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什么样的城市最幸福
编辑: 白宇坤 | 时间: 2018-01-10 10:02:03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3980元,与1978年相比实际增长21.4倍,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标准,我国已经跨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门槛,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新时代。
改革开放四十年缔造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至2016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城镇常住人口接近8亿人。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变化,而是标志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投资结构、精神文化追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新时代下,城市化继工业化之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新主题。那么采取什么样的价值体系评价城市发展,什么样的城市最具有吸引力?显而易见,以单一GDP作为评价标准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幸福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或许能够成为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激发城市活力的有效路径。
衡量一个城市的幸福程度,不是将城市中每个居民的主观幸福程度进行简单加总,而是需要从宏观角度考量与提升人民幸福感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因此,紧扣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城市信用和自我感受五个角度出发构建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增长与人民的生活水平直接相关。从收入情况来看,2016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122749、120503、89096和89757元,石家庄、郑州、西宁和呼和浩特则分别为61189、61149、61069和56213元,高低工资差距超过1倍。从增长速度来看,重庆、贵阳、杭州、长沙、合肥GDP增速均超过9%,沈阳、大连GDP增速分别为-5.8%和6.5%。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差距促使人口在区域间转移,据估算东北地区每年人口流失数量达到20万人。由此可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对提升居民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说经济增长关注的是物质的增长效率,那么公共服务则更为关注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情况。基本公共服务指的是保障居民基本生存、基本能力和基本健康的基本社会条件。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对“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短板。国内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情况出台了配套措施,例如成都提出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行食品药品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增加养老服务床位数至13.5万张、2020年基本完成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等。
城市发展的潜力和内生动力在于创造创新,创造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2017年以来,二三线城市开启了“抢人大战”。武汉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降低落户门槛,提供人才公寓,给予创业补贴和扶持经费;西安提出“5531”人才引进计划,未来5年计划筹集人才安居房22万套,依据人才层级发放购房和租赁补贴;长沙对于专科以上学历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不限购;南京发布《人才安居办法》,出台住房新政,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等。抢人的本质就是抢城市的创造创新能力,就是抢城市的未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已经在人民群众中达成共识,以人才为中心,全面推进城市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有助于打造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城市具有良好的政务信用、商务信用和社会信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沟通成本,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2017年7月,国家信息中心首次发布《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在36个省会以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占据前五位;苏州、烟台、温州位列地市前三名;荣成、义乌、温岭位列县级市前三名。总体来看,我国的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水平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波士顿咨询公司数据显示,中国的信用体系覆盖度约为35%,与美国92%的覆盖度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于信用重视程度的提升,相信不久之后国内城市信用水平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建设幸福城市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最终也要回归群众对于城市幸福的主体感知。根据2017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大调查评比结果,成都、杭州、宁波、南京、西安、长春、长沙、台州、铜川、徐州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前十位。
通过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城市信用和自我感受五个角度,我们可以对一个城市的幸福程度有所判断。长期来看,幸福城市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不断优化的过程,在着力提升上述五个方面的基础上,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幸福产业”的转型升级之上。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众消费逐步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和养老等幸福产业将在本轮消费结构升级中释放出巨大潜力。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幸福产业的发展顺应世界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张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盘古智库幸福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张卓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盘古智库研究员)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