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道沧桑多变幻 试看常住是香山清宫绝世珍品:沉香木雕香山九老诞生记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3-31 15:44:31 | 来源: 人民网 |
“沉香木雕香山九老”(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宽9厘米,高18厘米。“香山”峰壁巍耸,刀斧痕历历可见,颇具中国山水画“斧劈皴”之意,峰下岩间,雕刻出十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九个老人分成三组:一老背对观者而立,他的左手背于身后,右手高举,正提笔于岩壁题写诗句,二老倚石立于旁边观看,石上还放着一方砚台;观看题壁的二老身后有五老围坐于一矮几前,或言谈,或观赏题壁老者,几上放置一套茶具;山壁左侧有二老(一为老僧)倚石交谈。题壁老人的右下方有两个小童子在烹茶。人物众多,各异其趣。
沉香木雕香山九老
乾隆六年(1741年)十一月十日,紫禁城慈宁宫旁造办处的牙作里,一名牙匠愁眉紧锁,正盯着桌子上的一块沉香木出神。他叫杨维占,广东人,四年前因为雕刻象牙的手艺精湛,被粤海关监督郑伍赛看中,亲自派人送到京城。
临行前,郑大人反复叮嘱,在内务府当差凡事要格外小心,不能有一点差错。内务府牙作里的牙雕匠人主要来自江南,这一去不仅关乎自己的前程也牵连着广东牙匠的声誉,不能丢了手艺。杨维占不负所托,到造办处的第一年,他还领着最低工资,每月二两银子,第二年升到了三两,第三年就升到了八两,成为一等匠人,距离特等匠人的十二两只有一步之遥。
“苏州样,广州匠”
在造办处的这几年,杨维占可算大开眼界。雍正皇帝对造办处极为重视,不断开设新作,增添匠役,到了乾隆朝,造办处已有四十二作,各类工匠四百多人。木作、雕銮作、刻字作、皮作、绣作、玉作、眼镜作、花儿作……宫里用的、玩的几乎都出自造办处,工匠自然也都是顶尖的。造办处的工匠绝大多数是从上三旗佐领内挑选的家内匠役,广东等督抚推荐的南匠和招募的民间匠人只有几十个。南匠的待遇比家匠高出许多,一般的家匠每月只能领到一两银子。而南匠除了工食钱粮银还有春秋两季衣服银、在原籍的安家银,当差时间长、技艺精熟、勤谨卖力的还赏给官房住,家里如果有事还给半年到10个月的假期。真是份儿难得的好差事。
而且,造办处用的材料、器具都是最上乘的,又有机会和各地的能工巧匠在一起切磋技艺,对于手艺人,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杨维占对交办的活计从来都是谨小慎微,不敢有一丝马虎,渐渐地他的技艺得到了其他工匠的认可,连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海望都对他的手艺颇为赞许。也正因如此,活计房总管郎中色勒才把这块珍贵的上等沉香木交到了杨维占手上。
沉香木自古以来就是众香之首,是亚热带地区的沉香树因创伤分泌的树脂经年累结而成,结香不易,大块沉香木更是难得。总管郎中色勒思量再三,也没想好把这块沉香木雕成什么,才能让皇上喜欢,因此干脆叫杨维占带回去拟出样稿,再呈报活计房登记入册。杨维占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块高20多厘米,长、宽10多厘米的沉香木回到了牙作。盯了足足两个时辰,连午饭也没吃,还是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心情则是亦喜亦忧,喜的是这是一个施展才能的好机会,做得好了,赏银是免不了的,没准皇上一高兴还许他把家眷搬来京城,免了骨肉分离之苦;忧的是牙作向来以雕刻象牙为主,而象牙与沉香木在材质上相差甚远,雕刻手法自然也不一样,一旦雕坏了,轻则罚些银两,重则发回原籍,如何向父老交代?
杨维占只顾盯着沉香木发呆,没注意一个人悄悄站在了他的身边。此人正是与杨维占一同被选送进京的广东牙匠黄振效。此时,他可是牙作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黄振效善于交际,进内务府没多久就和江南牙匠们交上了朋友,并拜江南刻竹名家封歧氏为师,掌握了江南技艺的精髓。康熙、雍正时期,江南地区的秀雅艺术风格比较受欢迎,特别是雍正皇帝,直接授意牙匠们摒弃俗巧的“外造之气”,确立了清秀雅致的“内廷恭造样式”。到乾隆皇帝继位,牙作的工匠们依然延续着这种风格。
乾隆三年(1738年),黄振效模仿苏州地区匠人擅长的核舟雕刻工艺制成了一只象牙镂雕小船(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船长5.2厘米,宽1.5厘米,高1.7厘米,船身满施镂空,门窗具备,开合自如,连船底下的船舵都可左右活动;船首上雕有三人,舱篷上有七名船夫在安置船桅,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面目。此件作品一完成,立刻轰动了整个造办处,人人争相观看,乾隆皇帝也大为欣赏。并特许他可以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款识,工匠能署名,在当时是极不寻常的待遇,于是,他在右船舷下侧刻上了毫芒细绘阴刻楷书填黑款“乾隆戊午花月小臣黄振效恭制”。
三个月后,黄振效又运用嘉定地区的竹刻工艺完成了牙雕“渔家乐图笔筒”(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笔筒高12厘米,口径9.7厘米,雕刻了两幅渔家生活场景,精妙绝伦,还作阴刻楷书填黑乾隆御制诗文一首:“网得鱼虾足酒钱,醉来蓑笠伴身眠。漫言泛宅曾无定,一曲渔歌傲葛天。”同样,黄振效也获准刻上了自己的款识。
珍品收入乾清宫
黄振效和杨维占既是同乡也是好友,见杨维占呆坐在一块沉香木前,便猜中了八九分,轻声说道:“这可是道难题。”杨维占见黄振效来了,如获至宝,赶紧与他商量雕刻题材。按杨维占的想法,题材既要符合皇家品味又要适合用料还得能显示出广东牙匠的手艺。黄振效思索半天,说道:“咱们牙作的工匠不比外头,追求的是‘雅、秀、精、巧’,这‘精、巧’二字,倒是不难,难的是要在‘雅、秀’上下功夫。当今皇上以古雅为美,不妨‘仿古制行之’,从典故里寻个新意出来。”
一语惊醒梦中人。几天后,杨维占将“沉香木雕香山九老”的样稿交了上去,总管郎中色勒大为赞赏。当年年底,杨维占便完成了这件沉香木雕中的绝世珍品。
“沉香木雕香山九老”(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宽9厘米,高18厘米。“香山”峰壁巍耸,刀斧痕历历可见,颇具中国山水画“斧劈皴”之意,峰下岩间,雕刻出十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九个老人分成三组:一老背对观者而立,他的左手背于身后,右手高举,正提笔于岩壁题写诗句,二老倚石立于旁边观看,石上还放着一方砚台;观看题壁的二老身后有五老围坐于一矮几前,或言谈,或观赏题壁老者,几上放置一套茶具;山壁左侧有二老(一为老僧)倚石交谈。题壁老人的右下方有两个小童子在烹茶。人物众多,各异其趣。
岩壁上方阴刻填红引首印:“中和”,并阴刻填蓝楷书清高宗乾隆的御题诗文:“风流少傅十年间,结社香山共往还。漫道沧桑多变幻,试看常住是香山。”款:“御题”,填红篆印:“惟精惟一”与“乾隆宸翰”。乾隆的这首诗收录在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中,诗题是《题刻画伽南香山九老图》,可见是专为这件作品而作。杨维占也同样获得了在作品上留下自己款识的殊荣,在全器左侧下方阴刻楷款:“乾隆辛酉年小臣杨维占恭制”。
从木质、色泽与香味来看,这件沉香木雕作品与旧藏清宫其他伽南香木接近。由于沉香木稀少且多朽木细干,用之雕刻,少有大材,清宫所藏虽丰,沉香木雕也十分稀有,“沉香木雕香山九老”、“雕金丝棋楠觥形杯”和“沉香木雕山水笔筒”(均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其中代表,又以这件最为著名。
《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乾隆七年(1742年)正月四日(匣作)档册中记载清高宗传旨将这件“沈香九老山子”收入乾清宫的头等作品之列,可见乾隆皇帝对其的喜爱程度。当年,杨维占和黄振效就一同接家眷进京,成为“抬旗南匠”,以便“永远报效”,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荣宠。并且,在乾隆十年(1745年)之后,造办处牙作的工匠便主要来自广东。
雪作须眉云作衣
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这种“大”与“精”的结合,使清代文化艺术发展具有了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总结性,即集传统之大成的潮流,造办处诸作就是集历代特种工艺之大成。国力强盛、文化发展,同时统治者具有高雅的艺术品味,可以说,康雍乾盛世为当时的工匠们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机会和展示舞台。对于源远流长的皇室收藏,它不仅是“宜子孙”的一笔宝贵财富,也不只是供皇帝个人赏玩的珍稀艺术品,更重要的是这些藏品具有的强烈的政治与文化的象征意义。
“香山九老”亦称“洛中九老”或“会昌九老”,讲的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秋,以唐代诗人白居易为首的九位老人在洛阳香山聚会的故事。那一年,白居易74岁,参加聚会的还有89岁的胡杲、88岁的吉皎、87岁的刘真、85岁的郑据、82岁的卢真、77岁的张浑、95岁的僧如满和136岁的李元爽,白居易是其中年龄最小的!这群平均年龄90岁的老人,不时游宴于香山龙门寺,诗酒唱酬,成为洛阳城内一大盛事。白居易曾请人绘制了一幅《九老图》并做《九老图诗》,着重描绘最为高寿的僧如满和李元爽:“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当时一鹤犹希有,何况今逢两令威。”
在唐代的著名诗人中,白居易算是际遇不差的。少年成名,科场得意,享誉文坛,仕途虽有坎坷,但并不凶险,晚年生活更是令人羡慕。唐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被请为太子宾客时,就曾作诗《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节选)到晚年,他果然过上了这种理想的“中隐”生活。
白居易晚年结“九老会”主要是为了远避党祸,静思谈禅,并且创作了大量富有禅意的“闲适诗”,不仅令当时闲居洛阳的文人们心生向往,后世文人也颇多效仿。宋代历任四朝宰相的文彦博就曾仿“九老会”,召集洛阳年高德勋的12人组成“洛阳耆英会”;明初,林原缙等九人也组成了“花山九老会”。同时,“香山九老”也是后世历代画家喜欢的题材。明代画家周臣曾绘《香山九老图》(今藏于天津博物馆),台北故宫也藏有宋代刘松年绘制的《九老图》和同样题材的一幅宋代扇面画。
不知是不是摆放于乾清宫的“沉香木雕香山九老”引发了乾隆皇帝的兴趣。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秋,他下诏也举行了一次“九老会”。选了9位年龄最长的在朝王公大臣,共677岁;又选了9位在朝的武臣,共722岁;以及9位退休的大臣,共704岁。三组老臣,共二十七人,也称“九老会”去游了一把北京郊区的香山,而那一年乾隆才50岁。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九老会”办的实在是早了点。而且,白居易晚年那种远离政治,潜心参禅,酬酒赋诗的状态,乾隆皇帝也从未有过,他当了60年皇帝又做了3年太上皇,把权力掌握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参考资料:《清代造办处的机构和匠役》吴兆清;《十八世纪宫廷牙匠及其作品研究》嵇若昕;《大美无疆的清宫藏牙雕艺术品》张林杰;《故宫文物上的清代文化》郑欣淼;《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姚利芬)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