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人才喜获专属职称 北京首设数字编辑高级职称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7-03-20 10:58:23 | 来源: 人民日报 |
资料图
日前,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举办北京市数字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会,65人获颁2016年度数字编辑专业高级职称证书。这是北京首批具有高级职称的数字编辑,北京也成为全国首个为数字编辑设立专业职称的地区。
海外留学经历人员占比较高
拿到数字编辑高级职称证书,北京维旺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颖开心地回忆,上一次评职称还是1992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当老师的时候,虽然一直做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但苦于没有相应的职称序列,晋升停滞不前。
时隔20多年,韩颖再次参加评审获得了数字编辑的高级职称,他觉得这比公司上市更兴奋,“因为这意味着这么多年之后,我们得到了政府在专业能力上的认可。”
据了解,北京首次数字编辑专业高级技术资格申请人数为76人,经过答辩评议和专家评审,最终26人通过高级编辑专业资格评审,39人通过主任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获颁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别来自央企、市属国企、民企等各种类型企业,包括光明网总编辑杨谷、新浪新闻总编辑周晓鹏、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秋等,均被纳入市新闻出版广电行业领军人才遴选与培养计划。其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为40岁,呈现年轻化趋势。
学历层次高,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比例高也是这批数字编辑的突出特点。65人中的34人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约占10%,远远超过传统新闻和出版专业的平均水平。此外,业绩材料丰厚程度及首次高级评审通过人数都超过其他行业。
数字编辑队伍规模已达十万
数字编辑,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数字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音频等作品进行选题策划、稿件资料组织、编辑加工整理、校对审核把关、运营维护发布的工作。随着当前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蓬勃发展,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北京市数字编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规模已达数十万。
一方面数字出版行业规范模糊,常常出现稿件署名丢失、编辑过程混乱、内容鱼龙混杂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编辑自身而言,没有相应的职称晋升渠道,行业发展和学术交流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难题。专门的职称评定规则出台前,数字编辑只能参加传统的出版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而这与其工作内容的契合度其实并不高。
对此,2015年底,《北京市新闻系列(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发布,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数字编辑专业领域职称评价工作。2016年5月,共有2416人参加了北京首次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初级和中级考试,近400人通过考试取得了中级、初级职称。
获得中级、初级职称的人员涉及数字新闻编辑、数字出版编辑、数字视听编辑等不同领域。高级职称的评定则需要自主申报,并经过答辩评议和专家评审获得。
填补新兴产业人才评价空白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副司长方华在经验交流会上表示,开展数字编辑专业职称评价工作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在全国开创了先河,他希望可以通过经验总结,在职称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争取新成绩。
“正其名、定其份、安其心、明其责”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胡东对数字编辑高级职称规则出台的概括。他说:“北京作为全国数字传播产业的高地,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编辑专业评价工作,填补了国内对新兴产业人才评价的空白,打破了‘体制内与体制外’机制的束缚。”
光明网总编辑杨谷认为,“给小编评职称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创举”。首先,专业职称是国家主管部门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其次,人才是网络媒体发展壮大的关键,专业职称评定有利于稳定网站人才队伍,是对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工作的雪中送炭。
据悉,2017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将结合《北京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完善数字编辑专业评价标准。在2017年的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中,将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