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平台由陆地转向海上 我国成功完成首次海上航天发射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06-05 17:53:04 | 来源: 央视网 |
央视网消息:今天(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11号固体运载火箭“WEY”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方式。
记者探访:海上如何实现平稳发射?
我国目前已经在陆地上拥有了成熟的火箭发射能力,而此次在海上进行发射,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在波动的大海上,如何实现稳定发射?
央视记者 李厦:要在茫茫的大海上进行航天发射,首先要有一个发射平台。我现在就是在此次长征十一号海上发射的发射平台上。这是由一艘大型半潜式驳船改造而成的,为什么选用这样一艘船,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甲板面积十分巨大,长110米,宽近80米,它的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还要大,在这么大的面积里,就可以装下包括火箭、各种保障车辆以及各种设备。在这里面最显眼的就是长征十一号火箭,它现在正平躺在发射平台上。而在它旁边这个高15.5米的发射塔架也是为这次海上发射量身打造的,在发射之前,长征十一号将在塔架的牵引下完成起竖,同时塔架还将保证整个火箭箭体的稳定。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副总指挥 金鑫:(长征十一号)它之所以使用灵活,就体现在这个方面。它对地面设备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它不像我们液体火箭,它需要很复杂的塔架,包括脐带塔还有加注的功能,(长征十一号)本身火箭不需要加注。发射前我们只要把火箭起竖起来,然后进行地面电缆的连接。
同时,为应对海面的波动,长征十一号还采用了一套特殊的瞄准技术和动态条件下的发射技术。 航
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 李同玉:海上的晃动是可以通过我的算法来解决的,关键是比如说我们在这儿看到一些城市有一些相对目标在地面,我可能很快的能够实现我这个船的定位定向,而在海洋里头需要我们把船上的这些东西,这些个基准要传到我的运载火箭上去。火箭建立起自己的姿态之后,然后它才能完成它飞行过程中间的导航。
李同玉介绍,海上发射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民用船舶资源、港口资源、测控资源,社会资源深度参与,进一步丰富我国航天运输体系。
海上发射:全新环境 全面应对
此次发射不仅创新的将航天技术与海洋工程跨界融合,还对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包括对突发海况的应对,和海上无线通信传输的可靠性等,为我国未来的海上发射奠定基础。
发射平台由陆地转移到茫茫大海上,全新而陌生的环境也为长征十一带来了一系列技术考验。首先需要应对的就是海洋上高盐度、高湿度以及海况变化带来的影响。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 李同玉:鼓包的地方就是我们(包裹卫星)的(火箭)整流罩,所以我们整个在海运的过程中,它是不会对卫星和火箭产生盐雾等等这些污染的。运载火箭的防雨设计都是到位的,那么我们再去采取一些个加强措施,应该说我们现在可以达到一个五级海况的运输。
由于火箭发射对于高可靠性的苛刻要求,以往在陆地发射火箭,都是通过光缆来完成对火箭的控制和监测信号的传输。而在海上发射,只能通过无线传输形式来实现,这也是我国首次采用无线测发控技术实施的发射。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副总指挥 金鑫:其实我们在整个研制过程当中,也做了大量的验证试验。比如说针对无线的一个测发,我们专门拿这个驳船,然后跟我们的外面有个船进行了无线的一个对接。
此次海上发射突破海上发射稳定性、无线通信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全面验证海上发射技术流程,为我国后续的海上发射奠定了基础。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十一号火箭副总指挥 金鑫:通过我们这一次首次的基础试验,后续我们还要经过2到3次的海洋发射的一个应用的发射,进一步的把我们流程模式进一步的固化,让它形成一个很规范的一个发射模式。
相关新闻
- 2018-11-20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十送北斗” 全年成功率100%
- 2018-11-19我国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 2018-10-09“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阿根廷卫星
- 2019-06-04聚焦5G:5G技术与通信、交通、医疗、制造等领域进一步融合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