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修文物的故事讲给你听
编辑: 王瑞颖 | 时间: 2018-06-21 10:46:19 | 来源: 人民日报 |
首批预约观众和文物医院志愿者在故宫文物医院门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近日,故宫文物医院首次对外开放,文物医院的首批志愿者也与观众见面。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几十名观众在现场见证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过程。这些志愿者是故宫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后,经过层层筛选和专业培训后才正式上岗的。
报名者中,中青年、女性、本硕学历、在职者居多
“用5分钟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讲解。”“速读一则小故事,进行现场讲解。”这是在故宫博物院招聘首批文物医院志愿者的现场,考官对应聘者出的考题。
《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的热播,也带火了故宫的文物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人想加入博物馆志愿者的队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生申磊以超群的记忆力、丰富的科技知识,获得了面试老师的青睐。
现在想要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宫文物医院志愿者招募自4月份开始,收到了871份有效简历。应募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呈现多样性,其中以中青年、女性、本硕学历、在职者居多。文物医院特别成立了遴选小组,对每一份简历进行认真审读,遴选出75名应聘者进入第一轮面试。通过现场演讲和提问,按照每位志愿者得分选出35人进入第二轮面试。此轮面试既考察应聘者的讲解能力,又考察应变能力,最终录取了25人进入岗前培训环节。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25名入选的志愿者都有着良好的学科素养,依据他们的兴趣和学科背景,根据文物藏品研究修复保护的专业设置,分为三个小组,对应故宫文物医院的三段建筑分区,进行针对性培训。由不同门类的文物专家进行辅导,志愿者依据培训内容进行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特点和优势,部门专业人士对讲解内容把关。之后还要经过现场模拟训练,才能正式上岗。
最终,申磊成为文物医院首批志愿者。在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故宫文物医院首次对外预约开放,申磊也正式上岗。她难掩激动:“在应聘志愿者后,不仅是对知识系统的更新,也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热爱。”
通过丰富的讲解方式,让公众多维度了解历史
与以往的故宫志愿者不同,申磊他们的服务岗位,是位于故宫西侧城墙下、内金水河畔的故宫文物医院。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的文物医院,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按照使用功能分为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文物保护修复辅助业务三大部分,有200余名文物保护专家在此工作,拥有“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希腊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同步辐射与文物保护联合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
作为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故宫文物医院对志愿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单霁翔说,近年来,故宫文物修复保护事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回应广大观众参与故宫文物修复事业的愿望,故宫博物院特意招收了文物医院志愿者,目的即在不影响文物修复师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故宫文物修复工作,并获得满意的参观讲解体验,从而使博物馆文化展示能够更加多元、更加深入地走近观众。
在采用传统工艺保养修复文物的同时,故宫文物医院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使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于文物修复工作,这也给志愿者们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科学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是公众的新兴趣点,故宫文物医院就应用X射线、激光、拉曼、色谱、质谱等一系列业内尖端的方法和设备来进行元素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对文物进行修复。我们用准确无误、浅显易懂又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面对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理等细节。” 申磊说。
通过丰富的讲解方式,让公众更好地走近文物和历史,也成为博物馆志愿活动的新特点。在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副主任果美侠眼中,讲解方式的不断创新,是志愿者和观众沟通技法的成熟、对观众认知的敏锐以及对藏品熟悉度的提高。“我们发现,很多志愿者会把平时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存在手机、平板电脑里,在讲解时辅助现场环境,呈现不易为观众注意到的细节,有效地实现对文物和历史的更直观的阐释。”
志愿者和博物馆,正在形成更为良性的互动
近年来,博物馆志愿者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04年12月,10余年来,累计注册志愿者近3000人次,服务内容涉及讲解、咨询、教育项目和志愿宣讲等,累计提供服务达13万小时,涉及公众总数近60万人次。
果美侠说,近年来,故宫志愿者在招募上更趋于规范,选择志愿者的标准越来越明确,招募和培训的周期也更加固定。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员加入到志愿者中来。
不仅是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全国各地博物馆也涌现了一批志愿者,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志愿者和博物馆,正在形成更为良性的互动。果美侠说,志愿者在服务公众的同时,也激发了博物馆人的职业热情。“志愿者队伍的成长几乎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对博物馆人来说,志愿者们可以影响他们,尤其是有助于初入职场的博物馆人去思考如何培养对职业的热爱。”
“我常说自己是故宫博物院的看门人,其实我也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名讲解员。”单霁翔对于志愿者讲解的艰辛和愉快有着切身感受。单霁翔说,未来,故宫志愿者将参与更多核心工作,“今天的志愿者团队和过去不同,他们有来自大学的教授、有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我们可能在文物修复保养、古建筑修缮、研究、外语接待等方面拓展志愿者参与的领域,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事业。”(人民日报 作者 王珏)
相关新闻
- 2018-06-04从台北故宫到“登陆”执教 台籍教师冀两岸融合发展
- 2018-06-13四件圆明园流散文物汉白玉螭头“回家”
- 2018-06-19“致敬传统 创意生活”故宫知识讲座在悉尼文化中心举行
- 2018-06-04故宫首办吴昌硕艺术大展 文华殿书画馆首次启用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