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带一路”上的绿水青山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8-08-22 10:36:22 | 来源: 新华网 |
如果以“绿色”为主题,可以收获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谱写的很多动人故事。
生长于同一颗星球、呼吸着同一片空气。“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中国正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一道守护绿水青山,为造福人类共有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播撒绿色基因
埃及,开罗。园艺研究所研究员纳希德·沙耶卜有个“小目标”:把中国的节水梯田种植模式“搬到”西奈半岛山区,以这种方式在当地荒漠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埃及85%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而激增的人口将加剧水资源消耗。
参加中国政府主办的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后,沙耶卜萌生了造梯田的设想:“如果埃及学习中国经验采取这一方法,将节省尼罗河三角洲的水资源。”目前,埃及农业部正在研究她提交的西奈半岛梯田方案。
这个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已连续多年在甘肃和宁夏两地举行。同样参加培训后受启发的,还有伊拉克国家荒漠化防治委员会农业副总工程师萨马德·卡米勒·阿里。
“我的梦想是把从中国学习的防治荒漠化经验移植到伊拉克,让沙漠变为绿洲。”阿里告诉新华社记者。
今天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曾经孕育出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两河文明。然而在历史沧桑中,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让曾经辉煌的两河文明逐渐被沙尘掩埋。阿里期盼战后重建中的伊拉克能从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中获益,让人类文明的摇篮不再受风沙侵蚀。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中东则是“重病区”。在中国,几代人的奋斗成功实现库布其、塞罕坝等“人进沙退”,这样的成功范例让“一带一路”的伙伴们倍加重视中国的防沙治沙技术和经验。
阿尔及利亚、约旦、巴勒斯坦、叙利亚、摩洛哥、突尼斯……众多中东北非国家都从中国“绿富同兴”的经验中获益。阿尔及利亚杰勒法省农业厅长艾哈迈德·艾拉哈尔对3年前在宁夏的培训经历记忆犹新:“我们学习了在荒漠地区种植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如饲料作物种植、水利设施建设,还学习了在荒漠地区养殖牲畜等可持续发展经验。”
2017年,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旨在为更多饱受荒漠化困扰的国家提供生态治理与荒漠化防治经验;中国生态环境部牵头的对外援助环境管理研修班被联合国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中非环境合作中心在肯尼亚建立;旨在推进环保交流的“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启动……
中国正经由“一带一路”播撒“点荒成绿”的绿色基因。
共筑清洁梦想
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44岁的龙门吊司机埃卡纳亚克见证了这个港口如何旧貌换新颜:“烧油的黑烟不见了,隆隆噪音没有了,龙门吊的故障率也大为减少。”
传统码头龙门吊作业动力是柴油发电机组,排放废气多、噪音大,埃卡纳亚克那时每天回家都头昏脑胀。后来,中国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和斯里兰卡港务局合作,使港口实现了“绿色升级”。
2017年,码头完成全部40台龙门吊及40个集装箱堆场“油改电”,改造后的龙门吊柴油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直接排放总量减少了95%,综合碳排放削减幅度达45%。这里成为斯里兰卡第一个、也是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绿色码头。
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这一码头低架、直流、安全滑触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采用世界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并进行了创新及热带适应性改造,不仅减少了空气污染和噪音,还降低了运营和维护成本,提高了设备出勤率。
斯里兰卡港务局主席迪萨纳亚克说,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绿色码头项目为斯港口航运业其他企业作出了表率。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焦利斯坦沙漠的烈日下,上百万片光伏板如蓝色海洋般静静铺展。中国在巴哈瓦尔布尔真纳太阳能工业园投资建设的光伏地面电站,用清洁能源解决了巴基斯坦供电的燃眉之急,还改善了局部沙漠气候,光伏板底下是青青绿草,甚至还种上了西瓜。
中国技术正助力巴基斯坦实现其“清洁梦想”。随着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发电项目的建设,困扰巴基斯坦数十年的缺电问题正在改善。巴基斯坦能源部发言人扎法尔·雅布·汗说,巴基斯坦总的电力供应已经改善,全国一半以上地区不再停电。
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目前共有4个清洁能源项目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500兆瓦。其中,3个为风电项目,1个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4个项目每年总发电量超过10亿度,至少能满足45万个巴基斯坦普通家庭日常用电需求。
“清洁能源项目是我们的老朋友中国送来的祝福,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没有污染物排放,”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协调员哈桑·达乌德·布特说。
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与伙伴们共享着“碧水蓝天”的清洁梦想。
收获心灵共鸣
柬埔寨,额勒赛河下游水电站。碧水青山,翠竹茵茵,一座大坝巍然矗立。这个由中国华电公司兴建并运营的柬埔寨最现代化水电站,还是一个废水、废弃物、废气“三废零排放”项目。
电站运行后,华电额勒赛项目公司为保护好环境,及时恢复了施工临时占地的植被,“两手”构建完整的环保管理体系:一手是用先进设备和工艺确保废水、废弃物、废气彻底处理;一手是用制度约束员工行为并加强环保知识宣传,使环境保护成为中柬两国员工的自觉。
南非,开普敦。前不久举行的2018年非洲巡护员颁奖典礼上,南非巡护员威廉姆斯几乎落泪。他说:“当巡护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漫漫长夜要睡在丛林里,早上要起得很早,日复一日地追踪偷猎者,收入也很少……现在知道很多人都在关注我们,让我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威廉姆斯和16个非洲其他国家的49位一线野生动物守护者荣获了非洲巡护员奖,这一奖项是中国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资助的野生动物保护项目之一,也是非洲野生动物保护者们首次获得来自中国的奖励和相关技术支持。
在东非大草原,蒙内铁路的建设者们为长颈鹿设计可以不低头就通过铁路线的“特殊通道”;在斯里兰卡巴勒皮蒂耶海龟保育中心,常年有中国志愿者前来,抚育珍稀的小海龟安全度过回归大海前的“婴儿”期……
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的生态保护合作正向多维度扩展,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深植。
从政府、企业到民间志愿者,多渠道守护“一带一路”的绿水青山正逐渐机制化。中国生态环境部2017年印发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提出,将构建生态环保合作平台,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和智库交流与合作。
共同修复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携手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绿色行动,正在收获越来越多的赞许和共同行动,正在产生飞越山川、跨越海洋的心灵共鸣。(记者葛晨、彭茜;参与记者唐璐、程帅朋、张淼、季伟、阿斯钢、林晓蔚、赵悦、陈斌杰、郑思远、黄灵)
相关新闻
- 2018-08-21全球首条特高压穿越长江综合管廊贯通 创多项第一
- 2018-08-20中国这个治沙项目50年创造18亿美元价值 引外媒点赞
- 2018-08-20中央部署脱贫攻坚作战图 2020年要实现这些民生目标
- 2018-08-17国际锐评:全球投资者和贸易商,欢迎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