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丝路文博会成为“国家名片”
编辑: 李邵鹏 | 时间: 2016-07-07 09:41:07 | 来源: 人民日报 |
制图:蔡华伟
|
穿越千年时空,相约“一带一路”;中外文明牵手,续写丝路传奇。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丝路文博会”)将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这是全国唯一以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拟一年举办一届。目前已有58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拟安排74个代表团参加首届博览会,包括4位外国政要、37位部长级高官(大使)。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丝路文博会将着力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丝路平台、国家平台、国际平台,大力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文化交融、情感交流、民心相通。
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带你走近这场即将开幕的文明交汇交织交融的国际盛会。
打造“国”字号品牌
记者:“一带一路”,是贸易之路、发展之路,更是友谊之路、文明之路。此次举办丝路文博会,有何重要意义?
王三运:“一石激起千层浪”,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生动地描述“一带一路”倡议。面对这个来自中国的重大倡议,外界反响很大,各方都在响应。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省,更应当大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积极作为。
举办丝路文博会,是甘肃和国家有关部委一起综合把握国际环境、国家战略和省情实际,在充分调研、集思广益基础上共同谋划作出的一个重大设计,并于去年11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什么提出举办丝路文博会?主要源自“五个所决定”:
一是服务国家的重大使命所决定。“一带一路”构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部署。举办丝路文博会,就是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做贡献。二是悠久厚重的文明历史所决定。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对甘肃悠久厚重的文明历史,我们不仅有责任传承延续好,更有责任发展弘扬好。三是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所决定。甘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重要文化资源宝库,尤其敦煌很早就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绝无仅有。四是战略构想的时代强音所决定。甘肃要服务国家总体大战略、打造丝路经济黄金段,迫切需要一个具有强大牵引辐射作用的载体和抓手,文博会正逢其时。五是重振雄风的愿景驱动所决定。古丝绸之路历经极盛而衰落。重振丝路雄风不仅是甘肃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是沿线各国人民的热切愿景。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围绕“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举办丝路文博会,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打造“一带一路”新平台,让丝路文博会成为国家级大平台、“国”字号大品牌、国际化大盛会,助推沿线各国和地区交流交往交融;打开对外开放新窗口,让“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城市在丝路文博会实现平台共享、机遇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思路共享;打通民心相亲新通道,让丝路文博会成为推动沿线各国和地区交流合作的一条“文化大动脉”,成为促进沿线人民相亲相通的一座丝路新桥梁。
用好“国际通行证”
记者:甘肃地处西部内陆,经济也欠发达。国家为何把丝路文博会这样一个重要活动,放在甘肃举办?甘肃为何又把这样一个重要会议,放在县级市敦煌举办?
王三运:“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是对甘肃的生动写照。早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就在甘肃境内举办了“万国博览会”,西域27国使节云集河西走廊,规模之恢弘、影响之广泛前所未有。从汉唐到元末明初近1100年间,河西走廊更是创造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空前盛况。国家批准在甘肃举办丝路文博会,并将敦煌设为永久会址,关键是我们具备了特殊的比较优势:
专属的区位优势。古代丝绸之路,甘肃就是黄金通道。6000多公里的古丝绸之路,横贯我省东西全境1600多公里,沿线覆盖了11个市,这些地区人口占全省的80%、生产总值占90%以上。“一带一路”战略与甘肃的区位优势高度契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重现辉煌的历史机遇。
厚重的文化优势。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丰富的文化资源位居中国第五。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连接中西方文明、实现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咽喉要道,曾在促进东西方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国家批复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速,文化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独特的后发优势。谋定而后动,后发而赶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甘肃的后发优势更加凸显。我们积极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个国家级文化平台,进一步谋划了“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建设规划,让精细的顶层设计更有力地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
丝路文博会会址,非敦煌莫属。这是一张“国际通行证”!借用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绝无仅有的世界文化交汇地,让敦煌得到了全世界认可。
朝世界一流进发
记者:2015年11月13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在甘肃省举办丝路文博会。筹备工作开展半年来,方方面面进展如何?
王三运:办好首届丝路文博会,对甘肃既是重大机遇,更是巨大责任。我们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筹备理念,举全省之力,精心设计、精准筹备、精耕细作,力争把文博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办出魅力。
内容设计方面,丝路文博会将举办高峰会议、文化年展、分项活动、文艺演出四大类活动。高峰会议包括一个主论坛、五个分论坛和五个专项论坛。主论坛以“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其中四个分论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设置主题,每个分论坛突出其中一个方面。
外宾邀请方面,目前已有58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拟安排74个代表团参会,19个友城反馈了信息;4位外国政要、37位部长级高官(大使)、近20位省州长明确参会,法国确定作为主宾国参会。
后期成果方面,丝路文博会将讨论通过并发布《敦煌宣言》,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文化共识、明确合作意向;甘肃省及其有关方面也已初步形成一些国际间合作意向,拟在会上签订。
接待保障方面,会展服务、基础设施、展演硬件、市容改善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敦煌机场航站楼7月20日前可投入试运营。
宣传推介方面,依托中外主流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介文博会。6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境内外11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
在有关部委的指导参与、支持帮助和共同努力下,甘肃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首届丝路文博会办成主题特色化、参与国际化、展示多元化、层次高端化的世界一流文化盛会。
让文博会“不落幕”
记者:按计划,首届丝路文博会正式会期只有两天。如何让文博会的成果更丰硕、交流更持久、合作更长效?
王三运:办好首届丝路文博会,实现开门红,对文博会持续举办举足轻重。在确保开门红的同时,也要把今后几年尤其是明年文博会的举办结合起来,一起设计、一并统筹、一体推进。文博会不能只成为会期的文博会,更要成为“不落幕”的文博会,要强化“论”和“展”两个核心内容。
办好论坛,坚持用国际思维谋划和设置议题,论出高度、论出特色、论出影响力。会期与平时结合,平时也要开展一系列文化讨论,让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流常态化;国际与国内结合,讨论要大视角、大主题、大格局,丝路文化、中西方文化都可涉及;主题与他题结合,除了文化主题外,其他与文化相关的主题也可讨论,让讨论更丰富、更多元、更有实效。
做好展示,充分展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精品,展出实力、展出水准、展出特色。静态与活态结合,既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静态精品,也要动起来,拿出经典的文化展示展演作品;固定与流动结合,既要请进来在会址推出常态化展示,也要走出去把我们的展品和理念向世界特别是丝路沿线各国广泛传播;经典与特色结合,不但展示那些登上大雅之堂的文化经典,也要展示那些源自于文明历史长河、植根于民族民众之中的民俗民间文化。
有了以上论坛和展示的“六个结合”,我们的丝路文博会就会兼容并蓄、丰富多彩,真正实现文博盛会“不落幕”。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