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冰场故事:北海冰上化装舞会成就林海音姻缘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1-07 15:24:43 | 来源: 法制晚报 |
1939年,林海音在北海公园滑冰
俗话说:“小寒大寒,滴水成冰”。今天是小寒节气,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意味着北京城各大冰场迎来了它们最热闹的时候。其实北京人参与“冰雪项目”的热情由来已久,冬天从来就不缺少“乐和”,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那些有故事有历史的冰场。
北海
冰场
冰上化装舞会成就姻缘
北海冰场的历史由来已久。满清入关后,他们从东北地区带入的“八旗冰鞋营”就将包括北海在内的御苑三海作为大阅场地,并发展成为在宫廷中盛大的“冰嬉”“国俗”。
流风所至,1925年,北海被辟为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当年冬天就开辟了专门的滑冰场和冰车场。起初冰场主要设于北岸五龙亭附近,到上世纪30年代,每年则会在北海湖面上同时开设好几处冰场。陈宗蕃在《燕都丛考》中说:“若天时届严冬,万籁萧瑟,游人既多敛足,而近年漪澜堂、五龙亭左右各设冰场,以为滑冰之戏,事实沿旧,不知者乃以为欧美高风,青年之人趋之若鹜,化装竟走,亦足以倾动一时,较之他处人造之冰场,夐乎胜矣。”
当时的冰场都用杉篙、芦席围成;靠近冰场的五龙亭、漪澜堂、道宁斋、双虹榭等处设有茶点,外卖茶水和点心;光顾北海冰场的主要群体则是身穿棉袍和蓝布大褂的青年男女学生,除他们之外,像白髯老翁、中年男子、名媛淑女和幼龄孩童,也有不少。
北海冰场的一大特色即是冰上化装舞会,城里的时髦青年们纷纷聚集于此。胡也频在《到莫斯科去》一书中对此有细致的描写:“没有一个溜冰者不做出特别的姿态。许多女人都化装做男人了:有的化装做一个将军,有的化装做一个乞丐,有的又化装做一个英国的绅士。男人呢,却又女性化了:有的化装做一个老太婆,有的化装做一个舞女,有的化装做一个法国式的时髦女士,有的化装做旧式的中年太太。还有许多人对于别种动物和植物也感到趣味的,所以有纸糊的一株柳树,一个老虎,一只鸽子,一匹牝鹿,也混合在人们中飞跑着。”
邓云乡《增补燕京岁时记》中记录了一个多年活动在北海冰场化装舞会上的白髯老翁,而这位老者所表演的“朝天蹬”和“金鸡独立”等均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式溜冰,远不是“一般洋学生”所能有的功夫,据说他在清朝时就曾经是给慈禧表演的“老供奉”吴桐轩。1946年12月26日《新民报》也记载了这位冰上老将吴桐轩先生:“(他)也时常穿着黑缎子的棉袄棉裤,飘着白须,光临在漪澜堂冰场上,玩着童子拜观音、朝天蹬等特别花样,引起四围的一片掌声。”
许羡苏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曾提及,当年鲁迅还在八道湾十一号居住时,“偶然我们也陪老太太上街……也还陪老太太去过几次北海,夏天在漪澜堂吃了一次冷拌的核桃仁,冬天则看了一次化装滑冰和吃了仿西太后吃的那种小窝窝头,还在北海冰上坐了一次冰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应该是北海公园冰场最为火爆的时候,在当时,到北海溜冰既是一种传统,又是一种时尚。有意思的是滑冰人的装束:市内各大中小学的学生多是穿着棉袍或蓝布大褂,女同学腿上一双丝袜子,男同学脖子上一条长围巾,滑的样式也多是西洋式的。
还有一些在冰场席棚外边滑野冰的人,着中国装束,滑的式样也是中国的“土溜冰”,甚至可以把武术或京戏的动作搬到滑冰中来。
有意思的是,北海的冰场还成就了一对佳人。曾经写过《旧京琐记》的民国闻人夏仁虎的六公子夏承楹,30年代在北平的《世界日报》任编辑,与弟弟夏承楣在北海的溜冰场以花式出名,号称北海的“夏六”、“夏七”。而夏承楹的太太,就是因《城南旧事》而知名的林海音。那时,她在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学习。在“看溜冰的经验”中,对北海冰场上被人们指指点点的“溜冰健将夏承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由此成就了一对姻缘。两人恋爱以后,仍呼朋引伴去北海冰场溜冰,两人都滑得好,常引得围观群众赞美鼓掌。
什刹海
冰场
王蒙称每个周六晚上都来此滑冰
说起北京冬天滑冰最有特色、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什刹海冰场。《梦开始的地方》、《血色浪漫》等电视剧男女主人公都是从什刹海冰场相识、相知到相爱。民国年间作家金受申笔下的什刹海是这样的:“冬天的护城河、什刹海,岸旁常放着许多冰床招揽乘客,在新年正月,坐着冰床,驰骋冰上,虽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前几年,我每到正二月,常在一溜胡同广庆轩听杨云清说《水浒》,傍晚散书,由银锭桥到德胜门,坐一个来回冰床,然后地安桥喝上二两白干,也是闲适有趣的。”到了电影《老炮儿》,六爷在后海滑冰,收音机却也放着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
金受申对老北京滑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老北京的生活》还说:“民间的溜冰,只在鞋上绑一木板,板上安两根大铁条,平民的冰鞋,便已完成,甚至穿着老头乐的毛窝,也可一逞雄姿。有人要表演他的长跑,便脚上绑上木板,由朝阳门起,顺着通惠河,立刻溜到通州,买上几个糖火烧,来上一罐酱豆腐,马上回京。来往九十里,岂不是二十八英里的长跑?”
1949年后,什刹海冰场依然是老幼咸集。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到访北京雨儿胡同时,曾提起冬天放学后在什刹海滑冰的往事,“小时候就住这片,经常是放学回家一撂下书包就上什刹海滑冰。”
“1952年冬天,我唯一的一个冬天,差不多每个周六晚上去什刹海溜冰场滑冰。”作家王蒙在自传《半生多事》中这样写道。和王蒙一样,许多老北京人数九寒天滑冰的经历与什刹海有关。
60年代,什刹海体校速滑班的学员们在什刹海冰场进行训练。这些学员们穿的是当时最时尚、最惹眼的“跑刀”。那时候,北京人穿冰鞋,讲究的是“天津的鞋,黑龙的刀”。一双鞋三四十块,在当时算是高消费,冰场上的小孩哪买得起,都是几个“发小”共用一双。
未名湖 冰场
为何称其“北海稷园总不如”?
随着教会大学的开办,西方的冰上运动也陆续传入北京,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运动。北大学生大概很少没在未名湖滑过冰的,而未名湖冰场早在燕京大学时期,便是当时西郊海甸的一景了:“到了隆冬十月未名湖结冰,溜冰场一开幕,冰镜清辉,莹澈似玉,男女交错,共舞同溜,矫若惊龙,飘若醉蝶,人新衣香,交织成趣。比起城里公园北海几处溜冰场的众生喧闹,品流庞杂,要高明多啦。”这是唐鲁孙先生在《海甸之忆》里关于未名湖冰场的描述。难怪当年未名湖冰场有“寒光刀影未名湖,北海稷园总不如”的说法。
“北海稷园总不如”里的“稷园”指的是中山公园冰场,中山公园冰场也是有历史的冰场了。虽然冰场面积不大,但能在紫禁城的护城河上溜一下,感觉倍儿棒,护城河成民间溜冰环路。滑饿了到来今雨轩撮几个大菜包子,想来也是极好的。民国年间中山公园北门可直通故宫筒子河,冬天这里开辟为冰场,滑完冰还能去公园内的“唐花坞”赏赏花,可谓滑冰赏花两不误。
从燕大到北大,未名湖冰场的传统也保留了下来。北大教授陈平原老师也曾在未名湖上滑过冰:“念书时也曾下过场,但坐在冰上的时间,远比站着的时间多,第二天就高挂免战牌,因为感冒了。会滑的人当然很得意,不会滑的,连滚带爬,也蛮有趣的。这是冬天北大校园里最为亮丽的一景,每个毕业生都会津津乐道。”不过他印象中,教师参加的少:“这毕竟是一项主要属于年轻人的体育与娱乐活动。年纪大了,一不小心摔断了腿,不值得。” 文/陈隽情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