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步入新征程后的变与不变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8-09-17 10:49:16 | 来源: 中新社 |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16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人士阐释了新阶段中国改革的“变”与“不变”。
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中国过去40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中国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中国完善产权和要素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也不会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所谓改革,一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二是要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过去40年中国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大原因就在于协同推进产权制度和市场化改革。今后,中国仍将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改革。
按照中共十九大报告的部署,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杨伟民称,下一步中国将完善国企和民企产权制度,废除对民企歧视性的法律、政策和监管。同时,中国将继续深化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改革的大方向不变,但侧重点将因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说此前改革重点在于“打破束缚”,今后或将更关注“深挖潜力”。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以往中国拥有大量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如劳动力供给充分、储蓄额和投资回报率高等,只要把这些有利因素解放出来,就能实现高增长目标。但当前中国人口红利逐渐衰减,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弱化,必须找到新增长源泉。因此,下一步改革要致力于提高潜在增长能力。
蔡昉建议,今后供给侧改革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改善劳动力供给和配置;在教育和培训领域进行大幅度改革,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水平;减轻企业负担和创业成本,对创新型企业给予更多信任和支持等。至于需求侧改革,应构建成熟的细分消费市场,改善收入分配,让消费倾向更强烈的社会阶层进一步扩大消费,以支撑经济增长。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看来,下一阶段中国改革开放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好营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自主创新,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使经济更具活力。
改革的心态可能也要有调整。
用蔡昉的话说,当前中国“最大的政策风险就是刺激经济”,即在潜在增长能力已经下降的情况下,仍对经济抱有高增速预期,每遭遇波动就努力通过投资刺激增长。这不仅会导致金融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风险,也会妨碍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决策层对此已有清醒认识。高层日前明确表示,中国发展到今天,“不能再走过度依赖投资或靠财政抓几个项目那种老路了”,必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这是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办法。(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李晓喻)
相关新闻
- 2018-09-17迄今规模最大夏季达沃斯将临 探寻最为“吸睛”的中国元素
- 2018-08-29中国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本国和世界
- 2018-08-24去新疆 穿越古今丝绸之路
- 2018-08-24李克强: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再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