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九二共识”将拖累台湾经济民生
编辑: 左妍冰 | 时间: 2016-05-16 11:06:32 | 来源: 海峡之声网 |
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经济合作也将难以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而这些对台湾并不景气的经济民生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目前情况看,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总体态势下,台湾经济整体发展尚属稳定,但在亚洲“四小龙”中却一直“敬陪末座”:出口成长衰退明显,经济成长陷入“零成长”(1%以内),民间投资成长微幅收缩,就业形势转趋恶化(失业率逐步升至4%)。在这种情况下,两岸经贸合作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更加凸显,不仅是“稳定剂”(贸易),更是台湾经济的提升与发展的“推进器”(投资)。一旦失去大陆这一相对稳定且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支撑,其后果对台湾而言将是难以承受的。
根据台湾方面的统计,在2000—2015年间,台湾对大陆出超高达8448亿美元,是台湾贸易总出超3529亿美元的2.4倍;相比而言,同期台湾对大陆以外地区的贸易赤字则攀升至4919亿美元,两下相较,台湾高达4000亿美元外汇存底基本是对大陆出超所作的贡献。此外,依据出口值推估,对大陆的贸易约为台湾创造了200多万个就业机会,占岛内总就业人口1/5。此外,根据对经济成长构成要素的分析,在台湾2000—2014年平均3.8%经济成长率中,外需贡献率达到2/3,而在外需构成中,大陆“独占鳌头、不可或缺”。
当然,经济合作从来都是互蒙其利的。在大陆为台湾经济提供支撑的同时,台湾的投资贸易也为大陆提供了“正能量”。据估计,以投资和出口值计算,台湾对大陆外汇存底增加的贡献率大体为17%;更重要的是,台商借助其在技术、管理、行销等方面的优势,为大陆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两岸相互促进、携手合作、互蒙其利,“合则两利”的事实也为两岸民众所共同认知和接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尤其是大陆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两岸经济合作也呈现出新的格局:
从静态角度看,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即贸易增长率及台商投资量增长低、甚至负增长;两岸产业竞争性因素增多;两岸合作的动力面临新调整(投资带动贸易的模式需要改变);两岸经济合作面临新挑战(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两岸合作需要调整既有的合作方式)。从动态角度看:两岸经济合作的利益格局面临更复杂的政治环境、两岸产业结构同质化加剧、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力需要进一步实现多元化(从企业向社会层面延伸)、两岸互信及协调机制不足的状况亟待改善。在新的发展环境和竞争格局下,两岸经济合作需要在进一步巩固既有政治基础的前提下,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与路径:首先,从以产业分工为主的合作模式向价值链整合的方向转化。这就需要两岸巩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强化宏观政策调控、推进产业对接、建构合作新平台,以有效探求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和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则,促进整合的实现,提升合作的竞争力。其次,完善合作的机制化建构。在两会框架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在推动两岸机制化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当前复杂形势相比,仍有待强化,以适应新的区域竞争格局,更遑论机制化合作效应的衰减!第三,有效推进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合作。从发展角度看,充分利用台商在“一带一路”既有的产业网络,深化合作的规模,通过相互参股、相互持股与合作投资的方式,将两岸产业合作延伸到“一带一路”,实现合作效益的外溢,是深化两岸合作的必由路径。而上述目标的实现更需要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增进互信、提升合作的层次与水平,突破既有的发展瓶颈,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民众福祉的增加。
古语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两岸关系与两岸经济合作的实践证明,没有“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则不可能有两岸经济合作的持续深化,更遑论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2000—2008年以及2008—2016年两岸关系的实践已经充分的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维护两岸关系稳定,推进两岸协商的持续深化,是台湾任何政党都必须严肃面对的重大议题,唯如此,才是真正对政党发展负责的态度,是对台湾2300万民众负责任的态度,对台湾前途与命运负责的态度。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盛九元)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