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中日友好人士共话两国和平友好新局面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8-08-15 10:54:03 | 来源: 人民网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承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协办的“弘扬条约精神,深化友好合作——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民族饭店召开。
与会嘉宾围绕“《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经验”、“缔约40年来的国际环境与中日关系”和“新形势下如何弘扬条约精神,发展中日关系”三个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中日和平友好约定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中日之间四个重要政治文件之一,明确了中日世代友好的大方向,进一步巩固了中日关系长远发展的政治基础。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重温条约的宗旨和义务,表明中日两国继续遵守条约精神的決心。
复旦大学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分析了中日之间的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内涵及其延长线。他指出,这四个政治文件还具有原则性、原理性、凝练性、涵盖性、长期性、强制性、阶段性的特点。四个政治文件作为一个精神财富和具有原则性的文件,长期有效,其作为中日之间长期的精神财富和指导原则是不可缺少的、亦是很宝贵的。今后,应当继承精神坚持原则;对新的课题有新的设想和想法,进行新的研判和探讨。
日本创价学会副会长寺崎广嗣发表演讲时指出,为更好地发展日中两国关系,一方面需要增加两国的共同利益,以和平共处和人类共同利益来发展日中关系,为东亚地区和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两国的青年之间也应该开展合作,积极加强青年之间的交流。
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和中日“四点原则共识”,是两国积极探讨两国未来的双边关系的定位,目的是避免因历史、领土、海洋权益等因素形成中日在政治和安全层面的摩擦和冲突,降低中日及亚太地区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风险。目前日本对华政策存在一定变数和不确定性。鉴于日本政府仍然主张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姿态,能否通过中日对话与磋商,缓和分歧与矛盾,累积政治互信,仍将是考验日方能否维护中日两国关系和平、稳定与发展的试金石。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室主任、研究员吕耀东在发表题为《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历史承接性》报告时说。
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加茂具树认为,日中友谊凝聚了两国友好人士的心血,两国关系需要大智慧才能处理好。对于日中间的关系改善,双方不能放弃努力,一放弃就会触礁。
“合则两利,斗则俱损”始终坚守和平友好大局。
缔约40年,其价值并未随时光流逝而淡去,相反条约精神历久弥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介绍了中日关系在彼此间往来竞合中不断演变,推动区域发展的过程。他表示,中日两国未来合作的可能性会有所上升。尽管中日两国的合作深化或许还只限于经贸领域,但对于两国关系以及地区发展而言,已经释放了巨大的利好。
“日本在未来如何对待美国因素,中日两国如何携手以减轻美国因素的干扰,仍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黄大慧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室主任吴怀中表示,缔约40年来,中日关系总体上演化的四点主要特征与脉络:一、从40年小周期看,以缔约为无可争议的重要历史节点,战略、政治及安全关系,明显地发展到了有交往、基本友好的状态。二、经贸及人员往来呈现不断增长的可喜状态。三、两种“政经分离”现象,在不同时期困扰着中日关系发展。四、影响中日关系的干预变量逐渐扩增,日显复杂。
吴怀中认为,当前,中日友好人士对两国关系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形势向好,但道路仍需要艰苦地探索、不断的磨合。”
“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是阻力最小、动力最大的”,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庞德良评论称,目前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给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可能。首先,“逆全球化”思潮对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的冲击,给予了中日贸易广阔的合作空间;其次,中日关系“转暖向好”为高层次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第三,中日经济进入新时代,中国目前处于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环境保护、医疗、养老等领域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日本具有优异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双方需要深化合作。他指出,加深合作的过程需要我们两国深入了解对方,“用合作的精神解决合作当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及多赢。
国际关系学院孟晓旭教授做评论发言时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年以来,中日两国在地区合作与竞争方面的表现尤为错综复杂的,两国应该摆脱传统的“零和博弈”的逻辑观念,抓住合作的机遇,夯实合作。“中日两国的双边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历史、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未来的中日关系需要双方有高度的政治自觉。”
“抚今思昔、共创未来”合力开创和平友好新局面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为中日关系再起航增加精神动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姜跃春在《世界变局中的中日关系》报告中指出,中日两国在抵御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维护既有的国际自由贸易、维护国际多边秩序方面“有话可说”。他直言,当前的国际局势面临三个新变局,表现在国际贸易中的攻与守、国际规则中的破与立、以及区域合作当中的进与退。
在谈及中日之间面临的新机遇时姜跃春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日合作的新平台。对此,两国应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与角色观。和平、不武力;互惠、不称霸;相信中日两国的互补性仍然很强,合作前景依然很大。
“中日关系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在中日关系企稳向好的今天,如何发掘民间的潜力,修复、夯实受损严重的民意基础,为两国关系行稳致远创造更充分的有利条件,中日媒体到了一展身手的时候。”《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在报告中列举了若干有助于改善两国舆论环境的选题线索,包括地方交流、救灾报道、人员往来、老凤新雏、流行文化、国情变化和文化交流。他强调,除了选题内容应注意平衡、调整之外,推动中日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一个更加根本性的举措。“两国媒体相向而行,对中日关系企稳向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打铁还须自身硬,期待中日两国媒体在改善选题报道,加强媒体合作方面多做建设性工作。”
着眼下一个40年,中日两国需重新审视彼此,为维护两国自身利益,为促进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繁荣携手努力,开启合作新篇章。
(贾文婷、胡倩)
相关新闻
- 2018-08-13李克强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互致贺电
- 2018-08-14“中日教育交流合作现状及展望研讨会”成功举办
- 2018-08-13新华国际时评:合力开创中日和平友好新局面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