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9-05-06 15:28:52 | 来源: 求是 |
2019年3月24日,蔚蓝的地中海帆影点点、风光旖旎。在海滨之城尼斯,一部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手中。《论语》这部2000多年前诞生于中国的儒家经典,在其诞生千百年后远渡重洋来到法国,深刻影响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而今又作为中西文明交往的历史见证回归祖国。
时空轮回,换了人间,令人慨叹。这一刻,让人们的思绪不禁回到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的重要演讲。在这一被国际舆论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明宣言”中,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郑重宣示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进步开辟了新路径,为绘就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画卷凝聚了新共识。这一开新篇的重要演讲,指明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和原则,其博大的胸怀,其厚重的大历史观,其卓越的前瞻理念,令人常读常新,需要学而时习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任何一种文明,不论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历史发展相伴而生,与各个国家、民族的进步如影随形,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必由之路。
在《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阐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深刻道理。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影响遍及世界;儒家思想源起中国,受到众多西方思想家的推崇,也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明,天文、历法、医药、人文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农耕业以及养蚕、陶瓷技术等也由此走向世界……丰富多彩的当代世界,正是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塑造而成的。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承继、发展、弘扬中华文明,也始终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人民的文明创造,主张同各种文明交流对话、互学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反复强调文明是多彩、平等和包容的,应该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做到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不要搞自我封闭,更不要搞唯我独尊,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凝结着中华民族在长期文明交往中的思想智慧,反映了我们党、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今中国最优秀的“文明使者”。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话语和表达,用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喻理于事,喻理于情,喻理于史,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讲清楚讲透彻。在布鲁日欧洲学院,他以茶和酒作喻,强调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要携手“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他生动阐明“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他强调世界因为多彩而美丽,要加强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他提出“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他主张“加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让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互信互敬”;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他强调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他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正是基于对文明交流互鉴规律的全面把握,对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文明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和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先后两次提出了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大倡议。如今,在国际社会热烈响应下,这一倡议即将在中国的文明古都北京成为现实,有力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
思想的传播,“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中国故事、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理念也随之越山跨海,走向世界、走进人心,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共识,让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日益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
世界因为多彩而美丽。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应该怎样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多彩、平等、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从阳光有七种颜色这一人们熟知的自然现象说起,纵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深刻道理: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
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各有千秋、各具姿容。正因为如此,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才会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今天,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图谱。
这多彩的文明图谱是怎样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这就道出了文明何以多彩的真谛。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沃土和绿洲,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地区就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相得益彰,使人类世界呈现出万千姿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然而,有的人总是看不惯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千方百计想去改造、同化其他的文明,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这是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交往共处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正像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一样,也不能强迫有着不同文化、历史、国情的国家都倒向同一种文明,走同一条道路,采用同一种制度模式。任何想靠强迫手段来破坏文明多样性、建立单一文明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成功,相反只会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
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为什么说文明是平等的?“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对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对的。同样,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文明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和优点,都有其价值,都值得尊重、值得珍惜。在这篇文章中,从代表古玛雅文明的奇琴伊察,到带有浓郁伊斯兰文明色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的所见所历阐明,“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
人类社会每一种文明都彰显着思想之美、生活之美、创造之美,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意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非要说一种文明比另一种文明优越,并不符合事实,不可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可。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都是历史长河中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积淀,都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为地把文明划分为三六九等,搞唯我独尊、文明歧视那一套,只会制造矛盾与冲突,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最终也会伤及自己,导致自身封闭与孤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傲慢和偏见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一再启示我们,只有抛弃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打破文明隔膜的坚冰,秉承平等谦逊、虚怀若谷的态度对待各种文明,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一种文明才能不断获得发展与进步。
今天,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人类命运与共,只有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思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动不同文明共同发展进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纵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难发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是他反复强调的理念和主张。在这篇文章中,他再次提醒人们: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在人类发生的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宗教的纷争、族群的对立、文化的冲突挥之不去,有时甚至成为战乱绵延不绝的根源。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地区热点问题逐渐增多,恐怖主义活动频繁。西方有人甚至就此提出所谓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文明的冲突将成为全球政治的主宰。
“文明冲突”真的不可避免吗?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人们期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能够为解决这个时代之问提供深刻洞见。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文章中作出了回答,指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于文明的包容互鉴,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呼吁人类社会携起手来,建立文明和谐、和平发展的美好世界。这一主张超越了二元对立、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更具进步意义,深得人心。
不同文明之间有差异,甚至存在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认识、理性对待。所谓“文明冲突”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些人把自己的东西视为“普世价值”,总想着强加于人、改造别人,这样必然会带来对立、对抗甚至灾难。近年来,一些国家冲突不断、民众流离失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强行植入外来制度模式,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水土不服。这些惨痛教训再次说明,在不同文明相处的问题上,在道路选择、制度选择的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是十分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多沟通、多对话、多协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华文明博大包容、兼收并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忠实记录了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的未来提供了彰往察来的深刻启示。
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宏阔的历史视野,回顾了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生动阐释了“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的逻辑,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透过历史的长镜头端详中华文明,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文明交流互鉴、繁荣多彩的美丽画卷。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客商往来印度、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帆影幢幢;隋唐时期,遣隋遣唐使络绎不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元代,马可·波罗一部游记让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明代,郑和扬帆远航、七下西洋,和平交流的文明佳话至今传续……中华文明里凝结着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的基因和密码。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也曾有过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比如,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和独特的佛教理论,并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源自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面对人类社会遇到的各种难题,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文明蕴藏着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启示。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表明,只要中外文明交流畅通,中国就能够对世界作出较大贡献。中国、中华文明如此,其他国家、其他文明同样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日益开放的当今世界,我们应该对人类文明成果保持海纳百川的胸襟,撷百家之精华,融各方之优长,把握时代大势,着眼民族梦想,放眼世界未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焕发古老文明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人员往来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机制更加通畅,文化交流成果更加丰硕。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在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上,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果,但战争和冲突也从未远去,让世人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文明交流人类就会彼此隔阂,没有相互尊重人类就难以和平共处,没有世界和平人类就难以向前发展。
当今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的又一个高峰,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怎样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文明交流互鉴的两个“应该”,指明了解决之道。这就是,“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合则强,孤则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和而不同”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和”是多元统一的整体,包含着“不同”,包含着差异,包含着创新,所以生生不息。
“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这种可以胜过利剑的思想,为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和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贡献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就是倡导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局面,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这一重大理念,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呼应着当今时代的律动,有理有力有效地解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根本问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华文明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人民也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每一步努力,带给世界的都是机遇而不是挑战。古老的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焕发了青春,一个真诚信奉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社会主义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推动建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相关新闻
- 2019-05-01亚洲电影合拍带动电影整体向好
- 2019-05-01亚洲:在文明互鉴中焕发勃勃生机
- 2019-05-01伊朗国家旅游局驻华代表称 召开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意义重大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