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作家眼中的中国性格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9-30 10:31:27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原标题:一个美国作家眼中的中国性格
近日,收录了美国人何伟曾经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的专栏文章,以及他长篇纪实作品中的精彩故事的合集《奇石》一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996年,何伟从美国来到中国,在重庆市涪陵区担任教师,随后成为《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何伟在中国生活多年,他对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腾飞时期观察深入。何伟将对中国印象写成非虚构作品《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因而,他被认为是“关注现在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细节可以拼贴出普通人的生活
何伟有一个笔记本。这是他作为非虚构作家的重要道具:他会记录任何一个场合他所能看到的细节,刚来中国时他就如此。“可能与外国人来中国有关,或者因为我要写非虚构文章,所以特别重视细节。”何伟说。
他在《奇石》一书所收录的文章《永沉江底》中出现这样的叙述:周淑荣搬出了自己的物品——一只打了气的内胎、一个装着铅笔盒和作业本的流氓兔背包。大人们忙着往上搬家具,最小的女孩坐在南瓜地里的桌子边上静静地抄写着可问:春雨绵绵下,出门看桃花。这是一篇讲述居住在三峡附近的人们,面对三峡工程,不抱怨,不抗争,迅速适应任何环境的文章。何伟记述了周家人离开三峡前的准备。
在何伟看来,这样的细节可以拼贴出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他认为,之所以关注普通人,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可能是国家发展变化的微小体现。
“许多人觉得普通人、小人物没意思,所以,记者很难有机去写他们。其实,如果采访得够深入、写得够好,小人物的故事和历史都很有价值。并且,这也是我的责任。”何伟说。
让人开口的最好方法就是耐心
何伟的中国经验里有一条:中国人生性不适合讲故事,他们常常过于谦逊,不愿意成为关注的焦点。
因此,他在2000年成为记者之后,学会了耐着性子写新闻。“一般要等上数月乃至数年时间,我才能让一个人无话不谈。”何伟记得这是父亲教给他的方法:如果想对某个人真正有所了解,就不能没有耐心,每时每刻都至关重要,没有例外。
在中国,何伟的认知经历了两个阶段:刚来时,发现自己对这里一无所知。当渐渐熟悉后,他意识到周围人的感觉跟自己一样——这个国家变化得太快。在中国谁都不敢夸口自己的知识够用。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何伟开始思考自己的研究方法。他找到一个模式:选择在一个地方,对一些人进行长期观察,以便看到中国的变化。当听到有人告诉他,这被称为“以不变应万变”时,他认真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这句话的拼音,并标上声调。
何伟在写文章时,往往会将自己的体验也写进去。可在生活中,他说自己只是观察者、记录者。一度,他也试图想“进入”,尝试在中国的改变中建言。
几年前,在北京三岔村的一间租车行,他发现,当租用的车被还回来时,油量往往只剩半箱,有时是四分之一箱。于是,根据“美国经验”,何伟向工作人员提出:车租出去时应该加满油,并要求客人还车时也加满,或是另外收钱加油。可是对方给出的回应是:“中国人才不吃这一套。”
在重庆的涪陵做教师时,何伟也有过同样经历。他发现学校门前总有小巴车用按喇叭的方式招揽顾客,这令他不解。“乘客不会因为司机按喇叭才去坐车,喇叭声对别人会有影响。”他试图抗议,却没能改变。
“等几年后再回涪陵,我发现立了一个牌子,写着‘禁止鸣笛’。”这对何伟影响很大。他似乎领悟了中国经验。
中国人需要另一个视角
何伟曾在一所美国的小学里讲述中国。有孩子提问:中国父母杀掉女婴吗?中国人吃狗吗?在中国,何伟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涪陵教书时,课本上对于美国学校的介绍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凶杀案。
“许多负面的事情是真的,但不能分别代表美国和中国。所以我在写作时会小心一些,不那么偏激。”何伟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消除误会,而最好的方法是:谨慎选择题目和写长一点儿。
尽管有少部分美国读者在看完他的文章后,会庆幸自己是个美国人,但这种感受让何伟不高兴。“我不想这样,我希望他们了解两个国家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需要平等,希望美国读者从内心尊敬我的采访对象。”
何伟在美国的读者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去过中国,对中国有所了解。还有一些人,他们知道他们所有东西都是从中国来的,所以希望了解中国。
写作时,何伟有意用幽默来消解有关贫穷、苦难的刻画。曾有编辑担心这会引起中国读者的误会,但何伟认为,幽默很重要。“在书中它不是偏见和取笑,如果没有幽默就像吃川菜没有辣椒”。
当然,这并没有让中国读者误会,反而让他们喜欢。何伟认为,更多中国读者是出于“怀旧”才读他的文章。“可能他们在怀旧,或是反思,他们了解自己的社会,需要另外一个视角”。
何伟的观察正体现着另一个视角。如,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发现这样一个细节:一位老农看着儿子参加摔跤比赛拿到金牌,面无表情。但美国游泳选手菲尔普斯的母亲,却每次都高兴地跳起来。
何伟记得那个老人穿着上世纪80年代才有的衣服,他认为老人大概代表一种中国传统:“这种传统表达的是,事情好或是坏,都能很平静。”何伟觉得自己也受到这样的影响,现在他面对任何事情都会平静些。
当被问及如何形容当下中国时,这个被认为写出了“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年轻人都不知道的事”的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皆有可能。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