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报纸都是“朝报”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8-07 15:40:42 | 来源: 羊城晚报 |
档案
西方有不少人认为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创建的《每日纪闻》。其实,就办报年代而言,我国的《邸报》比《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
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随着造纸的发明和发展,东汉年间,我国用植物纤维造了纸,《邸报》已用纸来抄写,从而使《邸报》得到进一步发展,更便于发行和传递。
唐代的《邸报》由各地派驻首都的邸务留后使负责传发。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邸务留后使改称“进奏官”,在上都知进奏院的统一管辖下,进行《邸报》的发布工作。因此在各种报纸起源中,“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起源于唐代”最为可信。现存最早的报纸是如今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距今已经1100多年了。
史料记载,《邸报》一直出版到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发。
到宋代时,报纸已分别有“邸报”、“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叫法,但“邸报”仍是其中最通用的叫法。由于《邸报》上面刊载的内容,也都是当时朝廷的大政方针、官员人事变动。因此它的发行一直受到中央的严格控制,而且是用手抄的。
明末时期,活字印刷术开始用于《邸报》印刷。在西方印刷术还没有传入之前,清朝内阁在京城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报房人取得抄件后,再即刻排印。
而到了清代末期,《邸报》之外又有了《京报》。《京报》由《宫门抄》、谕旨和奏折三部分组成,由于奏折的字数较多,排印费时,需要在晚间才能完成其印刷装订,在次日发行。这种印成对折双页装在一起的《京报》,已很像现在发行的日报。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