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琼老台商的新愿望:冀更多台湾青年来“闯海”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10-20 10:30:17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你是什么时候上岛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句在海南创业台商间的简单问候,成了遍布大陆的“上岛咖啡”连锁店的命名由来。
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愈来愈多台商来到大陆创业经商。与台湾气候相似、人文相近的海南,成为不少台商的喜爱之地。早期到海南的台商多创办酒店、餐饮店或从事农业种植。
图为海南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江裕昌。郭江晓 摄
海南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江裕昌是1991年“上岛”的,从投资小生意做起,1997年他创办的首家“上岛咖啡”在海口正式开业。
“当时海南人喝咖啡大多是在老爸茶店里,上岛咖啡如此上档次的装修,可以说是大陆首家。”在两岸间往返多年,江裕昌对两岸交流的深入、通关的便捷感触颇深:“过去出入境要填写繁冗的表格,后来这些表格越来越精简,台胞证也从纸本向芯片卡发展,对我们来说非常地方便。”
江裕昌认为,如今海南发展“软件”很好,环岛高铁、高速公路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全面,汇聚众多高星级酒店,对台湾青年来说势必有很大吸引力。“目前琼台两岛在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十分频繁,但还需要更多青年人之间的交流。”
已成立25年的海南台资企业协会,在今年2月成立了青年委员会,冀望鼓励更多台湾青年、台商二代到海南来创业就业,帮助他们在海南落地生根。
图为泰龙城小吃街。洪坚鹏 摄
熙熙攘攘的海口泰龙城小吃街,成为台湾青年集聚创业的一个缩影:百余米的长廊,汇聚了150多家大大小小的店面,其中台湾小吃就有10多家,形成了小吃街的一道独特风景。
作为老一代“闯海”台商,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来海南创业就业是泰龙城的创办人许清朝的愿望。
1987年,已在泰国开设工厂的许清朝来到海口,希望将此地作为往返泰国和台湾的中转站。1989年,许清朝在海口购置了一块土地,1992年兴建起大型购物中心泰龙城。
“之所以把它叫作泰龙城,是因为我有在泰国创业,而且我们中国人都自称‘龙的传人’嘛。”许清朝说,他的妻子吴锦琼2002年来到海南。当时,泰龙城的商户们吃饭是个问题。吴锦琼便自己下厨,利用泰龙城的一间铺面做快餐,主打海南著名的“文昌鸡”,并取名“五星鸡饭店”,这成为泰龙城发展小吃街的契机。
图为海南省台办副主任王克禧(中)与台商许清朝(右)、江裕昌。
从2009年开始,许清朝在台湾四处“招揽”青年人来海口创业。2016年,在小吃街创业的台湾青年有20多人。今年5月,泰龙城获海南省台办授牌成为海南首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
“更多台湾青年人来到大陆,对这边有更多了解,减少文化冲突和打破隔阂。”许清朝说,“但毕竟是背井离乡,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争取明年在泰龙城创业的台湾青年接近50个。”
今年61岁的廖基全1988年从台湾来到大陆,1990年在广州、杭州、北京等地从事进口汽车配件贸易,2009年来到海口,转行在泰龙城开了一家鲜榨果汁店,成为此地坚持最久的创业者。曾在新加坡求学的儿子廖信瀚也在他的号召下,到海口经商。
廖基全称,选择到大陆经商是“因为两岸同文同宗,语言相通,也不容易受骗。到海南来,也是因为这里人不排外,人也友善”。
来自高雄的唐瑞祥今年9月底刚与泰龙城签约,与友人合资租赁一间铺面经营台湾特色小吃——香肠和蚵仔煎,到海南创业不仅因为他刚娶了一位海南黎族姑娘为妻,“海南做台湾小吃的很少,所以是个很好的商机”。
对于台商如何在海南持续发展,江裕昌有更长远的想法,“我们希望向政府申请一片土地设立园区,吸引台商们聚集,实实在在地落地一个好项目。也让新一代台湾青年到海南后,看到发展的希望。”
目前,江裕昌正在推动“上岛美丽乡村台湾文化城”项目在海口落地,打造投资达37亿元人民币的“田园综合体”,在谋划“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完)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