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等新经济形式是新时期的重要就业渠道
编辑: 白宇坤 | 时间: 2017-12-27 09:55:00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这一提法点明了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领域的突出问题,也强调了当前阶段就业工作的重点。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性别歧视、身份歧视等问题的过程中,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高技术企业、平台赋能型商业生态等新经济形式将发挥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主要有三个:
第一,我国经济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第二产业逐渐失去吸纳就业的优势,大批就业人员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转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整体就业环境的改善,我国劳动力人工成本不断上升,2002至2015年全国年均工资增长13%,“中国制造”已不再具有低人工成本的比较优势。在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2010至2015年中国外商投资净流入的年均增长为-0.1%,与菲律宾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年均增长近40%形成鲜明对比,同一时期国内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连年上升,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迅速下降。相比之下,201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100美元,家庭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对服务的大量需求,而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兴起利用技术优势助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万亿元,最近五年创造的就业岗位年均增长4.5%。
第二,近年来我国致力于进行行业结构调整,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从长期来看这一调整具有经济效益,但它同时带来了大规模的就业再匹配问题。近年来,我国煤炭、钢铁、水泥、玻璃、多晶硅等产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政府致力于去产能、调结构。以钢铁行业为例,2016至2021年我国压减1亿至1.5亿吨粗钢产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劳动力裁减。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6至2017年政府削减煤炭和钢铁产能共涉及28个省份1905家企业,180万岗位被分流。中国欧盟商会的报告估计,产能过剩的五大行业中将有300万工人面临下岗。此外,人员分流的波及程度存在地区间差异,在东北等重工业比例较高的地区这一问题将尤为突出。进行恰当的转移安置、借助阿里巴巴等经济新业态缓和就业调整带来的社会影响,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行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收益。
第三,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传统行业难以为新增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且在未来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潜在挑战。在年龄结构上,我国人口正面临迅速的老龄化。从2002到2027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翻番,大批年长劳动者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集中退休;在技能结构上,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从1999年的85万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738万,如果进一步考虑适龄学生的数量变化,新增劳动力的素质整体上迅速改善。传统产业对这些高技能劳动力的吸纳效果非常有限。更进一步,有研究表明未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大规模改变传统就业结构,80万个低技能的工作岗位在这一过程中被淘汰。以无人驾驶车为例,美国的研究认为无人驾驶车将在2020年实现量产,2025年前后开始对专业驾驶人员的就业形成显著冲击。如何通过阿里巴巴等新技术企业帮助劳动力适应未来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是全球瞩目的重要话题。
在解决中国结构性就业矛盾的过程中,阿里巴巴等互联网高技术企业、平台赋能型商业生态等新经济形式,以鲜明的市场化特征和充分的灵活性和公平性,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发力平台。
首先,新经济创造的就业由于其形式更加灵活、进入门槛低、鼓励创业,能够有效吸纳转移分流的劳动者、显著缓解就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新经济具有非常高的市场活性,它一方面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小微企业、促进创业、拓展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服务型企业、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完善和提升、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就业基本盘。研究表明,阿里巴巴一家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创造的就业岗位就高达3300万。更重要的是,新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包括淘宝店主、客服、物流、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8小时工作制和聘用制,不依赖固定单位,以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为主,这对于克服转型期的暂时性失业、实现个人收入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就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女性、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等脆弱群体遭受的影响更大,新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能够显著纠正这种偏差性影响。历史数据表明,在就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女性、缺乏经验的新人、接近退休年龄的年长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面临身体残疾等问题的脆弱群体、甚至无身份保障的农村和外来劳动者往往被最先且更集中地裁员。新经济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进入门槛低且工作时间灵活,已经成为女性、青年人就业的重要平台,也为残疾人就业提供重要机会。阿里巴巴2016年公布的数字显示,在网店就业人群中女性店主的占比为49.4%,八成物流从业人员来自农村,残疾人网店达16万家,农村淘宝覆盖全国29个省的700个县,有效帮助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一个公平包容的就业环境有助于在就业转型过程中保护社会脆弱群体。
最后,新经济提供的就业岗位具有鲜明的中高技能导向和青年导向特征,能够重点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让全社会对当前和未来就业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大幅提高。青年失业问题一直是就业领域的顽症。国际劳动组织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青年失业率高达13.1%;调查数据显示,中国22到24岁之间的青年失业率高达8.8%。新经济的发展是青年就业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全国大学生创办的网店占总体网店的六成,网店就业人群中75%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新经济对青年和高技能劳动力进行重点吸纳,事实上提高了中高年龄组、低技能劳动力在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降低了社会的综合转型成本。此外,新经济给我国应对未来技术发展带来的就业调整提供了契机。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目前55%到77%的就业会在未来因技能含量低而被取代;而麦肯锡的测算则证明,2035年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中国数字经济的总就业容量达4.15亿。发展并依赖新经济逐渐调整就业结构、应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应成为我国就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需要公共政策的完善,更需要发挥市场力量的积极作用。不论是经济结构转型、行业产能的调整、还是人工智能发展,都以做大蛋糕、促进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和鼓励新经济对于创造新型就业、增强市场流动性的作用。阿里巴巴等新经济形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具有显著的国际竞争力,也成为良好的中国声音,帮助中国树立积极的国际形象。新经济的就业促进效应为国际社会促进公平就业、改善要素资源配置、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树立示范效应。公共政策应通过劳动合同和社保制度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有效统筹、技能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对这一新动能进行有效的配合,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副主任 宋锦)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