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上海书写共和国先行者不朽传奇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05-27 16:57:22 | 来源: 人民日报 |
今天,上海解放整整70年——重温历史,有一段记忆,历经烽火洗礼成为永恒;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云烟催人奋进。
1949年5月27日,上海正式宣布解放!这座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完整回到人民怀抱,创造了“城市攻坚战史上的奇迹”!
1949年10月2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 今江西中路215号)上升起五星红旗。上海社科院供图
70年前,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外滩高楼,在沪上资本家中流传着一种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只能得0分。”国际上也不乏类似嘲讽:“共产党无法保留权力,因为中国从未实现工业化,经济无法自立。”
弹指70年,漫步黄浦滨江两岸,晨跑的市民、浩荡的江风,饱经沧桑的万国建筑群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书写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辉煌,也向全球昭示着上海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自信。
这是一座红色之城——党的诞生地铸就的红色文化,奠定“共和国长子”的基因与担当
永安百货总经理郭琳爽发往香港的电报 轩召强 摄
“上海目下情形,尚称安宁,每日照常营业,不若传闻之恐慌……绝不敢轻易言离。”
近日,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展出的“城市记忆 上海传奇——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档案文献展”中,一封发自1949年4月29日的电报引起大江东工作室注意,这是时任上海永安百货公司总经理郭琳爽发往香港的电报。
1949年春,随着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解放上海的枪声也即将打响。是走是留?许多上海工商业人士犹豫不定。
郭琳爽受到公司内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致函香港亲人,表示坚持留在上海。他的行动,坚定了一批徘徊观望的上海工商界人士留下的决心。
5月25日,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一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青年职工,冒着敌军枪林弹雨,自发举着一面崭新的棉布红旗登上公司大楼最高处——绮云阁,插上南京路第一面象征上海解放的鲜艳红旗。
“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档案文献展”,详尽展现了从1949年4月到1950年代初,涉及上海战役、进城之前、喜迎解放、上海市军管会、银元之战五个内容,展现出上海在解放前后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斗争。
解放军不入民房, 露宿在人行道上。上海社科院供图
同期举办的“浴火新生——庆祝上海解放七十周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展”,一份外文报纸《密勒氏评论报》同样引人注目。
“上海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窗口,当时有很多外国报纸。比如《密勒氏评论报》,是美国侨民20世纪初在上海创办的,在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力。该报既有对国民党政府时期金元券改革对上海市民影响的报道,也有解放军进入上海露宿街头不扰民的报道,还有对‘上海新市长’陈毅的专门介绍。这些报道从第三方视角,对上海解放前后的情况作了相对客观的描述。”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教授说。
《密勒氏评论报》关于陈毅市长的报道。上海社科院供图
上海解放,是中共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标志,也意味着一场新的考验与挑战。
“从山沟沟走出”的共产党人,如何稳定和建设这座特大城市?最大的挑战就是经济问题。
“银圆之战”“米棉之战”……一场场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打响,投机分子、国民党特务遭受重创,一连串的铁腕钢拳,显示为了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稳定上海人民的生活而付出的巨大努力。
共产党在上海的这些经验,也演变成了新中国的经济战略和经济政策。
1949年6月7日,上海学生列队出发,宣传反对非法的银元买卖。上海社科院供图
短短两三年,上海政权稳固、民心安稳、社会秩序良好,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接收管理大城市的奇迹。
“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是1949年由陈云最早提出的,由此奠定了上海发展的历史基调——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支援,而上海也为全国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逐渐建设成为全国工业基础最好、配套能力最强、生产能力最优、技术水平最高、产品质量最佳的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成为整个中国经济无可取代的火车头。
上海的一个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传奇篇章。
上海自行车厂见证了中国第一辆标定型自行车的问世;上海手表厂是我国第一家手表厂;1958年,上海成功研制第一代国产轿车——凤凰牌轿车;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在江南造船厂诞生;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被认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1963年9月上海市卫生局编辑的《断手复活》,展现了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手术的来龙去脉……
上海施行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手术相关资料 轩召强 摄
作为“共和国长子”,上海一直是全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据统计,从1953年到1988年,上海累计向国家上缴财政收入4725亿元,为国家出口创汇658亿美元,上海商业部门调往全国各地的工业品达到2881亿元。彼时的上海,以全国1/1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提供了1/10的工业产值、1/6的财政收入。
这是一座开放之城——肩负国家战略重托,从“后卫”转向“前锋”,向全世界昭告中国走向更深程度和更大范围改革开放的决心
正值初夏,漫步外滩,眺望对岸陆家嘴高楼林立、灯火璀璨。29年前,当邓小平从这个角度望向浦东时,那里的夜还是一片黑暗,老人决意打出浦东开发开放的上海“王牌”。
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29年前,这片被滩涂和农田覆盖的“烂泥塘”,掀起开发开放热潮,开启了浦东乃至上海发展新局面,触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波浪潮。
今日的上海,担纲“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而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率先对外开放时,上海以“后卫”的角色,顾全改革大局,为国分忧,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牢牢稳住国有经济重镇、工业中心城市这个“大后方”。
1990年初,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风头正健,而上海则在负重徘徊。他思谋着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浦东开发开放相关历史文件 轩召强 摄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一片近乎荒芜的土地,一个近乎简陋的挂牌仪式,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事件发轫。
“当年我在浦东开发办,条件很艰苦,一栋小楼里,每天下班会定个闹钟,因为最后一班轮渡是10点50分!不然就赶不上回家,只能骑自行车再回办公室盖着大衣睡下。但大家一点怨言都没有,反而是感到遇到了好时机,能够有幸参与到国家战略中来,都有一种自豪感!”提及当年,原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浦东开发“八百壮士”之一、参与了浦东开发开放建设全过程的老党员邵煜栋记忆犹新。
在国家战略激励下,浦东不断调整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历史方位: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到攻坚破冰的“试验田”……浦东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留下深深足迹。
开放倒逼改革,开放也同样能激活创新。
29年,浦东凤凰涅槃,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浦江东岸崛起。以占全市1/5的面积、1/4的人口,贡献了1/3的经济总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如今,新的国家战略、新的发展空间,浦东开始了“二次创业”征程,充分发挥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效应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博会、迪士尼、商用飞机制造等辐射带动效应,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先行者。
上海,对“先行者”“排头兵”的使命,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勇毅。
高楼万丈平地起,只是醒目的表象。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开发开放浦东,更深刻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发扬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精神,在于发挥排头兵、试验田的作用。
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世界从这里读懂中国。
这是一座未来之城——秉持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是上海不懈的追求
70年前,上海走向凤凰涅槃之路;而今,这只“凤凰”更加志存高远。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实现了从工商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的重大转变。而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城市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上海建设“五个中心”的雄心与愿景,视野更宽,眼光更远。
站在新时代,上海的坐标更加清晰。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旨演讲中透露重要信息——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上海新的发展“四大任务”就此奠定。
首届进博会开幕式现场 翁奇羽 摄
习近平还明确了上海的发展定位和肩负的特殊使命,要求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认为,“四个放在”是上海一切工作的基点,也是研究和编制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的立足点。
上海,正对未来发展进行再审视、再谋划。一方面,要切实体现上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坐标和方位,体现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定位和站位;另一方面,要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视野要更宽、眼光要更远,注重从时空两个维度打开思路。
今年伊始,上海2018年GDP增长数据出炉: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6%,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后增长7.1%。
人均2万美元!这个数字,对上海而言意义非凡——这不仅意味着上海进入发达经济体水平,领头羊地位明显,更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上海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有了成效。
上海陆家嘴夜景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这个初夏,致力打造“科技达沃斯”的浦江创新论坛再一次迎来脑力激荡。黄浦江边,全球顶尖创新“大咖”云集“世界的会客厅”,共同描绘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愿景、新未来。
论坛发布的《2019“理想之城”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城市分析报告》显示,上海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之一,并与北京共同组成科技创新轴,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崛起成为与北美创新轴遥相呼应的新高地。
上海,正以自己的节奏大踏步奔向心中的愿景。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可以预见的“小确幸”,也正体现了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城市发展的雄心与市民百姓的获得感交相辉映。
“70岁”的新上海,正不辱使命,以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姿态,奋力书写着城市发展的新传奇。
相关新闻
- 2019-05-27江苏旅港同乡联合会举办妇女会换届暨青委会成立就职典礼
- 2019-05-27北京—拉萨航空线正式试航成功(新中国日历)
- 2019-05-21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开幕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