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是怎样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9-08-09 10:40:19 |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一部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将晋西北一个小县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的感人故事带入人们的视野。从新中国成立起,右玉的县委书记们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展开绿色接力,一干就是70年,将全县林木覆盖率从不足0.3%提升到54%,使曾经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绿树成荫的“塞上江南”,用矢志不渝、久久为功的宝贵精神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绿色赞歌。
一腔豪情愚公志,百战风沙绿河山。右玉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成为新中国绿色发展的典型样板。70年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化,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从哪里来?人类的起源,是人们关心的永恒话题。现代生物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生命共同体。
我国古代就十分强调对自然的尊重,提出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比如,老子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孔子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仁爱态度,表明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吕氏春秋》批判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行为,认为是短视之举;等等。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保护自然的国家管理制度,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从而保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源远流长。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强调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针对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毁坏森林的现象,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些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善待自然就会获得自然的馈赠,反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原始文明时期,人类必须依附自然,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获得生存所需;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广泛利用自然,主要靠农耕畜牧稳定地获取自然资源,以支撑自身发展;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科技大规模改造自然,一度存在征服自然的理念,凌驾于自然之上,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后来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开始修复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新阶段。
今天,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必须携手解决的重大问题,保护自然环境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几百年来,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气候变化、酸雨蔓延、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世界各国只有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二 绿色发展的探索之路
1973年8月,历时半月之久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揭开了中国现代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确立了“32字环保工作方针”,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向全国发出了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动员令。
我国环保事业孕育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生态破坏程度较轻,环境问题还不是那么突出,环保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进入70年代,部分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保工作开始提上议事日程。1972年,中国派出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也就是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现代环境保护的“元年”。自此,我国初步形成了涵盖中央、省、地市三级环保组织网络,污染防治工作也有计划地全面开展起来。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环保事业逐渐步入正轨,一系列重大环保举措相继实施。比如,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有力措施,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防治环境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去我们主要是依靠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导致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几乎到了难以承载的极限。发达国家工业化百年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短期内集中爆发。“五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农田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这首民谣描述的情景,就是一些地方生态恶化的真实写照。
进入新世纪,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可持续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取得很大成绩。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并将这个战略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漫漫环保路,绿色启新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 新时代的绿色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浙江省安吉县依靠绿色发展实现华丽转身的思想指引。过去,安吉许多地方靠开矿采石、攫取资源发展经济,“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但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如今的安吉,因绿兴县、以绿惠民,乡村旅游人气火爆,生态产品声名远播,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绿色之路。安吉的成功实践,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伟力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倾注了巨大心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曾经璀璨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衰落,都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关。我国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生态根基。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是为了民生。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共治观。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必须通过多种喜闻乐见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把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汇聚起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观。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必须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科学理论指导着实践,实践成果印证着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一幅绿水青山、江山如画的美好图景正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来。
四 建设美丽中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聚首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共绘美丽地球家园。这次博览会上,“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的美好理念,传递绿色生态文明价值的精彩演出,园区与湖光山色的交相辉映……在世界面前精彩绽放了一个美丽而动人的绿色中国。
美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美丽环境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更好向往。建设美丽中国是千年大计,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亿万百姓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美丽中国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为建设蓝天常驻、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的美好家园指明了努力方向。
“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建设美丽中国涉及思维观念、发展方式、治理体系等方方面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总体谋划、搞好顶层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加快构建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在内的生态文明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深入实施,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将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将完全变为现实。
绿色发展是美丽中国的底色。绿色是生命色、自然色,绿色发展是未来经济的方向、人民群众的期盼。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一方面,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培育壮大新型生态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让绿色生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治理污染是美丽中国的关键。与过去一段时间相比,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取得积极成效,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大幅度提升,土壤污染也得到有效控制。但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等仍然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必须坚定决心,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生态保护是美丽中国的基础。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就像分子和分母的关系,不仅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还要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从而减小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同时,做到未雨绸缪,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妥善应对任何形式的生态环境挑战。
制度建设是美丽中国的保障。建设美丽中国,最可靠的办法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改变“九龙治水”的状况,理顺生态保护上的管理职能,2018年中央整合相关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切实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形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整体合力。下一步,在确保已有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的基础上,围绕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重点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试点,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用体制改革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70年来,我们一直为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新中国而不懈努力;展望未来,美丽中国的图景更加令人憧憬。我们相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全国上下一心,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延伸阅读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人民日报》2018年6月25日。
2.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相关新闻
- 2019-08-05垃圾分类 还有这么多“洋玩法”
- 2019-08-05一批环保法律法规正制定修订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望入法
- 2019-07-2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 2019-07-29海南省出台省和市县总体规划严格开发空间管控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