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中常识性错误频出 历史专家孙立群:不能拿历史开心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3-13 15:06:58 | 来源: 北京晨报 |
历史剧中屡屡出现的“穿越情节”,向来被许多观众、学者和批评者所诟病,然而,硬伤却总是层出不穷,难以扭转。诸如“皇后没死丈夫却自称哀家”、“乌纱帽变成黄纱帽”、“皇帝皇后自称谥号”、“已婚女性俱称夫人”等等,乃至吃错食物、穿错衣服,拿错兵器,用错东西之类,更是反复引起批评,却又反复出现。
近日,《武则天》剧组曝光的剧照中,一张武则天手捧一本线装书读书的照片,再次引起质疑,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称:“武则天看上线装书了,这片子有历史顾问吗?”
许许多多曾经号称要还原“历史真相”的历史剧,最终却都因太多的历史错乱情节而被观众所批评。历史剧究竟应该如何还原历史?
对此,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孙立群说:“既然以历史为名,就不能离开历史太远,要真正还原历史的风貌并不容易,差错在所难免,但最起码态度要严肃,多做功课,不要拿历史开心,不要轻易地错乱时空,太随心所欲的历史剧,其实很荒唐。”
不要拿历史开心
首先制作者在知识储备上可能有些问题,对于当时代的社会生活了解不足。更严重一点说,这其实也是一个对历史的态度问题,对历史要敬畏,不能拿历史开心。
北京晨报:历史剧中屡屡出现基本常识的错乱,对此有批评者,也有持无所谓态度的,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剧?
孙立群:我自己看历史剧不是很多,偶尔看看,第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很多剧中说话的方法、表达的方式太现代了,包括剧中人的思维方式,都是现代化的。中国的社会文化在近代以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时代人们的语言规范、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当然,不能要求完全按古代的方式去表达、去行动,但是至少不能太现代化,不能太失真,类似于两个男女在街上碰见,就能勾肩搭背去逛街吃饭这样的情节,同龄人相遇直呼其名之类的现象,在古代都是不大可能出现的,既违反礼法,也不礼貌,这样的细节很多,不注意就容易闹出笑话来。
北京晨报:您认为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会屡屡出现呢?
孙立群:首先制作者在知识储备上可能有些问题,对于当时代的社会生活了解不足。更严重一点说,这其实也是一个对历史的态度问题,对历史要敬畏,不能拿历史开心。差错固然难免,而且因为史书本身也不尽准确,要完全还原历史太难,但不能因此而随心所欲,像明朝人穿唐朝的衣服、秦朝的学生读《三字经》、刘备高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样的情节,显然是很容易避免的。
一样的屋舍房梁,一样的服装饮食,一样的语言礼仪,一样的官服礼帽,一样的铁骑兵戈,背后都是一样的历史错乱感。南宋才传入中国的胡萝卜摆上了关羽的桌面,明朝才引入的玉米成了水浒英雄大战的背景,楚汉的英雄们使用着阿拉伯数字,隋唐的好汉们看着宋体印刷的地图……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孙立群认为:“文艺作品固然可以虚构,但是既然故事落在某个具体的朝代,那么当时代基本的生活状况就应该尽可能加以尊重。而这些,其实并不难做到,中国传统的历史往往过分重视政治史而忽视社会生活史,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也有非常多好的成果,稍加参考,可能就会少很多笑话。”
满台都喊死人的称号
我看过一部关于赵武灵王的话剧,我们知道,赵武灵王是谥号,是他死了以后后人起的,因此演赵武灵王的时候就不可能出现这个称呼,不能满台都喊一个死人的称号,这很滑稽。
北京晨报:历史剧中有一些明显而且反复被批评的错误,比如称谓问题,这些错误为何会一犯再犯呢?
孙立群:历史剧不是历史事件叙述,它会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着人们的观感。当然不能要求所有的细节完全符合历史,这也不现实。但是有些明显而且重要的问题应该加以注意。我看过一部关于赵武灵王的话剧,我们知道,赵武灵王是谥号,是他死了以后后人起的,因此演赵武灵王的时候就不可能出现这个称呼,不能满台都喊一个死人的称号,这很滑稽。事实上,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孝庄皇后自称孝庄,不要说她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谥号,就是知道也不能自称啊。
北京晨报:大的问题之外,很多生活的细节也往往出错。
孙立群:是的。比如说钱的问题,历史上各朝各代使用的钱币都有不同的讲究,比如说秦汉以前的历史剧中,常有“赏千金、封万户侯”之类的话,那个时代的金不是黄金,而是铜。实际上,整个中国历史中,拿黄金做流通货币的也极少,一般情况下,人们使用的都是铜钱。再如银子,影视剧中常有一顿饭几十上百两银子的情节,或者商人往来动辄百万千万两银子,真正的历史中都不可能出现。这些情节看似细小,但反映的是制作者对于历史的态度,不可不慎重。
如何避免细节出错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都是不同的,大到风俗习惯,小到一言一行,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都不是小事,有了这些,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时代,如果这些全都错乱了,历史也就不成历史了。所以说,这要求编剧、导演、道具等制作者,要做一点儿功课,对历史多保持一点儿敬畏的态度,很多错误其实是很容易避免的。
北京晨报:如何避免这些细节上的错误呢?
孙立群:其实还是一个态度问题,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都是不同的,大到风俗习惯,小到一言一行,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都不是小事,有了这些,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时代,如果这些全都错乱了,历史也就不成历史了。所以说,这要求编剧、导演、道具等制作者,要做一点儿功课,对历史多保持一点儿敬畏的态度,很多错误其实是很容易避免的。
北京晨报:那应该怎样做功课呢?或者说从哪里找到这些历史的细节?
孙立群:原汁原味的历史细节,从正史里的各种礼仪志、食货志等都能找到,或者讲述某个地域的故事,也可以在当地的方志中获得一些资料。此外,这些年来,史学研究中有很多研究社会生活史、断代史、民族史、礼仪制度使等的学者,出版了许多非常好的著作,如果稍加注意,其实就能够查到很多详细的资料。就不会出现诸如商朝军队都是骑兵,历史名人们一个个披头散发之类的事情了,这样的错误不应该犯,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很容易得到的,在马镫发明之前,骑在马上作战是很难的,战车、战阵是主要的方式,骑兵即便有,往往也佩弓弩,下马作战。另外,古代成年男子都要加冠、戴帽子,披发左衽是没有开化的标志,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类似的东西很多,缺的其实是态度。
历史的另外一面
以前过于重视政治,和长期以来政治变乱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有关,人们一想到历史,就想到王朝兴衰,个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开始兴起,其实这也正是社会的发展带给历史学的影响,使得历史学开始关注市民生活,开始关注一个时代方方面面的细节。
北京晨报:传统的历史书中,更多描述的往往是军国大事,帝王将相,而对普通的社会生活往往缺少详细的描述,这种态度是否也是今天不注重细节的一个原因呢?
孙立群: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中国传统的历史基本上都是政治史,比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基本上都是讲政治事件、王朝演变的,对社会生活记录和描述不足。这种倾向于政治的历史观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占主流的,影响所及,历史研究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偏重于政治。不过到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情况有所转变,政治的比重逐渐下降,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越来越热,甚至成为显学。
北京晨报:这样的观念是如何形成和转变的呢?
孙立群:以前过于重视政治,和长期以来政治变乱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有关,人们一想到历史,就想到王朝兴衰,个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就历史发展的大方向来说,宋朝以前,朝廷内部的庙堂史学占据主流,注重政治也是自然而然。宋以后,由于市民阶层的出现,城市繁荣,大众生活兴起,庙堂史学开始进入民间,有了许多对于民间生活的记录,但政治色彩依旧很浓。在历史研究的层面,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开始兴起,其实这也正是社会的发展带给历史学的影响,使得历史学开始关注市民生活,开始关注一个时代方方面面的细节。
虚构和史实如何结合
文艺作品当然难免虚构,但是如果冠以历史剧之名,那就要对历史的真实加以注意……当然,另外一方面,有一些完全虚构的,连朝代背景都模糊处理的,既看不出来是哪个朝代,又不知道故事何来的,就无所谓了。
北京晨报:似乎注重社会生活细节的历史观,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
孙立群:目前在研究方面确实已经有了很好的观念,研究者众多,并且有了很多非常好的成果。但是在普通人中确实影响不够大,这需要从我们的历史教育开始慢慢转变人们的观念,目前来说,大学教育中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尝试,但是在基础教育中还相对缺乏。
北京晨报:那么,在文艺作品中应该如何体现历史的真实才算恰当呢?
孙立群:文艺作品当然难免虚构,但是如果冠以历史剧之名,那就要对历史的真实加以注意。如果说作品有明确的朝代指向,故事固然可以虚构,但是基本的背景就不能完全虚构,不能让商朝军队铁马金戈地去冲锋,不能让秦朝的小孩子读《三字经》,不能让宋朝人吃明朝才传入中国的玉米等。当然,另外一方面,有一些完全虚构的,连朝代背景都模糊处理的,既看不出来是哪个朝代,又不知道故事何来的,就无所谓了。比如以前有一部《乔老爷上轿》,这种可以叫做古装虚构剧,就不必过分追求,他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也都无所谓。
晨报记者 周怀宗
-相关链接
历史剧常见错误
骑兵:骑兵正面作战需要马镫,不然骑在马上无法固定自身,也难以用力。马镫出现的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普遍认为出现在汉朝以后。许多描述秦汉以前故事的历史剧中,都使用了有马镫的骑兵,如《墨攻》、《大秦帝国》等。
称谓:帝王剧中常常出现称呼的错误。帝号之中,谥号、庙号都是帝王死后追封。庙号只有皇帝有,如赵武灵王、唐太宗、宋高祖等等。谥号君主、诸侯、后妃、大臣等均可有,如岳武穆、孝庄皇后等。这些称号在当事人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如不能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称“唐太宗”、“太宗皇帝”等,更不能自称。如《康熙大帝》中孝庄自称“我孝庄”。古装剧中皇后常自称“哀家”,“哀家”本是皇帝死后皇后的自称,起源于戏剧,并非真实的称呼,更不能在皇帝没死时自称。此外,“夫人”是封号,是尊称,并非所有已婚女人都可以称为“夫人”。
经济:古代钱制各朝不同,购买力也并不稳定,治乱之间差距很大。日常流通,基本上以铜币为主,黄金极少出现在流通领域,秦以前的“金”都指铜,田忌赛马中齐王赌“千金”, 是“铜千斤”,而非黄金。白银大规模流通,出现于明清时代外国白银大量流入之后。一般来说,银是硬通货,购买力相对很高,《红楼梦》中刘姥姥第一次打秋风,得银20两,自称“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而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初遇,在张家口一家小饭店中一顿饭就吃了十九两银子。此外,电视剧中常有“一碗汤五两银子”“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千万两银子”之类。据载,明万历年间,全国国库年收入仅200万两。
服饰:古代服饰复杂,等级制度下各阶层又有不同,一般来说,长袍也并非所有人都穿,劳动者一般都穿短衣,孟子说墨子“衣短褐”,意为墨子和劳动者一样打扮。帽子则是古人重要的服饰,男子二十加冠,以示成年,女子则加笄,即簪子。“披发左衽”则是无礼,未开化的标志。
姓名:古人姓名字分开,有名有字,其外又有号,一般平辈之间交往,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称字,或称对方的号,只有长辈对晚辈、上下级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如《康熙大帝》中称呼纳兰明珠为“明相”,纳兰明珠姓叶赫那拉,名纳兰明珠,字端范。不能称其“明相”。
太监:并非所有的宦官都叫太监,太监是宫中官职名,太监之外,还有少监。而且并非每朝都有太监一职。如唐朝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元代设太监,明代不设此官,清朝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
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源于秦朝,但直到明朝才正式使用在帝王诏书上。圣旨的结尾并不都是“钦此”二字,有的没有结尾语,清朝圣旨则多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尾。
孙立群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