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查可移动文物家底儿 638万件列入名单
编辑: 关春英 | 时间: 2016-05-10 15:23:35 | 来源: 京华时报 |
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北京市历时3年多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首份答卷。从2012年底起,对全市15463家国有单位进行了调查,确认有可移动文物的收藏单位共339家。
截至2016年4月1日,北京市申报的普查可移动文物638325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39388件/套,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经过普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药材和昆虫、故宫里发现的晚清玻璃底片等珍贵文物浮出水面。
□发布
可移动文物数量全国最多
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于2012年年底正式启动。北京市对全市15463家国有单位进行了调查,确认有可移动文物的收藏单位共339家。在此次普查中,新发现208家国有单位收藏有可移动文物,包括中央单位99家,市属单位17家、区属单位92家。
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可移动文物指的是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保护单位多为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或民间收藏。
截至2016年4月1日,北京市申报的普查可移动文物638325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39388件/套。北京市申报的普查可移动文物数占全国的18.93%,珍贵文物数占全国的22.76%,可移动文物普查总数与珍贵文物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据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介绍,通过此次普查,北京市首次基本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初步掌握了北京市文博系统和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文物的本体特征、基本数据等。
于平说,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价值突出的可移动文物是北京先民文明智慧的结晶,也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而中央在京单位多,部门、行业隶属关系复杂,开展普查工作难度大,是北京市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一大特点。
在此次普查过程中,北京市不仅新发现208家国有单位收藏有可移动文物,还有许多惊喜发现。一大批有价值的文物得到发现和认定,纳入了国家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文物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而普查背后的故事也将大众带回文物所在的年代,重新讲述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11月网上公示文物“身份证”
通过此次普查,首次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准确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数据档案和大数据库,进一步健全了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
据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哈骏介绍,2016年是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收官之年,北京市将按时保质地完成此次普查工作。今年将完成剩余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不少于150万件藏品的信息采集和登录工作、全部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对平台已完成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北京地区博物馆藏品基础情况调查报告》、《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北京地区可移动文物名录》和《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名录》。
下一步,将在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网逐步公布文物数据,逐步公开符合公开条件的一般文物信息,定期公布文物资源总体情况,发挥已登录数据在文博创意产业、智慧博物馆项目、博物馆展陈、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今年11月,可移动文物的“身份证”都会在网上公示。
同时加大对已登录文物的保护力度。根据普查数据情况,启动普查新发现文物保护修复计划,特别是对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突出和亟待修复的藏品,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
1来自马王堆汉墓的昆虫和药材
此次普查发现北京市收藏有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现了从青蒿中提取出的青蒿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用青蒿治病的药方。那么马王堆汉墓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药材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普查中就发现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药材、昆虫分别收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国家动物博物馆。
2唯一幸存的梵香楼佛像
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57-1782),乾隆帝先后在紫禁城和北京、承德的皇家园林中建有八座六品佛楼。梵香楼是其中之一。圆明园含经堂出土的“地天母”铜像是梵香楼七百余尊佛像中唯一幸存的一件,殊为珍贵。
3见证明末清初中日贸易的铜钱
在天坛公园管理处的普查工作中,一件名为“清宽永通宝铜钱”的文物引起了工作人员浓厚的兴趣。清代的铜钱多为年号钱,但其中没有一位皇帝曾以“宽永”
作为年号。经该工作人员向老师傅请教、网上搜集资料得知,宽永通宝始铸于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即公元1625年。在之后的二百余年当中,宽永通宝成为日
本主要流通的货币,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才被废止。明末清初这段时间正是中日贸易的繁荣阶段,日本铸造的宽永通宝也因贸易的繁荣而大量流入我国。
4藏于故宫的晚清玻璃底片
在普查过程中,故宫博物院发现27536件拍摄于晚清至民国的玻璃底片。内容涉及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漆器、珐琅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织绣、雕刻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仪器、珍宝、宗教、武备仪杖、帝后玺册、铭刻、古籍文献、古建、帝后影像等25大类,是了解清朝宫廷生活的生动“纪录片”。在此期间,还发现院藏殷墟甲骨22463件,成为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外的世界第三大甲骨文物收藏机构。
5梁思成审查老舍话剧的手稿
北京人艺博物馆发现梁思成关于话剧《春华秋实》修改意见的手稿。这份手稿是梁思成写下的关于老舍先生1952年创作的话剧《春华秋实》的一点建议。当时梁思成参加了《春华秋实》的审查。在其手稿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剧中布景上的细节问题,并细致地附上了解决方法,特别是文稿最后,怕剧组的舞美人员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详细地绘出了效果图。
□幕后
从古籍《南巡盛典》得到的意外之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高夕果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多年。古籍整理需要耐住寂寞、忍受艰苦,特别是每当夏日来临,进一趟没有任何降温设备的库房会热得大汗淋漓,戴着口罩则几近窒息。而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高夕果却感到“时时有收获,处处有惊喜”。
一次,在整理古籍钤印时,他发现一部古籍的印章独特,这是《四库全书》史部的一本《南巡盛典》,橙红色绢面书衣,包背装,气质不凡,于是他开始查证这部古籍的由来。
《四库全书》编纂于清乾隆年间,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图书整理和汇总,所收典籍3470部、3.6万册,近8亿字。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目前,文渊阁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溯阁本存于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乱中散佚后又寻回一部分并逐渐补抄全,现存于浙江省图书馆,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三部据传均毁于战火中。
近年来,“文源阁藏书尽毁”的论断渐渐地被不断发现的现存古籍实物推翻,据学者考证,文源阁本《四库全书》并未被全部焚毁,仍有散本留世,如现藏香港大学的《公是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南巡盛典》卷一百一至一百三等。
高夕果介绍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这部《南巡盛典》,具备了文源阁本《四库全书》的诸多特征。例如,其符合文源阁本的缮写体例,符合文源阁本的全书装潢与书册装帧形式特征,契合文源阁本的钤章与庋藏、和文源阁《四库全书》两次大规模的校订相吻合等。同时根据用纸、装帧、行款、钤章等可以判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所藏《南巡盛典》确属文源阁散佚的《四库全书》。
此次发现的《南巡盛典》共三卷,为奏文部分,是对乾隆时期文治武功太平盛世的歌颂和赞美,对研究清代的礼仪文化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文物专家表示,文源阁本《四库全书》尚有此散本存留于世,证明了并未尽毁于火,可以为文源阁本《四库全书》的纂修、缮录、复校和存毁研究提供重要的标本,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京华时报记者贾婷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