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保护七十载:文化感召下的坚守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9-10 15:44:24 | 来源: 中新社 |
中新社敦煌9月10日电(记者 冯志军) “我们这一代人终于完成了一个愿望:莫高窟安全了。”坚守莫高窟60多年的资深文物研究保护专家孙儒涧近日回忆起敦煌石窟保护七十载的往事,“当初本来只是想来这里看看,做一个匆匆过客,没想到落地生根,并且开花结果了”。
9日,敦煌研究院七十周年座谈会在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文博专家学者和官员一同重温了敦煌石窟保护的七十载艰辛岁月。
年逾八旬的孙儒涧在1947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从重庆来到敦煌,这里滴水成冰的寒冬滋味令他记忆犹新。他说,那时没有煤炭生炉子,更不可能有暖气,晚上几个人拾些干柴挤在办公室里生火取暖,熬到深夜困得不行才回到冰冷的宿舍睡觉。
同时,吃水困难、缺衣少食、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等都成为孙儒涧继续坚守的困扰。“这些年有人问我,你动摇过吗?我会说,确实动摇过”,“但敦煌文化的感召令人实在难以抗拒。”
70年前,敦煌研究所的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这标志着敦煌石窟从此收归国家保护、管理,结束了任由自然风雨侵蚀、人为盗劫破坏的历史。如今,敦煌研究院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遗址博物馆、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研究中心、国际敦煌学研究基地。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研究专家赵声良因一篇文章与敦煌结缘。1984年从报纸上无意间看到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所言“敦煌很缺美术人才”后,即将从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他随即写了一封“自荐信”,“段先生很快回信,欢迎我来敦煌”。
“当时云南家里人坚决反对,说这里太苦,但我一毕业就悄悄来了。”在赵声良记忆里,“这里的第一个冬天是艰辛的,南方人不会生火炉,每天早晨冻醒在土房子里的时候,鼻孔里都是冰碴子”。他笑言,等学会生炉子时,冬天已经过去了。
“在伟大的莫高窟面前,任何个人都是渺小的。”谈及敦煌石窟,赵声良提高了声调说,美术研究必须要有实物调查,敦煌石窟壁画便是中国美术学研究的最佳基地。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扎根敦煌逾半个世纪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七十年的成就,是敦煌研究院发展壮大的基础,也是迈向“志于学”的历史新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充分吸收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敦煌研究院70年的历史是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出席座谈会的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指出,70年来,敦煌研究院构筑了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经过科学研究确定了单日游客承载量,实行了预约参观,为国内古建类文物保护树立了标杆。(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