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皮影遇上欧洲电影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8-04-13 11:22:06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影片截图
当中国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群荷兰的电影从业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荷兰艺术家塞尔·约昂尼及主创团队携动画电影《科洛奇尼》近期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展映,得到了世界专业评审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用光与影讲述故事
《科洛奇尼》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动画电影。这部以中国皮影戏形式进行表演的电影从筹备之初就得到荷兰莱顿大学孔子学院的支持,在2017年的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首次亮相就斩获了电影节的重要大奖——老虎奖,该奖项旨在对年轻的优秀电影人提供支持。
创作者认为,每个现代社会都建立在卫生体系和货币体系上,这是社会文明存在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系统。当其中一个出现问题时,我们的文明就处于危险之中。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段在下水道中的神奇旅程。
在电影技术方面,作者通过使用费纳奇镜、走马盘和万花筒等道具将地下旅程演绎得瑰丽奇幻。抽象的几何图案与具象的皮影人偶交相呼应,在荧屏上不停跳动、旋转和变幻,像一个神奇的万花筒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在这部电影中,创作者还介绍了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文化中的情感寓意。
匠心独运雕琢作品
为了更为纯正地应用中国皮影戏元素,塞尔·约昂尼和中国的皮影戏从业者克服了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进行了多次沟通与合作。此外,这部电影得到了中国动画师耿雪等人的帮助,作曲家李代国为电影创作配乐。在电影制作期间,主创团队还在荷兰多地艺术馆进行皮影戏的表演与展览,并出版了介绍中国皮影戏的书籍,促进了皮影戏在荷兰的传播。
主创荷兰艺术家塞尔·约昂尼正是出于对中国皮影戏的热爱,别具匠心地将其和现代电影技术相结合。他曾在2012年到中国采风,与工匠、民间音乐家等密切合作,制作新的木偶和道具。
孔院力推文化交流
这部影片与孔子学院的缘分由来已久。影片筹备之初就引起了莱顿大学孔子学院的关注。莱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欣人表示,把皮影戏这种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融入到世界当代艺术中去,对电影表现方式做出新的探索,是莱顿大学孔院在文化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创新和尝试。
“这样的合作还是首次。以往孔院在文化交流上,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介绍为主,不太注重传统文化形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创新和时代感。而我们这次和荷兰艺术家合作皮影戏的电影,在国际艺术领域是比较新颖的,更容易产生一些艺术共鸣。”李欣人说。
孔子学院作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和纽带,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并产生了积极的文化传播效果。这次合作不但让世界观众领略了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增进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情感,而且通过使其与当代艺术完美融合,使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焕发出生机和独有的魅力。
李欣人表示,今后莱顿大学孔子学院将继续积极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与荷兰艺术家合作,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新途径。(何兰)(中国汉办供稿)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