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脉:海南八音 声声不息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07-16 11:26:24 | 来源: 人民日报 |
核心阅读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流传千年的海南八音,记录着当地人的点滴生活,承载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但在传承过程中,海南八音也面临创作人才匮乏、如何创新等非遗共性问题。
为了留住这份文化之音,从提供排练和演出场所到开办校园培训班,当地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以期让海南八音经久流传,声声不息。
在很多海南人心里,海南八音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送新娘》欢快的锣鼓预示着喜庆,《万花灯》悠扬的唢呐伴随着星点的孔明灯缓缓上升,《闹军坡》与海南盛大的节日军坡节一道开场……
据记载,海南八音始于唐代、兴于明清,现存工尺谱仍有500余首流传。海南八音因采用弦、琴、笛、管、箫、锣、鼓、铙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旋律有欢快有忧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海南八音面临着很多共性问题:受众减少、创作人才匮乏、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探索有待深入……
人们发现,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还有发展之势:从2008年至今,海口美兰区的八音演奏队已经从8支增加到25支;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少年八音培训班参加人数逾400人。不仅是美兰区,从秀英区石山镇到龙华区新坡镇,海口每个区镇都有自己的八音队。
在海口美兰区,记者体验了属于海南八音的一天。
免费提供排练和演出场所,让老中青皆可参与
周六上午,在海口市人民公园、骑楼老街都有八音演出。
在人民公园演出的是美兰女子八音队,指导老师叫黄兹合,今年已经80多岁了,从小就跟着邻村的八音师傅学秦琴、二胡。
2008年,海南八音器乐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文化部门琢磨,要让人爱学,首先要扩大知晓度和影响力。公园人多,就请黄兹合前来传授技艺。有老学员想学八音,担心学不会,也不舍得买乐器,黄兹合买了乐器借给人学。一年多后,他把一支60岁到70岁的队伍带上舞台。
在八音的传承上,美兰区文化馆馆长陈帅坦言:“我们财力有限,但不等于作为有限,要把经费用在刀刃上。”
首先要尽最大力量吸引关注。美兰区组织起一年一度的八音比赛,鼓励参与,免费观看,吸引了不少民乐爱好者的关注。参赛队伍从第一届的8支,增长到2018年的25支,几乎每个街道都有自己的八音队。
八音队多了,排练场所成了问题。传统的八音曲目,声音响亮,容易扰民。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建好,首先免费开放八音练习室,既凉快,又不干扰邻居。
“我们不能为爱好者提供乐器,但免费提供排练乐器还是可以做到的。非遗要融入新时代,需要吸引群众参与,激发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美兰区宣传部长郑艳说。
有了场地,有了队伍,自然就有了演出。周六上午,纳方园八音队走进骑楼老街演出。30多名队员,老中青都有,演出没有酬劳,但并不妨碍队员们表演的热情。队长马树荣71岁,在乐队中吹喉管。他告诉记者,原先学喉管的人少,他们有意识地加强表演,加上这种乐器便宜,容易上手,慢慢就有人开始学了。
解决师资问题,让孩子们接受完备的音乐教育
每周一与周二下午的二、三节课,是美兰区灵山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九班的八音课。
2012年,在灵山镇中心小学工作20余年的校长陈继俊很苦恼:“生源都来自农村,美育、体育很缺乏,孩子的课余生活太单调了。”后来他遇上了黄兹合,在海口市区两级教育、文化部门的帮助下,灵山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第一届八音培训班办了起来。
八音班创办之初,有些困难超乎想象。“首先是来自学生家庭的反对,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把书读好就行了,学八音是耽误时间。其次八音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孩子要学,家长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学校缺乏师资,教育孩子要懂得他们的心理、行为习惯,我们需要新的力量。”陈继俊说。
新的力量兴起于海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试点实践。海口市委领导提出,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成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在当地相关部门的组织引导下,大批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们走进了乡村学校、环保教育等领域,灵山镇中心小学也引进了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王建华老师。
科学的训练方法、专业的音乐教师,不仅让乡村的孩子们得到了更完备的音乐教育,走上了城市的舞台,也让更多家庭认同、接受了八音。“我们还专门进行过统计,八音班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仅不会下降,反而还有所提升。”陈继俊说。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创造条件,如今灵山镇中心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了八音班。“原先担心的师资问题有了解决方案,我们还打算继续开办八音班,让孩子们的兴趣培养能延续下去。”郑艳说。
暑假到了,灵山镇中心小学八音班的学生们仍然会继续练琴。为啥要练琴?三年级九班的孩子们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八音很有趣;有的认为中阮很好听。练过八音的孩子,对于本土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更深。而问孩子们在家练琴会想到什么时,他们答:“谢谢王老师教我们八音。”
找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让八音遇到更多知音
在纳方园八音队,65岁的唢呐队员温进良对八音美的记忆,是关于夜晚的。“小时候,伯父买了一台老式手摇留声机。我睡到半夜悄悄爬起来,眯着眼睛偷偷听黑胶唱片里的八音。音乐不急,特别容易走进心里。”温进良很感慨:“现在,有点太快了。”
的确,曾经让海南八音红火的旋律、节奏、配器,与今天的潮流、环境、审美习惯有了出入。捋顺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躲不开的话题。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孔庆才今年68岁。除了每年6、7月以外,他带队的灵山镇八音演奏队最近几年没有一天不是从早忙到晚。“我们队与其他八音队最大的区别在于有乐谱。”孔庆才指着面前厚厚的一摞八音简谱笑着说,“传统的工尺谱已经很少有人认识了,但是老的曲目不能丢,那是八音的精华,也是八音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我们把它变成简谱,很受欢迎。”
黄兹合认为,八音传承,要解决受众减少的问题。人们不会喜欢不懂的事,八音要扩大影响,说不如教,教不如学。从教学上说,要把培训时间缩短,让人们上手快,练习时有成就感,才能持续坚持。就曲目本身而言,要适应当下的艺术环境、审美习惯,尊重传统也要创新。比如过去没有扩音器,所以锣鼓唢呐很响,现在有了扩音器,就要控制锣鼓唢呐,降低音量。
非遗传承,创作型人才依然不足。在创新方面,纳方园八音队另辟蹊径。
他们尝试在比赛中创作新曲目,如《龙飞凤舞》《摇滚八音》《春耕锣鼓》等,在乐器的组合上,增加了声音更清脆、节奏更明快的古筝,厚重悠扬的大提琴。但大家认为,传统也有不可替代的地方,比如椰胡、喉管定音低,味道更足。“这些曲子,已经流传了逾千年。这说明其本身是美的、有生命力的,我们只要不刻意否定,谁说它不能继续流传下去呢?”黄兹合说。
激活非遗的传承基因(记者手记)
“500余首,流传千年,说明了八音美好的生命力。”采访中,黄兹合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如何激活这种美好的生命力,是海南八音在海口的实践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传承美好,要注重发现,更要鼓励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人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很多表现形式、生产方式与内容,都和当下的习惯、潮流、生产生活环境有不一致之处。这需要我们立足当下,推陈出新,传承美好,根植自信。
传承美好,根植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好,“说不如教,教不如学。”要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深入体会美好的力量,增强传统文化审美素养。这需要物质投入,更需要积极作为。
以海口为例,市区财政投入有限,却能通过组织比赛、免费提供训练场所、乐器等方式,让更多人带着兴趣投入非遗的传承之中;专业志愿者服务的加入,弥补了师资编制等力量的不足,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艺术学习的快乐。坚守本根的同时又与时俱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无论是老一辈的非遗传承人,还是新体验八音乐趣的小朋友,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旁观者更深一分,审美认同、情感归属与文化自信,也会更多一层。
离开灵山镇中心小学时,有人看着热汗滚滚专注排练的孩子,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些孩子们,也会有机会走向远方。
从小的培养,系统的训练,会让他们更加懂得“岸上萧萧离别情,水中切切琵琶行”的美好与牵挂。在漫长的历史中,这样的美好与牵挂,曾照亮过无数人来时的路,谁说不会鼓舞他们面向未来的心。
相关新闻
- 2019-07-15太惊艳!浙昆五代杜丽娘再同框
- 2019-07-12乐山大佛过度修缮 美白磨皮变网红脸? 工作人员:合规保养 “洗脸”而已
- 2019-07-12两岸同胞在四川共祭大禹
- 2019-07-11这张600多年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数次向世界展示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