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江碧波77岁笔耕不辍:期待一场文化的"春雷"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3-09 15:22:57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你看窗外的新叶,一夜春雨促使它发芽。我期待着一场文化的‘春雷’,让中国传统文化被更多人了解。”8日,山城重庆被笼罩在烟雨之中,望着窗外连绵青山,77岁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创作中心主任江碧波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当日是国际妇女节。节日前夕,江碧波被评为重庆市迄今为止年龄最大的三八红旗手标兵。
江碧波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系,父亲为抗战时期西南地区黑白木刻代表人物江敉。受到父亲的艺术熏陶,江碧波21岁便在艺术界崭露头角,其当时创作的套色版画《飞夺沪定桥》不仅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还被收进中国小学教科书。
歌乐山烈士陵园矗立的烈士群雕、三峡博物馆陈列的三峡纤夫大型群雕、重庆名人馆两百位名人雕塑……遍布在重庆重要文化场所的雕塑画作,均出自江碧波之手,数年来,她创作的版画、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作品已数以千计。
沿着蜿蜒的公路盘旋至重庆狮子山山顶,江碧波的私人创作室便坐落于此。老人坐在其订制的电动升降台上挥毫泼墨。在她面前,是其创作了近6年时间的大型组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局部。每天近10个小时的创作,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
从上古神话的精卫填海,到众所熟知的李白、杜甫、戊戌变法,再到开国大典……《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型组画由200幅长5米、宽2米的国画拼接组成,从2011年起开始创作。江碧波称:“创作灵感均来源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人和事。对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血脉。我一直想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中华民族的历史。”
作为时代见证者,生活从抗战时期的动荡到21世纪的平稳安定,江碧波坦言,“家国情怀对自己影响最深。”经历过颠沛流离,看过社会百态,江碧波的作品多少带着民族的印记。
上世纪80年代,江碧波丰富而有辨识度的作品在国际上引起热烈反响,被邀请至美国、加拿大访问并当客座教授。“海外两年时间,自己虽然学到了不少新的方法,但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创作母体,来源于中国的风物人情。”江碧波说。
“提笔忘字,离不开网络虚拟世界,不了解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越发普遍。”谈及大型组画的创作初衷,江碧波说,当下年轻群体对中华五千年璀璨历史的淡漠令其“心生忧虑”。“中国的哲学思想、艺术方法都是我们的文化优势,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年轻一代了解了历史,才能树立文化自信,找到文化的优越性。”
江碧波认为,以文化审美,以文化布道,以文化来交流感情,可令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一种值得眷恋的特殊情怀。
“我们生存于当代,又面向未来。我通过画作,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的追求,体现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并向年轻一辈灌注中国文化精神,是我的梦想。”采访最后,这位笔耕不辍的艺术家说。(完)作者 钟旖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