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朝胜:国民党处境凄惨,谁的责任
编辑: 李邵鹏 | 时间: 2016-08-22 16:13:18 | 来源: 中国台湾网 |
华广网今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党朝胜的评论文章,分析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党朝胜认为,国民党因为“理念丧失、凝聚力崩解”“党纪废弛、组织涣散”“弊案频传、形象破功”“培养不力、后继乏人”“除恶不尽、为德不卒”五方面原因造成失败。
全文内容如下:
继在地方与“中央”选举全面惨败“完全在野”后,国民党日前又被民进党当局“抄家灭族”,不仅自身生存面临空前危机,就连“附随组织”也可能跟着被清算。一个“百年老店”,何以一败至此?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理念丧失,凝聚力崩解
两蒋时期,国民党高举“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旗,标榜“自由、民主、均富”,追求统一,反对“台独”分裂,整个国民党有信仰有追求,整个台湾社会相对有序。李登辉时期,国民党核心价值逐渐被废,党内凝聚力逐渐崩解,国民党一再分裂,就连李登辉也背叛了国民党。1993年8月,“国民党新连线”不满李登辉“台独”分裂路线愤然出走,另组新党,国民党退台后首次大分裂。缺少牵制的李登辉更加沉迷“台独”和权术,以至1996年“大选”国民党一分为三。之后,李登辉肆无忌惮地推行“台独”分裂路线,1997年“冻省”,1999年抛出“两国论”,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让国民党一分为二,并暗助陈水扁当选。
国民党首次下野后,李登辉被赶下党主席之位,继任者连战采取系列措施拨乱反正,坚定反对“台独”,但无奈岛内社会氛围剧变,“台独”气焰日甚。2005年马英九当选党主席,重新执政成首要目标,甚至为选票“不排除‘台独’选项”。国民党与民进党的界限——“统独”之分日趋模糊。国民党追求统一的“初心”已失,党员没有党的“中心思想”,只有个人“心中思想”,不谈理念信仰,只谈个人权位。总之,理想信念丧失,不仅让国民党及其支持者一再分裂,其他问题也接踵而来。
二、党纪废弛,组织涣散
国民党曾党纪严明,被称为“刚性政党”,李登辉亲信也因主张“台独”被开除党籍。后来,李登辉以适应社会变革和选举为由,把国民党朝“柔性政党”、选举机器方向改造。结果,党纪渐废,党员“合则来不合则去”,地方派系在国民两党间游走。长此以往,国民党成为“菜园子”,党纪成为废纸,党员对组织没有神圣感,对党纪缺乏敬畏心。
纪律一旦放松便再难收紧。李登辉之后历任党主席,包括连战、马英九等都无更好办法。相反,为与民进党争夺桩脚,还不得不向违纪党员妥协,甚至登门将这些人重新“请回”。事实上,除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外的多次选举,国民党每每整合不力,或“皮合肉不合”,有人即使辅选也出工不出力,或“按下葫芦起了瓢”,仍有人违纪参选。今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很多地方派系白天是国民党,晚上是民进党,更有长期受国民党培养的政客公然投靠民进党蔡英文。
党纪废弛,也让非选举时期的国民党严重缺乏约束力。马英九执政时,就经常出现立法部门不配合行政部门的现象,以至马英九政见跳票,影响选民信任。现在被称“史上最弱”党主席的洪秀柱,更面临“令不出中央”,难以指挥调动“立委”和派系山头的困境。
三、弊案频传,形象破功
选举时代政党形象格外重要。李登辉对国民党形象破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一句“生为台湾人的悲哀”,让国民党的政绩全被抹杀,国民党“威权统治”被渲染到极致,其“外来政权”之说更否定了国民党在台执政的正当性。李登辉一再运用国民党党产从事“秘密外交”、“党政运作”和投资股汇市,并以此控制党政要员和地方派系、操纵选举,让国民党深陷腐败、贿选、与民争利等争议。而李登辉靠党产操纵政治,也必然会出现“食尽鸟散,利尽人散”局面。最终,国民党付出惨痛代价,在2000年失去执政权。
陈水扁的“急独”与贪腐给了国民党再起机会。国民党凭借马英九清廉形象,一度取得17席县市长和2008年初两场选举的全胜,实现“全面执政”、“完全执政”。但好景不长,不久就传出国民党籍县市长与“立委”涉贪、“买票”等丑闻,连马英九亲信也卷入弊案。马英九“清廉牌”逐渐失色,民进党找到反击机会。尤其是2013年9月的“马王政争”,原本为王金平帮与民进党非法行为说项,结果变成国民党高层权争,并让国民党再背暗箱“乔事情”的恶名,形象再次受损。最终,国民党接连在2014“九合一”选举、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惨败,连保护党产的能力都没有。
四、培养不力,后继乏人
政党的持续强大,既要有政治明星,也要有接班梯队。蒋经国当年为培养接班人,通过“催台菁”大力发掘培养青年才俊,让国民党人才优势保持近30年。李登辉时期,国民党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有国民党党校之称的“革命实践研究院”徒有虚名。加上李登辉为了权力平衡,台上换来换去的不是老面孔就是权贵子弟,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难有出头之日。于是,大批年轻人转而投奔民进党,让民进党吸收了大批青年才俊。
马英九当家后,虽也强调年轻化,并组建国民党青年团,但收效甚微。这样,民进党当初吸收的年轻人经过一二十年磨砺,渐趋成熟,纷纷投身地方首长与民意代表选举。这些人的年轻形象与旺盛体力,更能迎合信息时代选民求新求变的口味。反观国民党,当年的“青年才俊”现在都是“廉颇老矣”,虽从政经验丰富,但难以激发选民热情。更严重的是,民进党内的这些政治新星仍有很长的政治生命,若国民党不能急起直追,一旦现在仅有的几位政治明星退出政坛,今后更难有翻身机会。
五、除恶不尽,为德不卒
马英九上台之初,各界对其“除弊布新”充满期待,希望他能“在非常时期以非常手段完成非常伟业”。然而,马英九让人失望了。
“除弊”的要点是肃贪去“独”。然而,面对陈水扁民进党的系列贪腐弊案,马以“不干涉司法”为由,放任弊案审理拖延,且追赃不力,反让绿营炒作成“政治算计”、“司法迫害”。去“独”方面,对“急独”势力“去中国化”动作的流毒认识不清,清除不力,不敢“用对的人,做对的事”,甚至让绿营势力继续盘踞教材审定机构,还继续沿用充满“皇民化”、“台独”史观教材。最后虽有所醒悟,但为时已晚。
“布新”的要点在为台湾寻找新出路。马英九虽以“开放的两岸政策”让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局面,为台湾经济引入新活水,并开创台湾国际参与新空间,但在压力面前,两岸开放程度明显不够深入,不仅“签署两岸和平协议”竞选承诺跳票,就连已签署3年的“两岸服贸协议”,也无法使之生效。尤其是面对全球危机,马当局不能充分地利用大陆市场,不能让广大民众共享两岸红利,反让其大陆政策被抹黑成“图利特殊利益集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民党惨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此,李登辉当然要负首责,但之后的历任党主席尤其是马英九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国民党倘若再不抓紧时机认真反省改造,恐怕就真要成“万年在野党”了。(党朝胜,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