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泛滥“病毒性传播”令美欧各国“躺枪”
编辑: 母曼晔 | 时间: 2017-02-09 11:12:39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虽然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落下帷幕,但竞选期间有关特朗普和希拉里的假新闻议题持续发酵。美国主流媒体继续热炒这个议题,讨论如何杜绝假新闻在社交媒体的泛滥。美国三大网络科技公司(脸书、推特和谷歌)迫于舆论压力,已经采取措施遏制假新闻的传播。在大西洋彼岸,假新闻同样泛滥,欧洲各国也纷纷“躺枪”。
假新闻的“病毒性传播”
2016年最令人不可思议的重磅新闻当属特朗普“逆袭”成功,赢得美国总统选举。特朗普的意外当选,让美国主流媒体备受打击,它们纷纷指责以脸书为首的社交媒体制造和传播假新闻,影响了选情,助特朗普当选总统。
希拉里的“健康门”事件,就充分凸显了假新闻的威力。希拉里在去年9月11日的纪念活动上身体不适,中途退场,乘车离开时几近摔倒。这一跌“摔”出了无数网络谣言和假新闻。各种捕风捉影和故意散发的谣言,争先恐后出现在社交网络和媒体报道中。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刻意制造的假新闻流入了9万个脸书账户,阅读量超过800万次。相比之下,美国著名新闻网站《野兽日报》(Daily Beast) 一篇辟谣的文章只进入了1700个脸书账户,在线阅读仅30000余次。昔日“铁娘子”希拉里的健康形象严重受损,支持率连续几天下跌。特朗普和他的竞选团队抓住机会起哄,乘机捞回一些支持率。
分析指出,在总统竞选最后3个月内,大量爆发的假新闻已经明显朝着有利于特朗普选情的趋势发展。综观这次选举20个最引人注目的虚假新闻中,有17个是宣传特朗普或是抹黑希拉里。这20个假新闻来自恶作剧网站和铁杆右翼党派博客,在脸书上产生了总共大概870万次用户互动,诸如点赞、评论和转发等。与此同时,来自美国19个主流新闻网站(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NBC新闻网、CNN新闻网等)中最受关注的20个选举新闻,在脸书上产生了总共大约730万次的用户互动。从这个比较来看,这一次虚假新闻的影响力完全不亚于传统主流新闻媒体,美国传统主流新闻媒体设定公众议题和引导公众舆论的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是为何美国主流媒体公司集体谴责泛滥的假新闻,并且不断制造舆论压力,迫使三大网络科技公司(脸书、推特和谷歌)最终采取措施,遏制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
假新闻损害政府权威和政治人物形象
在欧洲,煽动者试图利用假新闻损害政府权威和领导人形象。2016年1月在德国爆发的“丽莎故事”(Lisa F. Story)就给总理默克尔来了一个“下马威”。
德国媒体报道说,一位名叫丽莎的13岁俄罗斯裔德籍姑娘,被一群带有中东和北非长相的男性绑架并轮奸。俄罗斯官方电视台迅速跟进报道,社交媒体也广泛流传“丽莎故事”。尽管德国警方迅速介入这个案件并澄清丽莎没有被绑架和强奸,但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却指责德国警方为了政治正确故意掩盖真相。这些未经证实的报道,煽动了德国俄罗斯社群的愤怒情绪,在德国右翼势力和反移民组织支持下,这些俄罗斯社群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活动。
分析人士指出,丽莎故事的煽动者将矛头对准默克尔,故意煽动德国国内的反移民情绪,制造社会对立,破坏默克尔的政治形象和领导基础,试图阻止默克尔的第四次连任。
瑞典也是假新闻泛滥的受害者。当瑞典政府表态要加入北约时,社交网络上突然爆发许多来路不明的假新闻:《北约会偷偷地在瑞典土地里埋下核武器》《北约从瑞典出发攻打俄罗斯不需要瑞典政府批准》和《北约士兵会性侵瑞典妇女而不担心受罚》等。这些假新闻越传越广,而且瑞典主流媒体未经甄别就加以报道,最终让瑞典政府陷入被动。尽管瑞典政府最终澄清这些都是谣言,但瑞典民众却信以为真。国防部长胡尔特奎斯(Peter Hultqvist)到全国各地宣传瑞典政府支持加入北约的立场,当地民众却不断拿这些假新闻质问他。民众把假新闻当作真新闻,导致政府权威受损,官方表态难以服众。
马其顿小镇成“造假”大本营
美国主流媒体和研究机构通过对竞选期间产生重大影响的假新闻进行深入调查后意外发现,马其顿的韦莱斯小镇竟然是其中一个造假大本营。
在美国总统大选过程中,韦莱斯出现一批以年轻人为主力的家庭作坊,专门生产支持特朗普或抹黑希拉里的假新闻。这些青年制作了100多个美国政治新闻网站。在竞选最后3个月内,这批网站制造、复制和传播具有广泛影响的假新闻。他们一般从美国右翼极端主义网站上复制假新闻,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贴到他们运营的网站上,再通过脸书广泛传播。这些青年制造的两个特大假新闻是《希拉里乐于见到像特朗普这样的人掌管白宫:他们非常诚实且不能被收买》和《希拉里即将被起诉》。前者在脸书上产生了大约48.1万次互动,后者则有近14.9万次互动。他们同时复制和传播一个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假新闻,即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公开表态支持特朗普。特朗普竞选搭档迈克·彭斯(Mike Pence)说“米歇尔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粗俗的第一夫人”,也是他们杜撰的。这三个假新闻和最后一个无中生有的引用,总共产生了超过100万次的互动。多个欧美主流媒体调查证实,这些马其顿青年通过脸书、谷歌和推特平台吸引大量读者关注他们发布的假新闻,增加广告曝光率和点击率,从中牟利。这场假新闻淘金热给韦莱斯带来了就业和经济发展,这里的人均月收入只有350欧元,不少人却依靠制造和传播假新闻率先过上了“小康生活”。
布达佩斯中央欧洲大学媒体、数据和社会中心主任爪戈米尔(Marius Dragomir)相信,马其顿韦莱斯小镇的“造假”模式能够成功复制。因为其他地区的经验表明,假新闻的确可以货币化。2017年,德国、法国和荷兰即将举行选举,英国和意大利也有可能举行大选,这或许将再次焕发假新闻制造业的活力。
后真相时代到来?
《时尚先生》(Esquire)政治栏目博主皮尔斯(Charles P. Pierce)认为,假新闻对政治影响颇大,令信息与谣言、事实与狂想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当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社交媒体获取和转发信息时,真假越来越难辨。美国皮尤公司最新调查显示,88%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假新闻给他们带来困扰。25%的受访者甚至承认他们分享过假信息。在欧洲大陆,许多民众同样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应该或能够相信什么。
也许,正如皮尔斯所言:“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相信,就是事实。”今年牛津字典所选的年度词汇或许恰好是我们所处年代的写照——“后真相”(post-truth)——意指“在塑造社会舆论上,相对于情绪或个人信念而言,客观事实已较为不重要”。
当然,没有人愿意活在真假难分的后真相时代,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明辨是非与真假。其中最重要,要敢于正视自己的“证实性偏见”。正是这种证实性偏见,让人选择性地回忆、收集有利信息,忽略不利或矛盾的信息,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片面诠释。情感不能代替逻辑,审问慎思,多动脑,少动心,或许是后真相时代的生存法则。(许少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