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鼹鼠”遇到“熊猫”——中欧经贸合作“捷”足先登

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对捷克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访问前夕,习近平在捷克《权利报》发表题为《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的署名文章。文章中,经贸合作成为一大亮点。专家指出,近年来,中捷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习主席今年欧洲国家首访选择捷克,使得捷克在中欧经贸合作中“抢得先机”。

 

经贸往来:

底子厚 态势好

 

提起捷克,不少中年人首先会想到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可爱鼹鼠成为一代中国人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国与捷克有着深厚的友谊基础。捷克是最早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之一,捷克新政府成立后,中捷关系发展迅速,2014年4月,捷克外长扎奥拉莱克访华。此后,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习主席和泽曼总统迄今已会晤数次,泽曼总统两度访华。

 

深厚的底蕴为中捷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据显示,2015年,中捷双边贸易额达到110亿美元,中国连续多年是捷克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除了数据上的突破,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宽,目前,中捷已在核电、金融、航空、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合作。2015年年底,中捷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此外,中捷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十分活跃。中国驻捷克大使马克卿指出,目前,捷克正逐渐成为中国投资的热土,截至2015年底,中国对捷投资约16亿美元,捷克对华投资超过18亿美元;去年,中国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收购EKOL公司100%股权,总金额13.4亿克朗,这是近年来中国在捷克制造业领域的最大投资。

 

中国银行在布拉格开设分行,北京至布拉格直航开通,华信能源有限公司、华为、长虹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捷克等,也都是近年来中捷经贸成功合作的典型案例。

 

未来合作:

空间大 共识多

 

“中捷双方在经贸领域能取得如此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中捷经济要素存在高度的互补性,捷克在机械、高端技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我国在电子信息产品等消费品及铁路建设方面优势突出;其次,捷克具有较为完善、透明的营商环境;再者,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捷有更多的合作模式,如研发合作、双向投资及参与第三国投资建设等;最后,中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友谊源远流长。”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大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专家指出,目前,中捷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处于重要时期,双方有着较为强烈的发展需求,而考虑到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以及当下“一带一路”的驱动作用,未来中捷的经贸合作将“大有可为”。

 

加强经贸合作,惠及两国民众。习近平在署名文章中表示,中方愿同捷方一道,以制造业为基础推进产能合作,带动金融、通信、智能工业、纳米、环保等各领域务实合作,让两国民众分享更多互利合作成果。

 

“中捷两国在经贸合作上的共识还是较多的,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制造业应该是两国未来合作的重点。以航空制造为例,捷克在飞机发动机、部分零部件等方面水平较高,我国可以采取购买、研发合作以及建厂生产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除了制造业、金融等,中捷还可以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合作。”李大伟说。

 

互利共赢:

平台好 实惠足

 

中捷经贸合作的加强将有助于实现一个全方位的互利共赢。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海星说,相信这次访问将全方位推进中捷各领域互利合作,推动中捷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促进中欧各自发展战略对接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为中欧关系发展作出贡献。

 

“中捷经贸合作的推进将会产生较好的示范效应。捷克在中东欧位置重要,而中国与捷克也有着较好的经贸合作平台,比较容易做出突出成果,这些成果更容易成为中国-中东欧及中欧经贸合作的示范,提供合作领域及合作方式的参考。”李大伟认为,此外,中国可以通过与捷克形成经贸合作联合体的方式,与捷克一道更好、更快地加强与中东欧及整个欧洲的合作。

 

合作的不断推进正日趋显现互利共赢的成效。作为中东欧领先的消费金融提供商,捷信集团进入中国8年来,在中国的业务已经覆盖260多个城市,拥有逾3万名员工。该集团公共事务总监米兰·托马内克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我相信捷中两国商业伙伴会在两国政治和经济的‘双赢’关系框架内走得更远。”

 

“中捷经贸合作所带来的互利共赢,一方面是直接的经济利益,通过合作可以推动两国经济水平、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增加人民的福利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有助于消除制度障碍、降低合作成本,通过中捷合作提出创新性、建设性的机制、模式,既可以推动降低中国-中东欧及中欧的合作成本,也可以推动降低中东欧国家及整个欧洲地区国家内部合作成本。”李大伟说。(记者 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