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成长率调高,台湾却高兴不起来?
编辑: 霍建阳 | 时间: 2017-12-18 16:31:31 | 来源: 华夏经纬网 |
台湾经济回温,全年经济成长上修到2.58%,是三年来最高
台行政机构“主计总处”日前调高了今年的经济成长率预测值,从原来的2.11%调升到2.58%,一次提高了0.47个百分点,修正值也达到3年来新高,令各方眼睛一亮。
调高的主因是今年全球经济稳步向上,台湾出口跟着畅旺,出口连续13个月正成长,推升整体经济表现。和这项发展对应的是10月份经济调整后的失业率降到3.69%,是17年来的同月新低,同样令人惊艳。
不过,经济成长预测值调高并非台湾独有的现象。10月上旬,国际货币基金(IMF)调高了全球今年经济成长预测,由原来3.5%调高到3.6%,台湾的预测值却仅有2.0%,显著低于全球平均值。若观察周边地区的成长预测:新加坡2.5%、韩国3.0%、香港3.5%,IMF对台湾的预测2.0%其实是敬陪末座。因此,在台“主计总处”调高经济成长预测时,我们其实应该抱持着相当“严肃”的心情才是。
但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比较,那么严肃的心情可能会转为“悲凉”。在全球金融海啸之前的10年(1999~2008年),台湾平均经济成长率是4.6%,接近富裕经济体(Advanced Economies)平均值(2.5%)的2倍,但IMF今年对富裕经济体的成长预测为2.2%,竟然已经高于对台湾的预测。好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预测都令人惊艳,如加拿大3.0%、荷兰3.1%、爱尔兰4.1%,连过去难和台湾相提并论的美国,今年也有高于台湾的2.2%。
显然,在金融海啸之后,台湾的经济表现已由过去远胜先进国家和地区转变为落后,而“朝野”似乎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动态变化懵懂无知,甚至为调高成长预测而沾沾自喜,台当局和民间都沉溺在这种“小确幸”中,令人打从心底发毛。
当然,台湾近年来经济成长减缓的主因:
一是金融海啸之后,全球新保护主义兴起,贸易成长迟滞而让台湾成长失却动能。二是台湾内需成长减缓,过去动辄5%的消费增长已经成为过去,而这应是出口减缓下民间消费的自然反应。三是投资占总生产的比例不振,近年平均减少了5%左右。除了土地和劳工成本偏高,也应是在大陆和东南亚“夹杀”之下,看不到台湾经济前景,加上台湾迟迟未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转而向境外投资所致。
但无论如何,台湾不仅未能维持金融海啸前相对较高的成长,连维持2%的低度成长都深感吃力,甚至为能够“保二”而雀跃不已,难道不令人感到悲凉吗?
诚然,经济成长不是一个经济体追求的唯一目标,因为许多精神生活的满足无法用所得获得,且经济成长也常带来生活扭曲的副效果。然而,台湾仍属全球“新富”成员,许多非物质目标还是要靠资源投入才能获得满足,没有条件和其他老牌“富裕俱乐部”成员一般,讲究幸福快乐而不计较成长,因此经济成长率高低仍该予以高度重视才是。
无论如何,在相对满意的成长表现下,还是存在着几个隐忧:
一是出口型态未能改变,产品集中在高科技半导体、电子零件和机械等,地区则集中于大陆、东盟和美、日;二是和台湾具有贸易竞争的各国家和地区纷纷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享有免关税和贸易便捷化;三是岛内正进行年金改革,已对消费产生抑制的影响,未来条例正式生效后将会更加显著。
为了扭转上述风险,台当局施政有几个需要改变的方向:
一是要强化产业发展多元化,这需要调整投注资源到传统产业和服务业;二是要施加更大的贸易推广力道到“新南向”以外的欧洲、拉美和非洲等地,特别是成长快速的新兴市场;三是要处理好两岸关系,让台湾得以尽速和重要的贸易伙伴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特别是16个成员占台湾出口过半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
这每一项都不容易,但若无法有效突破,则台湾经济大概也只能用“前途无亮”来形容了。(本文原载于台湾《中国时报》)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