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陆看台湾】台湾版的“京剧”什么样?
编辑: 李邵鹏 | 时间: 2016-09-28 14:50:26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资料图
台湾资深媒体人到尾倾情献声——《我在大陆看台湾》
什么剧能代表大陆?那首推“京剧”。京剧台湾也有,而且还挺正统的,不过却不能代表台湾,能代表的台湾的戏,唯有歌仔戏。
在我小时候,只有歌仔戏能在晚上6点半到7点这段“亚黄金时间”搬上电视屏幕。京剧只能在超冷门的下午三四点播个意思而己。你就知道差别有多大了。
歌仔戏之所以能代表台湾的最大原因是:它是真正在台湾本土“长出来”的戏曲。你知道,台湾有太多东西都是“被传入”,然后才在台湾发扬光大的。但歌仔戏不一样,它是源自台湾的,正确地说,它的发源地是有着“漳州人大本营”之称的“宜兰”。
福建漳州流行的就是“歌仔”(一种民间小曲),随着明郑时期一堆漳州老乡移民到宜兰之后,歌仔又加上“车鼓”(类似“秧歌”的玩意儿)的身段动作,就成为歌仔戏的前身──“本地歌仔”,本地指的就是宜兰。这个“本地歌仔”当时只是演着好玩,既非职业也不营利,主角通常拿一支折扇,丑角则拿一条手巾表演,它不断吸收各种地方戏剧的精华,到了清末才慢慢演变成今天的歌仔戏。
你可以这么理解歌仔戏:就是台湾版的“京剧”。没错,对外行看门道的人而言,歌仔戏其实真的很像京剧,只是台语发音而己。一样是抽象的舞台、文武场的演唱形式搭配身段的表演,都很有模拟性。歌仔戏常用的“七字调”、“都马调”音乐曲调等,就相当于京剧的“西皮”、“二黄”,差别就是演员唱戏使用本嗓,听起来比较亲切温和。所以,如果你看得懂京戏,那就不用担心看不懂歌仔戏(如果有字幕的话)。
歌仔戏最早是没有台子的,在人群就演将起来,后来出现在迎神庙会、婚丧喜庆时,才有了台子,名唤“野台”。一个小小戏台由布幕分为前后台,前台只有一张挂着彩色刺绣桌布的桌子,简单的表演场地与京剧很像,严重考验表演者的魅力与观众的想象力。后台则是堆满各式衣箱、梳妆台、跟演员们生活用品。此时的歌仔戏表演环境相当差,相对的,也培养出许多硬底子的老艺人,特别是野台戏压根没有剧本(有剧本演员也看不懂),大部分都是在表演前听“戏先生”大概讲讲故事,回头演员各自上台“诠释”,一演就3个小时。酷吧?
最惊人的是有些演员甚至一辈子都不识字,却能七步成诗,出口成章。歌仔戏遣词用句与一般的闽南语用法不同,部分甚至是文言用法,兼顾押韵与优美的四句联形式,表演者如果临场反应不够快,被观众嘘下台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台湾出了很多电视歌仔戏明星,其实都是出身野台戏,而且大多都是宜兰人。其中的代表是“电视歌仔戏皇帝”──杨丽花。听名字像是女的,但为什么叫她“皇帝”呢?因为她在歌仔戏里永远扮小生,而且不管再老,都是小生,还扮相俊美。说来奇怪,这似乎是歌仔戏的传统,从杨丽花之后也出了不少歌仔戏红星,如叶青、陈亚兰、黄香莲……一律作女扮男装演出,有时报纸偶刊“他们”女装的照片,还颇让人不习惯。
杨丽花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演电视歌仔戏(那时电视还是黑白的),一演就爆红,后来七零八零年代的电视歌仔戏都是她的天下。我小时候住眷村,赶上80年代,电视上还是这位杨大姐,我们外省人听不懂闽南语,但时不时还是会看她的歌仔戏,也就是凑个热闹,因为电视歌仔戏舞台布景漂亮,又有各种最新声光技巧,有点黄梅调电影的味道,相较之下,野台歌仔戏则比较像是京剧,我就几乎没看过。
我还记得杨丽花永远是男一号,女一号老是“许秀年”,出出如此,看到两位都成大婶了,却也没有观众看厌。一直到90年代解严了,各种电视节目愈来愈多元,电视歌仔戏才渐渐归于平淡。(到尾)
【作者简介】
到尾,70后的川籍台湾人,2008年赴京。资深媒体人,做过电台DJ,干过《FHM男人帮》主编和《男人装》资深编辑,还出过两本书《遇见台湾》和《台湾的台》。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