势却继续不明显、不强大?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原因。但必须认识到,大陆对台湾的巨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其影响,主要是没有能全面转化为促统的直接动力,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大陆对台湾的巨大优势,对于遏制李登辉、陈水扁的“急独”、“法理台独”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对于促使台湾同胞认同、接受统一却效果不彰。这表明,实际上大陆的巨大优势被挡在了台湾社会之外,而没有能够进入,更没有深入台湾同胞的内心。因而统一的前景未能强烈震撼和吸引多数台湾同胞,未能对他们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吸引力,从而促成多数台湾同胞认同、接受、向往、追求统一,最终形成不可阻挡的中国统一大势。

 

显然,争取大多数台湾同胞认同、接受、向往、追求祖国统一的前景,成为全面塑造不可阻挡的祖国统一大势的关键,是新时期中面临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1.2重要讲话”提出的五点要求,涵盖了两岸关系、大陆对台工作的各个重要领域。但对五点要求做深入分析,可以清晰看到,在各个层次、多个领域,以及多个角度,积极强化台湾民众对于祖国统一的认知、接受、认同,以及向往、追求,是五点要求共同的核心内涵,以及贯彻、落实五点要求的指导原则。可以预料,坚决贯彻、落实五点要求,不仅必然在两岸关系及大陆对台工作的相关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必然可以对于增强大多数台湾同胞认同、接受,以及向往和追求祖国统一,产生重大的突破性积极影响,从而在新时期中全面塑造祖国统一大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2.积极认真探讨、着手制定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

 

在“1.2重要讲话”的五点要求中,构建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问题,是论述的重点之一。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尤其台湾岛内对此反应强烈。人们普遍认为,习总书记对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问题的重视,清楚表明了大陆将认真、实际地加速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1979年1月1日的《告台湾同胞书》中,第一次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此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多次提出“一国两制”设想,最终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实现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却因缘际会,首先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中得到实践,取得了成就和经验。但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恢复中国对于港、澳主权的问题;后者则是“两岸复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不是领土和主权再造”(习近平2014年9月26日会见台湾统派团体的讲话)。显然,二者的一国两制方案必然很不相同。制定并执行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是两岸同胞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将直接决定“和平统一”战略方针能否成功落实,从而直接决定祖国完全统一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显然,制定并实施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是两岸同胞在新时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的重大战略性挑战。

 

构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基本任务是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通过两岸平等协商、民主协商,化解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对立,实现台海持久和平,达成祖国统一愿景。实际上,构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过程,就是消除两岸政治对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行制度性安排的过程。构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对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以及统一后台湾的长治久安、两岸共同繁荣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能否成功构建这一方案,并顺利实施,必须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智慧;必须开展对话沟通,广泛交换意见,寻求共识。

 

3.深化反“台独”斗争,有效规避、管控无限期拖延祖国统一的风险

 

1988年至2008年的二十年间,两岸经历了激烈的统“独”较量。李登辉、陈水扁的“急独”图谋遭到大陆沉重打击,“法理台独”的严重威胁,基本得到有效管控。但两岸的统“独”对抗没有终结,而是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新阶段。2016年民进党再度执政后,蔡英文在坚持“台独”立场的同时,对推进“台独”的策略有所调整。她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接受一中原则,在台湾岛内大搞全面“去中国化”,但又大肆宣扬“维持两岸现状”、“保持台海和平稳定”。蔡的言行,被人们恰当地称为“缓独”、“柔性台独”。这正是两岸统“独”对抗新阶段的基本特点,即“台独”势力为减少大陆直接打击的力度,而避免与大陆的公然对抗,为在台湾岛内的“去中国化”、“台独化”赢得必需的时间和空间。可以预料,这一状况将继续存在并不断有所发展,很可能在台湾政局的不断变化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形成新的“台独”模式,诸如柯文哲式的“隐独”,即在表示认同“两岸一家亲”的同时,坚持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实际上无限期拖延祖国统一,从而实现事实上的“台独”。

 

可以预料,未来时期中,在大陆对台湾综合实力巨大优势进一步强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和能力更加增强的背景下,两岸统“独”对抗以公然的激烈冲突表现出来,应不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其实缺乏铤而走险的能力和意愿;两岸统“独”对抗以台湾方面无限期拖延统一的方式表现,则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因为这可能是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最有利的选择。由此,无限期拖延统一,将可能成为新时期中,大陆促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由于大陆缺乏规避、管控这一风险的认识和经验,这也将是大陆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台独”势力以无限期拖延方式抗拒统一的图谋,不会也不可能得逞。大陆在新时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和能力,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

 

4.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夯实祖国完全统一的经济社会基础

 

1988年以后,两岸交流合作迅速发展,尤其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更是迅速达到庞大规模,已成为对两岸,首先是对台湾经济社会及其发展,具有重大积极影响的因素。通常,人们把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视为实现祖国统一、稳定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正是以这一点为标准,衡量两岸经济交流的成效和影响,应深刻认识到,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主要是,尽管从一开始,大陆就定性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是一个国家内两个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台湾方面却一直实际将之作为“国际经济交流合作”。受一些复杂因素影响,包括大陆方面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际上一直被作为“国际经济关系”认识和处理。由此,导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际上一直只是两岸之间“单纯的”经济关系,而不是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动力而发挥作用。显然,新时期中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真正成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经济基础,将是又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挑战。

 

2014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平潭岛时,提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概念。以后,他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这一概念。在今年的“1.2重要讲话”中,更是对之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显然,习总书记把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作为提升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使之成为夯实祖国完全统一经济基础的重大战略举措。遵循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思想,笔者认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各种区域交流合作模式的全新模式。已经可以确认,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性质、目标、理念、内涵、过程,以及最后的成效,都将是全新的。其中,最具根本意义的是全新的性质与目标。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一个国家中的两个区域,在最终实现祖国统一过程中的经济交流合作,其目标是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经济社会基础。所以,未来时期推进、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必须全面、持续创新的过程,因而是充满挑战的过程。

 

5.进一步提升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形成两岸共同的祖国认同

 

1988年以后,特别在2008年到2015年期间,两岸文化交流迅速发展。虽然文化交流没有两岸经济交流那样声势浩大,但却是两岸交流中最活跃、最具广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其特有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于化解两岸同胞几十年隔绝形成的相互隔阂、畏惧、仇恨,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期,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两岸文化交流,将面临新挑战,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主要是,在激烈、复杂的反“文化台独”、反“去中国化”斗争中,两岸文化交流是主战场;形成并不断强化两岸同胞共同的祖国认同,将是斗争的核心。为此,两岸文化交流必须从长期以来的以增进两岸同胞亲情为中心,提升为以形成并不断强化两岸同胞的共同祖国认同为中心。这是新时期中,两岸文化交流面临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挑战,其意义明显大为超过了此前三十年的两岸文化交流。

 

6.美台关系正在发生中美建交以来最重大变化,未来时期中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将可能受到更多外部干扰

 

1949年以来,美国一直是干扰中国解决台湾问题、阻挠中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主要外部因素。美国的干扰、阻挠作用集中表现于美台关系及其变化之中。事实一再显示,美台关系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中美关系及其变化,两岸关系也有一定影响。1949年至1978年间,中美严重军事对抗,美台关系的主题是美国支持并直接军事保护台湾;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美保持相对稳定的竞争-合作关系,美台关系的主题一直是美国支持,但不直接军事保护台湾。2013年以后,“中国威胁论”伴随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不同于以往的内涵,在美国再度泛起。2017年1月特朗普在美国执政,2018年11月以后连续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多份美国安全战略文件中,明确定义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国家安全威胁之一。由此,美台关系开始发生中美建交后最重大的变化。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等文件中,明确把台湾和美台关系列为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的内容,清楚表明了美国重新重视台湾和美台关系的战略意义,即作为遏制中国的战略筹码的作用。据此,在短时期内即推出一系列明确“支台”、“保台”的法律法案、《与台湾交往法》等等;明显提升美台政治交往层级;加大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安全合作力度;在国际组织及其它国际事务中强化对台湾支持。显然,美台关系发生的是重大的战略性变化,是中美建交以来最重要的变化。大陆将面对与过去四十年很不相同的美台关系,未来时期中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将可能受到更多的外部干扰,甚至阻挠。但可以预料,美国如同1949年至1978年间那样,直接军事保护台湾,从而再度导致中美在台海的严重军事对抗,将是甚小概率事件。

三、结论

1)中国必须统一,中国必然统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现、必然实现,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必须统一、必然统一。这就是中国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的逻辑关系。但在深层次上,伟大复兴与完全统一的关系更为丰富、深厚。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完全统一是主旋律中最重要的华彩乐章之一,既从属于、服务于主旋律,又充实主旋律,使之更加精彩、高亢。二者是一个完整整体,相辅相成、共生同荣,共同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的历程,以及更加璀璨的未来。此外,大陆已具有的对台湾综合实力的不可逆转的压倒性全面优势,是中国必然统一的坚定基础;大陆日益成熟的对台战略、政策和策略是中国必然统一的充分条件。

 

2)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进程,充满挑战和风险,不可能一蹴而就

 

1949年以来七十年的中国统一进程,充满挑战和风险,充分表现了以解决台湾问题为主体的中国统一进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七十年中,中国推进统一的进程,就是应对挑战、管控与化解风险的过程。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的三十多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同样充满挑战和风险。其中,一些挑战和风险实际上七十年来一直存在,一些则是新出现的。须重视的是,由于中国进入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新时期,即使一直存在的挑战和风险,也往往变得更加紧迫、更严重。应对这些挑战,管控与化解这些风险,将是未来三十多年中“塑造统”的主体内涵。

 

促成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接受、认同,并进而向往、追求祖国完全统一,是诸多挑战中最具全局意义的战略性挑战,其它很多挑战实际上都与此相关。受此影响,两岸统“独”对抗,仍然是未来三十多年将面临的最主要、最重要的风险。这一对抗的加剧,以及中美关系、美台关系的重要变化,都将明显增加风险的严重程度,特别是管控、化解风险的困难程度。应对未来三十多年的诸多挑战,以及管控、化解风险,不仅需要战略定力、战略信心,更需要不断增强战略创新、政策创新、策略创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