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沂蒙山到富士山的旅日中国画家王传峰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7-09-15 15:45:54 | 来源: 新华网 |
从东京乘坐新干线约1个小时,就来到了富士山南麓的静冈县富士市,旅日中国画家王传峰的家就在这座抬头可见皑皑富士的小城,自从25年前来到日本,王传峰就未曾离开过这里。
王传峰在自己家门前。新华网记者华义摄
衣着并不怎么讲究,有些憨态可掬的王传峰乍看起来不像一个艺术家,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也常常以沂蒙山的农家子弟自居,但他的艺术成就却令人肃然起敬——作品两次登上日本邮票,多次在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展出,也曾被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十来年前,王传峰在富士市购入了这栋远离闹市的三层小楼,一楼辟为作品陈列室,二楼是客厅和茶室等,三楼有一个画室,还有三个女儿的房间。他的生活非常简单,除了画画,主要就是收藏和品茶。王传峰说,自己属于比较勤奋的人,几乎每天坚持作画,喜欢上午睡觉夜间作画,自家的画室不够用,还在外面租了仓库。
王传峰展示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创作的纪念邮票原版作品。新华网记者华义摄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传峰求学于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专攻花鸟水墨画。1992年来日本求学的他,已经在国内画坛崭露头角,然而他不满足于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希望取得绘画艺术上的融合创新。日本画坛大师东山魁夷、平山郁夫等人的作品吸引了他,让他将目光投向了东瀛。在日本王传峰找到了自己的绘画方向,画鱼成为了他的独特画风。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充满了色彩变幻和鱼水灵光,他画的鱼和他本人一样,有一种呆萌和可爱。
2002年,王传峰的作品与画家邓林的作品一起入选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纪念邮票。2004年,王传峰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东京国立博物馆建馆100多年以来第一次为在世的艺术家举办画展。2008年,王传峰又与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联袂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创作纪念邮票。2010年其作品还作为中日友好协会礼品被赠送给了日本天皇明仁。
王传峰的竹筐插花艺术照片。(王传峰提供)
在绘画创作之外,收藏是王传峰的主要业余爱好。2011年“3·11”大地震及余震让他多年收藏的陶瓷器毁于一旦,而地震中完好无损的古老竹筐让他看到了这种艺术品的生命力和魅力,他开始专心收藏上百年的老竹筐,还和好朋友建筑大师隈研吾以及著名摄影家筱山纪信合作进行了跨界创作,以他收藏的200个老竹筐插花为主体,在隈研吾设计的建筑空间由筱山纪信拍摄,出版了作品集《馀香 插花艺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为此书作序。
王传峰和女儿们在一起。新华网记者华义摄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王传峰也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25年前他来日本留学时和中国妻子结识,后来他们陆续有了3个女儿,如今大女儿在上海留学,二女儿在大阪读大学,只有小女儿还在家读高中。
原来三个女儿都不会说中文,现在回国留学的大女儿中文已经说的不错。王传峰和妻子都说不会强迫孩子学什么,或者给她们设定什么人生目标。她们都会画画但并不期待她们成为画家。
来日本25年,王传峰一直活跃于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线,很多重要的中日交流活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和众多日本艺术家交好,原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生前就与王传峰亦师亦友。王传峰也和国内众多顶尖艺术家合作,比如,2004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现代中国著名画家100人与王传峰合作绘画展”。他还和众多书法名家合作,进行书法和绘画的跨界合作。因为在中日交流方面的突出成就,2011年他还被中日友好协会授予“中日友好使者”称号。
如果说故乡的沂蒙山孕育了他真挚厚重的品格,杭州的钟灵毓秀汲予他艺术的养分,那风光明媚的富士山便让他的才华开了花。王传峰说日本绘画给了他很多灵感,他不断尝试在自己传统创作的基础上加入日本绘画艺术的特长,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他说50岁是一个画家生命力的旺盛期,他还在不断地思索新的创作形式,不断自我创新与突破。(新华网东京电 记者 华义)
王传峰为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创作的纪念邮票。新华网记者华义摄
王传峰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创作的纪念邮票。新华网记者华义摄
王传峰与他人合作的艺术品。新华网记者华义摄
王传峰在自己的茶室品茶。新华网记者华义摄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