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编剧霍昕业内名气大 丈夫为柏林影帝廖凡
编辑: 陈豪 | 时间: 2014-02-25 14:54:53 | 来源: 新闻晨报 |
近来和一些影视公司朋友聊天,他们冒着满脸兴奋的痘痘大谈“产业化”、“商务营销”、“融资”等的同时,十有八九会叹口气地问上一句:“知道哪有好本子不?”然后转而吐槽手头上的几个 “本子”怎么糟糕。所谓“本子”,剧本也,就是那个顶着“一剧之本”的高贵头衔却总被忽视的家伙。在他们的口中,有些编剧徒有虚名,胡乱拼凑的一个剧本就敢卖天价;有些好概念,交到一些编剧手里,出来的东西完全南辕北辙。于是,最后的话题常常归结到“好编剧去哪儿了呢”。
好编剧太贵。简单梳理下这两年热门国产片的编剧栏,已得到公认的好编剧大都熬出了江湖地位,和名导演、大资本、好项目捆绑在了一起。票房榜前列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降魔篇》,享有一个共同的编剧:霍昕。公众或许陌生,在业内,她的盛名,远胜如今她那位抱着柏林“影帝”银熊奖回来的丈夫廖凡。 《致青春》编剧李樯、《私人订制》编剧王朔、《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编剧张家鲁、《一代宗师》编剧邹静之,都是成名已久的字号。往往,这些名编剧还与名导结了对子,如王朔之于冯小刚、述平之于姜文,等闲公司断然是请不来、请不动。请不来也有办法。新编剧要出头,自己当导演;导演找好编剧,干脆自己来。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薛晓璐、《小时代》的郭敬明、《北京爱情故事》的陈思诚,都走“不求人”的路子。编剧常有,好编剧不常有。总的来看,目前影视界编剧处于“供大于求”的尴尬状态。每年都有大批从各种院校编剧专业输送的新鲜血液,但活儿又集中在少部分行家手里。以电视剧为例,有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2年,我国主要城市所有频道播出过的有编剧可查的电视剧约6000多部,约4500名编剧参与创作。其中,臧里参与了30部电视剧的编剧工作,数量最多;其次是张华标,编写了27部剧;蔡婷婷、黄育德、关颂玲、欧冠英、刘枝华、贾伟南、高满堂、李绮华等也都参与了20多部剧的编剧。
但是,扭头看,大批新鲜入行的编剧拿着剧本四顾茫然,艺术院校编剧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大多数影视公司编剧团队,需要的是有经验而又能够立刻投入生产的成熟编剧,不愿意在滚滚洪流中停留片刻。大多数编剧工作室,是打游击式的散兵游勇,新人基本上是流水线上的“枪手”,很难在实践中取得大进步。对于这些有职业追求的新编剧们,影视公司宁愿着急上火,也没耐心等它开花。有恒产又有恒心的,才能有回报。电影界的鲍鲸鲸、电视圈的流潋紫,给明白提拔新人的老板们带来奇迹。这很好理解:流行文化是影视界的主力军,流行文化天然就该属于新人。所以,“好编剧去哪儿”之困,在于好编剧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记者 彭骥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 多维度数据见证变化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2025-01-10
- 灾难无情,同胞有爱!这一刻,14亿中华儿女的心始终相连2025-01-10
- 沈阳市举办在沈台港澳同胞迎新春联谊活动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审审结涉外、涉港澳侨案件3419件 办结涉台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陆市场红利助力首家两岸合资寿险公司20年来业绩斐然2025-01-10
- “蛇”来运转·杭台两岸年货节盛大启幕2025-01-10